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正文:毛利缩水50%!轮胎价格连降3月,渠道秩序崩塌,汽服店能否扛过此劫?

毛利缩水50%!轮胎价格连降3月,渠道秩序崩塌,汽服店能否扛过此劫?

2025/7/31 13:58:27 贺言 原创

轮胎3个月连续降价,代理商“恐慌性甩货”,厂家渠道管控濒临失效。终端门店毛利大幅缩水,“卖大牌不赚钱”境遇两难,短期利益与长期口碑矛盾不断。

毛利缩水50%!轮胎价格连降3月,渠道秩序崩塌,汽服店能否扛过此劫?

燃油车行驶里程减少,车主维保需求走弱,网红项目陆续退烧...轮胎及底盘项目成为汽后市场的共识。

退可守住基盘客户,做好细水长流贴心服务的“用车管家”。进可攀附新能源的售后边角,抓住新能源轮胎损耗大,更换周期短的机会,创造非三电基础维保承接的窗口。

从战略意义上看,轮胎是汽服店“练内功”的心门,关于技术能力、服务水平、获客转型等思路都可由此发散。但现实环境中,围绕轮胎的市场走向却发生偏移,开始冲击诸多玩家的预期

整理近期信息,“降价潮”、“渠道失控”、“夸大营销”等关键词频繁闪烁,业内发生了什么?

01、产品降价,渠道饱和,供给侧秩序失效

事情要追溯到5月的外贸关税冲突,彼时多家国产轮胎厂家降价,205/55R16等常规胎价格暴跌20%以上,部分厂家的批发价格甚至降至百元之下。

进入6月,国际大牌开始跟进。倍耐力针对39款国产轮胎发起价格攻势,跌幅达18-290元/条;固特异采取“价格+补贴”组合拳,29款鹰驰系列产品价格下跌39-445元/条;德国马牌、普利司通、米其林等大牌的16~18寸产品也出现密集降价调整。

浪潮延续至7月,韩泰、邓禄普、佳通、固特异等国内外轮胎品牌同步新一轮降价,幅度均在百元以上,部分18寸以上高端型号甚至直降超600元。价格之外,各品牌也加码售后延保等服务权益,联合门店落实促销活动。

两大不安定因素开始形成:一是“价格战漩涡”,二是“价格梯度消失”。

传统代理商率先感知,近年来多数轮胎代理选用“一个国际大牌+多个高毛利国产品牌”的组合,连续3个月的价格调整,使大批国际大牌产品售价贴近国产竞品,国产大牌几乎全线侵占二线品牌的价格带。出于库存问题的担忧,部分代理商出现“恐慌性”甩货

这正为全车件易损件汽配商的加入提供了有利契机,AC汽车专栏作者无庸调研发现,东南沿海地区已有相当比例的汽配商,开始与轮胎代理合作,组建产品联盟。目前多为“产品合作制”和“仓储合作制”两种模式。(详见文章:1200万辆燃油车报废、1.5万家修理厂待转让…汽配商押注这一业务能破局吗?

汽配商的入场,让本就竞争激烈的福建、广东等地轮胎市场,掀起了更大风浪。代理商之间的串货问题迅速抬头,仓储流转速度也明显加快,“快进快销”成为统一操作。

而这更打乱了轮胎厂商的节奏,大小代理商不敢备货,产能积压的潜在压力也就更甚。叠加出口受阻,同行降价等因素,部分轮胎厂索性放弃了对串货问题的监管,甚至与电商平台合作,开辟新的零售战场。

可以看到的是,在降价潮影响下,厂家和渠道商之间的市场秩序正在失效,供给侧的躁动开始向下游门店及终端车主传导。

02、连锁涌入,营销内卷,毛利已大幅压缩

渠道商担心库存,门店自然也不敢备货,近年来“账期即是生死线”,现金流是一切业务的前提。首先可以明确的是,上游产能消化的焦虑,并没有直接转移到下游。

相较于供给端明争暗斗的影响,汽服店最突出的问题,依然是连锁的冲击

去年上半年以来,猫虎狗”、“兔师傅”等大小连锁先后推出轮胎终身质保、买贵赔等政策,并加码“轮胎秒送”等仓储物流服务,优化服务体验与效率。

相比之下,普通汽服店在产品组合、渠道合作成本等方面并无明显优势,更多依赖客户根基,做“便民”和“信任”的生意。但随着主销轮胎产品的价格下调,这种本就脆弱微妙的秩序再度失衡。

