当前位置:首页> 正文:盘点抖音、滴滴、货拉拉旗下三大养车连锁:纯互联网打法治不好修理厂“焦虑”?

盘点抖音、滴滴、货拉拉旗下三大养车连锁:纯互联网打法治不好修理厂“焦虑”?

2025/8/8 15:30:23 流意 原创

三大平台的连锁布局现状虽不及预期,但其推动的“线上化”浪潮,也加速瓦解了传统汽修业依赖“信息差”的赚钱模式。

盘点抖音、滴滴、货拉拉旗下三大养车连锁:纯互联网打法治不好修理厂“焦虑”?

2024年,货拉拉旗下LaLa养车、滴滴旗下小桔养车、抖音旗下“懂车帝养车”携流量优势相继入局后市场,引发行业对互联网平台“卷土重来”的关注。

如今,一年时间已过,三大平台型连锁的发展境况如何呢?对于普遍陷入增长焦虑的汽服门店来说,依托于平台究竟是带来机遇还是威胁呢?

结合盘点情况来看,答案逐渐清晰。

01、三大互联网平台连锁发展现状

第一,懂车帝养车

其去年招商主要聚焦于授权店模式,要求加盟费每年4万元、保证金1万元以及每月8000元的管理服务费。

截至今年731日,其抖音账号懂车帝养车官方车膜团购粉丝约1.2万,在重庆地区运营的服务门店共69家,显示销量超过6万单(含全国)。

盘点抖音、滴滴、货拉拉旗下三大养车连锁:纯互联网打法治不好修理厂“焦虑”?

然而,重庆当地一位修理厂老板反馈,连锁运营效果一般,门店以认证店为主,且当前环境下说服店主支付数万元加盟费开新店的难度比较大。

尽管相比去年8月的27家门店,一年内在单城新增52家店的数据看似不错,但美团不完全统计显示,懂车帝养车在重庆的门店中仅有11家为授权店(具体以官方为准),其余58家均为认证店

其主营账号热销产品集中在洗车套餐,销量超3万单;其他品类的表现则明显逊色,如懂车帝定制威途机油小保养售出2000+单,定制玻璃膜(1998元)仅50+单,7.5mil车衣(3998元)仅16+单。

此外,多个相关账号的直播间实时在线人数低迷,部分甚至只有个位数。另一个官方认证账号懂车帝养车,其视频更新停留在2024年底,粉丝数定格在2129人。

第二,货拉拉旗下的LaLa养车

该平台去年2月启动招商时合作店门槛较低:免加盟费、不要求更换门头,仅收取3000元保证金且可退还。据官网信息,去年7月其合作店已上线超1000家。

随后在去年11月,LaLa养车推出了品牌店模式,首批覆盖10个城市。加入品牌店的条件提升至3万元保证金、每年1万元品牌使用费,并对工位数和面积提出要求。

以上海为例,目前品牌店4家、合作店22家;品牌店的导流订单量普遍在900单左右。

盘点抖音、滴滴、货拉拉旗下三大养车连锁:纯互联网打法治不好修理厂“焦虑”?

上海一位合作店老板透露,其全年来自平台的合作订单仅累计55单,与平台门店列表显示的600多单差距显著。

有业内人士评价,货拉拉的LaLa养车业务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品牌店模式抬高了准入门槛,招商情况不算理想,其特点在于侧重线上和供应链,但线下服务能力相对薄弱。

第三,滴滴旗下小桔养车

其去年也在重庆进行了试点招商,同样采用合作店模式,加盟条件之一为每年缴纳6000元管理费,合作模式主要是平台抽佣。

招商时其宣传亮点在于能为近500万桔子司机提供维保服务,即覆盖网约车体系内的私家车主。

对此感兴趣的修理厂尤其关注平台带来的新能源网约车流量以及总部提供的电车维修技能支持。

目前,在滴滴司机APP维修保养板块,门店被分类为优选好店认证好店厂家直供,合作门店多为连锁品牌,专注于网约车专修和新能源专修服务,如绿动工坊、车贝建、同城e站等。

盘点抖音、滴滴、货拉拉旗下三大养车连锁:纯互联网打法治不好修理厂“焦虑”?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现有的合作门店中,并未看到明显的小桔养车品牌标识;地图软件中,小桔养车仍主要指向新能源直营专修店。

02、纯互联网打法治不好修理厂的“焦虑”?

