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正文:从熟人经济到升级客情关系,再到经营客户情绪价值,你的门店处在第几层?

从熟人经济到升级客情关系,再到经营客户情绪价值,你的门店处在第几层?

2022/1/18 9:45:06 何建燕 原创

递张纸巾的背后,是如何经营客户的情绪价值。

客情关系

前几天听罗胖的跨年演讲“原来还能这么干”,笔者不禁也思考一番,2022年,我们汽服店还能怎么干?

笔者总结了罗胖的演讲,53个故事,90%的内容在讲一件事:客户关系!几乎100%的内容在围绕着一个核心:不管怎么干,都要以“人”为本!其实经营汽服店也一样符合这样的底层逻辑。

01、下沉市场做好熟人经济

“熟人”这个词自古至今流存在中国,“见面三分情”是中国熟人社会里,一个基本的社交准则。从“熟人”衍生出来的“熟人经济”已经成为一种很普遍的经济现象。因为熟人经济是一个极快建立信任感的圈子,而且这种信任感有极快的传播优势,几乎是在以几何倍数扩大。有了信任度,才有长期而稳定的客户,同时也降低了机会成本的投入。

目前汽车后市场几家头部企业,大多集中在一二线城市,向三四五线城市下沉的难度比较大。去年9月新康众提出城市合伙人模式,以天猫总部为大总部,入股到区域小总部,利用区域合伙人资源,发展更多的加盟连锁店,这一举措也是希望利用社会人脉和资源能深入到三四五线城市。途虎养车也在探索xia'chen 的路径。

我们能否趁着头部玩家都还在抢夺一二线城市的资源,我们率行占领三四线城市,开启熟人经济模式?

“把车主当成朋友来服务”这种理念,一般只有自由的个体经营者才能体验和实践,而这种人情关系在下沉市场是最不可或缺的。有效服务于三公里以内精准车主,通过他们口口相传的方式进行传播。

那么下沉市场要怎么做好“熟人经济”呢?

1、把熟人发展为门店的全民营销SA

三四线城市熟人经济本身就盛行,把熟人发展成为自己店的全民营销SA,让他们利用自己身边资源激发圈层效应,让他们带来更多的客户源。

2、深度挖掘全民营销SA的个人资源

“圈层对了,客户就来了”,然而能杀入圈层的不是那些“小蜜蜂”们,而是你的全民营销SA,在平时一定要注重对全民营销SA个人资源的挖掘。

所谓个人资源就是指这些全民营销SA的家人或者亲戚朋友,如果在政府部门或者企事业单位任职,或者个人朋友圈十分广泛,能够与圈里人搭上话的意见领袖。在进行SA招聘时,优先倾向于招募一些在当地有资源、有人脉的SA,以便未来开展各种营销传播活动。

3、“老带新”模式要创新

老客户介绍新客户,老客户就能够获得一定数额的代金券作为“回礼”。无论市场环境如何变化,“老带新”都是一种常见的拓客手段,几乎永恒不变。包括消毒、打蜡的抵用券,或者直接奖励现金红包,形式和额度可以各不一致。

4、建立社群,寻找KOL(关键意见领袖)

社群将不同背景经历的人群聚集在一起,大家可以一起沟通交流讨论,针对同一主题有更大交流空间,也更容易产生信任感和忠诚度。以此模式发展成的社群经济会产生类似于熟人经济一般的用户粘度。

建立社群之初,必然是有某种目的,比如建立车主的瑜伽群,就是练瑜伽;建立商业联盟群,必然是看中其中有自己的目标消费者;比如建立车主品尝各种茶叶的群,就是一起探讨茶文化,从而聊到茶品尝方式到卖茶的方式。

他们在某种程度上信息需求是一致的,在社群中进行信息的传布也更加精准,从而能够最大限度实现社群变现。

同时,社群中成员很容易形成忠诚度和信任感,当然也会形成口碑传播,将社群进行推广分享,这在很大程度上节约了推广成本。同样,口口相传的真实性和到达率也更加高效。

02、升级客情关系

新零售时代的客户关系该怎么维持?有没有想过,现在我们和客户是一种怎么样的相处方式?新型的客户关系你知道多少?

说起汽服店的客户管理,就不得不讲到客户生命周期管理。客户生命周期管理一直是我们强调的最核心的客户关系底层逻辑,但是随着消费市场进入新零售时代,客户关系也有了新的升级,这就是新型的客户关系。

新型客户关系变化,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原本的潜在客户和意向客户,重新定义为粉丝;

2、原本的成交客户,重新定义为会员;

3、原本的基盘客户,可以用于开发和筛选出优质KOC(关键意见消费者);

4、优质的基盘客户,可以发展成与企业利益互惠的合伙人。

上面所说到的基盘客户流量池,如果只是简单用于促进进场台次和老客户转介绍,那这个资源利用效率可能的有点低了。在这里给大家举一个简单案例,说说他们是如何利用社群玩法,把自己的存量资源盘活,并且重获新生的。

