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正文:比亚迪售后放大招:所有品牌车主可享149喷漆、168保养等服务,车企抢客再升级?
2025/8/6 14:38:16 流意 原创
新能源头部车企比亚迪与电商巨头京东在售后领域的战略合作,正掀起一场行业变革的浪潮。
日前,“比亚迪汽车售后官方旗舰店”及“精诚一家汽车养护官方旗舰店”在京东平台的全面升级,标志着一种突破传统边界的新模式正式落地。
前者致力于为比亚迪车主提供涵盖原厂保养、精诚轮胎、原厂配件、汽车精品在内的一站式服务;
而“精诚一家”则大胆地将服务对象扩展至所有品牌车主,无需试驾、无需认证,即可在线购买燃油保养、漆面快修、洗车等服务,并前往比亚迪4S店享受专业服务。
这超越了去年7月比亚迪推出的他品车主99元保养活动的尝试,以更低的门槛和更开放的姿态,直指中国庞大的汽车保有量市场核心。
当主机厂主动打破售后服务的品牌围墙,一场围绕车主全生命周期价值的深度角逐与行业格局重塑已然拉开序幕。
01、售后市场迎来新“价格屠夫”
比亚迪此次开放战略的核心载体是其“精诚一家”服务在京东平台的独立店铺。在这里,非比亚迪车主能以极具吸引力的价格获得标准化维保服务:
洗车分为19.9元15分钟快洗和69.9元30分钟精洗;
保养套餐则提供168元和268元两档,均包含机油机滤和工时费,其中268元套餐采用嘉实多品牌机油;
漆面快修服务更是精细划分,微型面(如后视镜、尾翼)仅需149元,标准面(如保险杠、车门)为299元,拓展面(如机盖、车顶)则为449元。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比亚迪商城仅为自家车主提供原厂单面喷漆服务,价格区间为299元至449元。
此次面向全品牌车主,比亚迪不仅价格足够亲民,在品质上停业做出“原厂油漆配色、8小时快修、漆面十年质保、喷漆无忧7天返修”四大承诺,显著提升了服务竞争力。
目前,车主在“精诚一家”下单后,可选择的服务门店暂时仅限于附近的比亚迪4S店。业内普遍预期,未来在比亚迪网点覆盖不足的下沉市场,京东养车成熟的线下网络有望成为关键补充,承接这部分流量。
同时,在抖音平台,“比亚迪汽车售后官方旗舰店”账号也已同步上线了针对他品车主的维保和喷漆服务,覆盖全国1500多家比亚迪4S店。
有行业人士表示,比亚迪联手京东,本质是一场以开放换增长的务实战略:借助京东的数字化基础设施、2亿车主流量入口以及服务网络,将传统视为“成本中心”的售后服务,转化为“利润中心”,并以此应对行业内卷加剧的挑战。
至于这一创新模式的实际落地效果如何,市场仍在拭目以待。
02、开放全品牌售后的用意
普遍观点看来,比亚迪此次联手京东的深层次用意,更在于为稳住自身庞大且承受巨大压力的经销商网络。
一方面,比亚迪频繁发起的新车价格战,导致经销商新车销售毛利持续下滑,利润贡献的重担日益落在售后业务肩上。
然而,新能源车,尤其是纯电车型,其维保频次天然低于传统燃油车,且单车售后产值也相对不高,整体售后产值贡献有限。
对于新开设的经销门店而言,缺乏售后基盘客户的积累,生存压力尤为巨大。
另一方面,比亚迪近年来渠道网络的疯狂扩张,客观上加剧了同品牌经销商之间的“内卷”竞争,进一步摊薄了单店的生存空间。
可以说,比亚迪及其经销商体系都迫切需要售后业务来“止损”并开辟新的增长点。
为此,比亚迪售后动作频频:除基础维保和喷漆服务外,今年4月迅速上线改色服务,推出限时优惠价3999元。
在6月份的关键经销商会议上,比亚迪更是直接“输血”渠道,宣布对2025年上半年销售车辆按666元/辆的标准向经销商发放返利补贴,并推动精简SKU、实施库存熔断机制等举措,旨在“以资金输血稳定渠道信心”。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比亚迪自营车险业务的爆发式增长已成为维系经销商生存和利润的关键支柱。
今年上半年,比亚迪财险实现保险业务收入13.98亿元,同比暴增1978.5%,已超去年全年;净利润3134.59万元,同比增长69.89%,成功实现扭亏为盈。
对于比亚迪而言,保险事故车拉动的配件需求,是主机厂售后利润的核心来源;其次使赔付款更多地在体系内循环(左口袋保费为右口袋事故配件买单),也稳定了经销商网络(尤其在一二线激烈竞争区域),避免了渠道崩塌风险。
值得一提的是,开放售后业务本身也能反哺新车销售。
据AC汽车专栏作者未然介绍,比亚迪去年99元保养活动带来的新车订单转化率约为10%,而今年7月某店参与精诚一家保养的他品车辆约40台,短期内已产生了9个新车订单,转化率突破20%,成效显著。
03、主机厂主导售后时代加速到来?
比亚迪以开放姿态争抢全品牌、尤其是燃油车客户的做法,标志着主机厂深度介入售后市场并升级“抢客大战”的趋势已然明朗。
今年上半年,在车市价格战愈演愈烈的背景下,宝马、奥迪、一汽大众、广汽本田等传统巨头也纷纷在618期间扎堆售后直播间,推出五花八门的维保套餐,竞争态势火热。
比亚迪此次售后战略的升级,无疑将刺激行业神经,是否会吸引更多车企跟进效仿,成为未来重要看点。
这场抢客升级的背后,是传统4S渠道信任危机的倒逼。近年来,4S店频繁易主或倒闭导致车主购买的“店保套餐”无法兑现,严重动摇了车主对传统渠道的信任,迫使主机厂不得不亲自下场。
于是,高频、刚需且车主感知最直接的保养、轮胎更换、喷漆等业务,自然成为主机厂争夺的焦点。
一方面,这些业务价格高度透明,利润空间已被压缩至极致,属于典型的规模化生意。主机厂凭借庞大的用户基数、强大的采购议价能力、原厂品质背书以及4S店相对标准化的服务流程,能够更有效地将客户(包括流失的他品牌客户)召回至自身经销体系。
另一方面,这类基础维保业务本身不受品牌限制,为比亚迪等新能源车企接触和转化庞大的燃油车客户群提供了直接路径。
通过与京东等电商平台合作,利用其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履约能力,比亚迪引导体系内外车主线上下单,线下前往4S店服务,将售后业务演变为经销商与车主之间新的、高效的触点。这种模式对行业格局的冲击是深远的。
一位车主对比亚迪299元车漆服务的评价——“修理厂都要三四百一面,原厂有保障”。这也揭示了价格与主机厂背书的双重吸引力。
对于独立售后门店而言,依赖标准化服务存活的难度将急剧增大。持续陷入价格战和服务内卷已非明智之举。
修理厂需通过个性化诊断、深度养护等差异化服务稳固基盘客户,同时在美容轻改、底盘精修、新能源维保等新兴专业领域挖掘增长点,已经成为行业共识。
各种跨界者加入战局,导致客户购买和安装轮胎的方式迎来变化。传统维修...
小桔车服召开安全管理委员会专项会议,会议任命小桔租车、小桔养车、小...
从预约检测到透明报价、从专业技师到纯正配件,从免费车辆电子健康检测...
哪些汽服门店在换门头?换门头的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