三大平台都将流量作为驱动连锁发展和吸引修理厂加盟的核心卖点,且均定位养车连锁品牌,聚焦快修快保门店。

然而,结合其当前发展现状及行业反馈,拥有显著流量优势的这几家互联网平台,布局成效似乎未达预期。

过往分析指出,货拉拉和滴滴为加盟店提供的流量具有明显的To B属性——主要来自营运车主。这类车主对维保价格高度敏感,对服务时效性要求也更高。

相比之下,懂车帝养车依托懂车帝APP、抖音本地生活及电商,理论上能带来更受门店欢迎的To C车主流量。

尽管如此,修理厂似乎对互联网平台输送的线上流量正在祛魅。原因也不难分析:

首先,车主对车后的消费也在祛魅,消费愈加理性,除了纯刚需的维保业务外,修理厂很难通过平台的流量实现转化。

其次,平台与修理厂牵扯到的利益权重不同。平台要做的是规模生意,不指望一个保养订单赚大钱,甚至将保养定义成低价引流或维持平台双边效应的手段;

但对于修理厂来说,现在的市场环境下,对每一笔保养订单的利润都要计较,因为这是养家糊口的根本。

总的来看,三大连锁的现状进一步证明汽车后市场是一个高度依赖线下且重服务、重运营的慢生意,拥有巨大流量的纯互联网打法很难走得通。

一方面,过轻的导流或认证店模式,汽服店已经失去兴趣,平台也很难很难形成商业闭环;而运营做得太重,与门店绑定过深,平台也未必能够全面控盘。

另一方面,越来越大的修理厂意识到汽修行业的本质就是回归产品、技术和服务。真正能留住顾客的,还是稳定可靠的产品、真诚的服务和合理的定价。

03、汽修行业信息差模式正在失效

尽管互联网养车平台的连锁布局现状不及预期,但其推动的线上化浪潮对于汽车后市场的影响更加深远,尤其加速了传统汽修业依赖信息差盈利模式的瓦解。

汽修行业素来是信息差生意的典型代表:全国40余万家修理厂高度分散,在收费标准、服务水准、技术能力乃至产品质量上存在巨大差异,透明度极低。

这种信息壁垒导致消费者决策成本高昂——难以辨别修理厂是否可靠、是否会踩坑,信任成为稀缺品。

过去,车主修车几乎完全依赖亲友推荐,行业逐渐演变为熟人生意。信息渠道有限的消费者不仅容易遭遇不理想的服务,行业更长期陷入劣币驱逐良币的困境。

然而,互联网平台的介入正深刻重塑车主的消费习惯。车主对线上下单、线下履约模式的接受度显著提升,这打破了传统三公里服务圈的经营逻辑。

如今,线上比价已成为常态,车主追求可以买贵的,但不能买贵了”;在选择门店前主动做功课”——查阅攻略、对比评价成为默认动作,甚至愿意为更具性价比的产品或服务前往更远的门店。

这些变化清晰地表明,后市场依靠信息不对称获利的旧模式正在失效。

对于能够做到明码标价、诚信经营、技术过硬或具备独特经营优势的修理厂而言,线上化渗透的深化带来了新的机遇。即便地理位置不占优,他们也能借助线上平台放大自身优势,触达更广泛的客户群体。

当下,如何将服务型生意有效搬到线上也是各个行业热议的焦点。这远非简单的入驻平台或线上导流这么简单,其核心在于重构用户信任机制与消费体验。

未来的赢家,必然是那些能够实现服务透明化、流程可视化,并成功将信任建立机制迁移至线上的修理厂,他们有望把握住这一轮行业变革的红利。

今日头条

全球汽车及服务领域人才、信息、资源中心

媒体合作

合作伙伴

@2014-2018 上海艾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沪ICP备1401686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