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正文:新能源专修店起火引热议;蔚来江淮合资公司解散;新能源新车降价达12%丨AC早报

新能源专修店起火引热议;蔚来江淮合资公司解散;新能源新车降价达12%丨AC早报

2025/7/11 14:35:15 AC汽车

新能源专修店起火引热议;蔚来江淮合资公司解散;新能源新车降价达12%丨AC早报

【早报摘要】

1、新能源专修店起火引热议

2、上半年新能源新车降价力度达到12%

3、到2030年或仅剩15家电动汽车品牌存活

4、蔚来江淮合资公司解散,代工合作模式成历史

5、6新能源市场渗透率超50%

独立售后

1、采埃孚首台新能源减速器下线,加速在华电动化布局

7月2日,上海采埃孚变速器有限公司宣布其首台面向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减速器产品正式下线,并将交付给一家国内领先的汽车制造商。这标志着采埃孚在本土化新能源动力系统解决方案领域的关键突破,进一步深化了在中国市场的电动化布局。

采埃孚集团电驱传动技术事业部亚太区高级副总裁马迪莫表示,该项目展现了亚太区团队在本地化研发、项目管理、采购与制造等方面的卓越能力,体现了采埃孚亚太区在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领域的技术实力。

2、新能源专修店起火引热议:修好坐牢,修不好倾家荡产?

近日,广东某新能源车专修店突发火灾事故,维修车间内迸发火光并伴随异响,所幸未造成人员伤亡。众所周知,新能源车维修过程中存在安全风险以及法律风险,其高压系统在维修时操作不规范容易引发短路或火灾。业内形象描述为"修好了坐牢,修不好倾家荡产"。

涉事店负责人表示,新能源维修属于高危行业,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一定要把消防安全放在第一位,在能保证人身安全的情况下,紧急止损。事件为后市场敲响安全警钟,推动行业规范化发展已成当务之急。

主机厂-4S

3、6月汽车保值率出炉

据汽车行业关注消息,7月1日,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2025年6月中国汽车保值率研究报告》。报告显示,6月各级别三年保值率均有所下滑。

具体来看,三年保值率最高的依然是MPV级别,为57.6%,但环比5月下滑1.5%。此外,小型车、紧凑型车、中型车、中大型车、小型SUV、紧凑型SUV、中型SUV、中大型SUV保值率均出现环比下滑,分别环比下滑0.6%、0.2%、1.0%、2.2%、0.5%、1.1%、1.5%、0.8%。

报告指出,6月各级别保值率下滑与新车降价有关,二手市场难以摆脱新车影响。从环比跌幅来看,6月中大型车跌幅比较明显,由56.2%的三年保值率下滑至54.0%。

4、野马汽车变更高管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四川野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王德金卸任法定代表人、董事、经理,由李世伟接任,同时多位高管发生变更。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雷丁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王德金卸任法定代表人、执行董事,由李振民接任并担任经理、财务负责人。

5、华泰汽车集团被执行5亿余元

天眼查法律诉讼信息显示,近日,华泰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新增2条被执行人信息,执行标的合计5.06亿余元,被执行人还包括荣成华泰汽车有限公司、张秀根等,执行法院为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辽宁省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

新能源

6、乘联分会崔东树:上半年新能源车新车降价车型的降价力度达到12%

2025年1~6月份,新能源车新车降价车型的降价力度算术平均达到2.3万元,降价力度达到12%。6月份,新能源车新车降价车型的降价力度算术平均达到1.5万元,降价力度达到10.4%的较低水平。

2025年1~6月份,常规燃油车新车降价车型的降价力度算术平均达到1.7万元,降价力度达到8.9%。6月份,常规燃油车新车降价车型的降价力度算术平均达到1.4万元,降价力度达到8.6%。

2025年1~6月份,总体乘用车市场新车降价车型的降价力度算术平均达到2.1万元,降价力度达到11.4%。6月份,总体乘用车市场新车降价车型的降价力度算术平均达到1.5万元,降价幅度达到9.9%。

7、6月乘用车零售增15%,新能源市场渗透率超50%

7月3日,乘联分会发布最新统计数据,6月份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量达到203.2万辆,同比增长15%,环比增长5%。今年以来累计零售量为1,084.9万辆,同比增长10%。同时,6月份全国乘用车厂商批发量为247.3万辆,同比去年增长14%,环比增长7%,今年以来累计批发量为1,326.3万辆,同比增长12%。

在新能源市场方面,6月份全国乘用车新能源市场零售量为107.1万辆,同比去年增长25%,环比增长4%,全国乘用车新能源市场零售渗透率达到52.7%。今年以来累计零售量为542.9万辆,同比增长32%。

6月份全国乘用车厂商新能源批发量为125.9万辆,同比去年增长28%,环比增长3%,全国乘用车厂商新能源批发渗透率为50.9%,今年以来累计批发量为646.5万辆,同比增长38%。

8、129家中国电动汽车品牌到2030年或仅剩15家存活

据盖世汽车消息,知名咨询公司AlixPartners发布的最新研究报告显示,当前在中国市场销售电动汽车及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129家品牌中,到2030年仅15家能实现财务可持续发展,因为残酷竞争将引发中国汽车行业洗牌,多数品牌将被迫退出市场。