一家主营专修BBA三大品牌的豪车专修店老板告诉笔者,在去年疫情持续阶段,业务受到重创,业绩下滑;加上店面租金、人员工资等一系列问题,差点面临资金链断裂的险境。但他们老板及时推出了三项措施,马上缓解了困局。

措施一:承诺疫情不辞退任何员工,但是公司所有员工必须整理自己手里的客户资源,并通过合理话术,与客户重新建立100%联系,对意向客户定期回店保养、修车的疑虑,对基盘客户探寻服务需求。

措施二:每周都制定宣传文案,按照社群运营的方式进行朋友圈裂变宣传。

措施三:通过各大平台,开辟线上车间,以视频和直播方式介绍维修车辆信息,解答客户疑问。

通过这三项措施,该店业务很快步入正轨。他们继续把社群运营深入融合到日常业务管理中,不仅孵化了属于自己的KOL(关键意见领袖)和KOC(关键意见消费者),且通过社群裂变带来的客流,已经成为企业业务的主要流量。

客户不是上帝,是人!

“客户就是上帝!”这句经典名言,在很多服务行业都被奉为至高无尚的营销理念。当然,并不是说这句话或这个营销理念有问题,只是现在来看,或许并不适合现在的商业环境而已。

把客户当上帝固然重要,我们可以优化整个销售链条中每个环节的客户体验。但对上帝,我们只能单向祈祷,只能做些形式化服务让其满意。

只有对人,才能有来有往,才能互动,才能建立有效的情感联系。

笔者在网上看到的一个小故事:

一位家庭主妇来到卖猪肉的摊子,翻了翻摊在案上的几块肉之后,转头就要走。

老板就问,美女,没有合适的吗?

家庭女说,对,没有合适的。

就在这个时候,老板递过去一张纸巾说,不合适没关系,你擦擦手吧。

家庭主妇转身拿过纸巾,一边擦手一边说,老板,要不你把这块肉卖给我吧。

你可能会说,这不就是“客户是上帝”吗?如果我是老板,我直接在猪肉摊前,摆一盒餐巾纸,再贴个纸条写上:自助擦手,做到标准化服务,不就行了吗?

这么做的确可以,但是请问,这样的服务有人情味吗?与客户有互动吗?能建立情感联系吗?好像都没有。

再联想一下我们汽服店日常接待,有哪些情景可以与车主建立更多互动和情感联系?可能更多的是一些态度过硬的转化和过度营销。

我们的服务如果只是与产品、项目作为关联,一开始是只有产品和项目,并没有服务;又或者服务只是寄生于产品和项目,这只是形式化的服务。要想服务独立且成为核心竞争力,不仅有形式化服务,更有情感化服务。

比如车主在一家汽服店消费,在了解产品和项目之前,总是先感受到服务。不论他最终是否有购买或消费,都会对该门店的服务做个心理评价。

虽然现在产品、项目同质化严重,虽然客户购买产品或项目,表面上是为了它的功能价值,但我们不能被客户“欺骗”了。如果真的专注于提升产品和项目的功能价值,那最终只能落得打价格战的后果;再惨一点,连打价格战的机会都没有。说到底,生意的本质不是产品交易,是经营人和人之间的关系

进入产品同质化竞争后,如何通过服务,触达用户的情绪层,才是未来需要不断思考的。说到底,情绪价值才是第一购买力啊!放眼四周,人人都在说产品,想破脑袋想要创新;人人都在聊服务,绞尽脑汁优化流程。但是,有多少人,真的把客户当人看,真的像朋友一样照顾过对方的情绪?

到最后,客户离去,大多是因为你的产品和项目;而客户的回头,大多是因为你的服务。别把客记当上帝,得当人看待!

04、狭路相逢勇者胜

就在昨天,一位汽服店老板跟笔者讲:他现在什么都想不到了!也不想解决现有的问题了!脑海中就只有两个字“迷茫”!

笔者调侃着回应他:几年前,你好像也是这样跟我讲的。既然你都迷茫好几年了,不如你多想想迷茫时怎么干?

其实不光是我们汽车后市场,每个行业都有迷茫的时刻!重要的是:我们在一片迷茫时,是不是还能看到机会,是不是还心存阳光,是不是“行就行,不行还可以想想其他办法?”

在我们汽车后市场,每个地方都有人干的很好,也有干的不好的,甚至有人山穷水尽;我们有没有想过要做在山穷水尽处,能干到柳暗花明的那个人?

罗胖最后引用了莎士比亚的那句话:“让我们泰然自若与自己的时代狭路相逢。”

是的,狭路相逢勇者胜!勇者是指那些“行就行,不行就想想还能怎么干”的人!

我们一起共勉!

今日头条

全球汽车及服务领域人才、信息、资源中心

媒体合作

合作伙伴

@2014-2018 上海艾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沪ICP备1401686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