AlixPartners于7月3日指出,至2030年,15家头部品牌将占据中国纯电动汽车与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市场约75%的份额,每家品牌的年均销量预计将达到102万辆。不过,该报告尚未透露具体品牌名单。

外媒称,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中国目前正面临价格战和严重产能过剩的双重挑战,这都给企业盈利能力带来了巨大压力。数据显示,除了比亚迪和理想汽车之外,其他上市的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均未实现全年盈利。

9、华为调整鸿蒙智行销售模式,知情人士称仍主导销售、营销、服务

7月6日,据新浪财经报道,华为正在调整汽车业务,鸿蒙智行旗下的智界、尚界和享界品牌正由合作车企筹备建设品牌专属销售网络。这一变化意味着销售和售后环节将不再完全由华为负责,而是通过合作车企和经销商进行布局。

知情人士表示,此举意在进一步拓展销售渠道,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整体商业模式并未发生变化,华为仍会主导各品牌产品的销售、营销和服务。

此前,6月中旬已有消息称智界和尚界将设立独立销售渠道,并且在5月举办了专网经销商招商大会。其中,全国第二大经销商永达汽车已参与尚界专网建设。

10、蔚来江淮合资公司解散,代工合作模式成历史

7月7日,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江来先进制造技术(安徽)有限公司新增注销备案公告,注销原因为“决议解散”,公告期为6月10日至7月24日。市场分析认为,随着蔚来实现独立生产,该公司的代工合作模式不再适用,因此双方决定解散。

据悉,蔚来与江淮汽车的合作始于2016年,蔚来旗下车型由江淮汽车代工生产。2023年末,蔚来收购了江淮的第一先进制造基地和第二先进制造基地的生产设备和资产,获得了造车资质,因此不再需要代工合作模式造车,合资公司决议解散也在情理之中。

11、夏一平微博复更引猜测,极越汽车或将重组避免破产

7月7日,集度CEO、极越CEO夏一平在微博上罕见更新,转发了两条动态,包括前极越车主的视频和极越官方发布的“关于用户关心的问题说明(第十六次)”。这一行为引起了外界对极越未来发展的猜测。

此前,有消息称极越汽车“大概率”不会破产,集度董事会已经同意重组,目前正在与3-4家重组方沟通中。今年6月,极越汽车发文称,售后部件问题已基本解决,下半年将提供一次智能辅助驾驶OTA升级服务。

12、富士康新能源电池公司经营异常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富士康新能源电池(郑州)有限公司因未依照规定的期限公示年度报告,被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列入经营异常名录。

富士康新能源电池(郑州)有限公司成立于2024年10月,法定代表人为崔志成,注册资本6亿人民币,经营范围含电池制造、电池销售、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新能源汽车电附件销售等,由富士康新事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全资持股。

13、拜腾汽车关联公司经营异常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拜腾汽车关联公司南京知行新能源汽车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因未依照规定的期限公示年度报告,被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列入经营异常名录。

股东信息显示,该公司由知行新能源汽车投资管理(南京)有限公司、南京启宁丰新能源汽车产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共同持股。

大售后

14、新势力自建充电站数量盘点

据快科技报道,7月6日消息,易车榜日前发布了国内新能源汽车品牌自建充电站数量盘点。数据显示,蔚来自建充电站数量在国内新势力品牌中排名第一,目前已累计建站5137座,拥有28681根充电桩;并且蔚来的充电站全部对第三方品牌开放,有数据显示,蔚来充电桩第三方品牌的使用率达到了80%。

理想汽车目前自建充电桩数量已有2851座,拥有15655根充电桩,位居国内新势力第二。

特斯拉已在国内投建2800+座超充站,拥有14100+根超充桩,与蔚来、理想同属于自建充电站品牌的第一梯队。

至于第四至第七名,分别为小鹏、极氪、广汽昊铂、鸿蒙智行,自建充电站数量均在1000座以上。

15、四部门发文推进大功率充电设施建设,目标2027年超10万台

7月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等四部门联合发布通知,旨在促进大功率充电设施的科学规划建设。通知强调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对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和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性,并提出到2027年底,全国大功率充电设施数量力争超过10万台。 

此外,通知还鼓励充电运营企业通过接入新型负荷管理系统参与电力市场交易和需求响应,以及加快高压碳化硅模块、主控芯片等核心器件的国产化替代,推动充电产业链整体升级。

16、“2026年起实施新国标:强制安装ABS,禁止默认单踏板模式”

7月4日,工信部发布了强制性国家标准GB21670—2025《乘用车制动系统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的解读。该标准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将于2026年1月1日起实施。

新国标的主要亮点包括:新增强制安装防抱死制动系统(ABS)要求,以提高车辆紧急制动时的稳定性和控制性;对电力再生系统提出要求,禁止默认“单踏板模式”。 

对于新申请型式批准的车型,大部分新国标将于2026年1月1日实施,而关于“单踏板模式”的相关标准将在2027年1月1日实施。对于已获得型式批准的车型,新国标将在2027年1月1日实施。

今日头条

全球汽车及服务领域人才、信息、资源中心

媒体合作

合作伙伴

@2014-2018 上海艾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沪ICP备1401686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