一是车主比价的神经再度被挑动,选择下单时更加纠结。在实打实的价差面前,熟人、便利、街坊口碑等传统架子标签不值一提,门店成交也更加困难。连锁乘势抢客,车主流失问题加重;

二是营销成本走高,相比于连锁们各大小节日的组合促销,普通门店难以跟上节奏。各端口高频次的营销举措,叠加轮胎产品的多轮降价,预期毛利缩水甚至在50%以上

三是业务门槛降低,涌入的大小门店越来越多,甚至有历来不沾边的洗美贴改门店。本就有限的利润一再被稀释,盈利乃至生存焦虑下,夸大营销、较劲内卷等现象快速滋生

就结果来看,门店服务端的市场异化,与供给侧的躁动不分伯仲,链条上下游的不安可谓是殊途同归

这也导致不少门店对轮胎业务的预期出现动摇:做轮胎有前景,但前景似乎与自己无关。

一方面,无论品牌还是代理商,多年来一直“画饼”,从“车主抓手”讲到“利润蓄水池”,再讲到“轮胎思维”,思路及策略始终清晰。

行业事实也并非虚妄,全球前五大连锁企业都是轮胎零售:discount tires,普利司通,pepboys等不到1000家店,每年销售额却高达430亿美元,利润空间极大。国内“猫虎狗”、驰加等连锁的轮胎业务也都是核心,无论增长空间,还是巩固客户,都有实打实的利润产出。

但另一方面,轮胎产品的降价潮冲击,导致门店卖大牌或主流品牌都“不赚钱”。出于对“还没赚到钱就亏钱”的担心,不少门店在短期利润和长期口碑之间摇摆纠结

何况有润滑油、三膜市场的案例“珠玉在前”,门店普遍担心“劣币驱逐良币”的问题放大,这影响的不仅是门店的经营,更对车主的行车安全产生威胁。

03、混战之中,“黑马”出现,一些经验值得借鉴

追风口、追热点,业内不乏从业者吐槽门店“一哄而上,一哄而散”的混乱局面。但不能否认的是,生命总要寻找出路,门店面对压力也必然需要寻找新的业务触手。

因此,审视行业的风暴漩涡,要看哪些门店总结出先进经验,拿到了优秀成果。

一个出乎大多数从业者预料的事实,是此前业务并不沾边的洗美贴改门店,成为轮胎混战中的“黑马”,在营收、利润、客户粘性、业务持续性等关键指标上,都有不错的成果。

就洗美贴改门店的轮胎业务模式AC汽车整理多家优秀门店及区域连锁店的特点如下:

1、借车膜进店复检养护等基础服务,为车主提供轮胎、轮毂养护、免费补胎、微损修复等衍生服务,让客户对门店的轮胎业务有所感知;

2、将轮胎与轮毂、避震、刹车等改装深度结合,以“产品包”的形式组合搭售,将轮胎融入到车主改装玩车的消费生态中;

3、服务流程方面,将轮胎养护的重要性提级到漆面养护同等高度,通过拆解养护服务,放大车主关注的划痕微损修复、“吃胎”磨损调整等问题,凸显门店的专业性;

4、依据车辆类型、用车需求、驾驶风格等特征,向车主推荐后续换购品牌及型号,并与车膜类似,提供定期免费检测养护,免费补胎等权益;

5、重视回访,通过服务群或电话,向车主提供出行提示,以及相应的进店免费养护时间点,对轮胎的全生命周期进行追踪;

...

简单总结,此类洗美贴改门店的举措,首先是增加车主进店接触的机会,通过免费养护锁定车主关注;再者是价值凸显,将服务细化并可视化,增强车主的获得感;最后是通过追踪车主轮胎消耗周期,完成转化,并将增加进店接触的动作完全闭环。

可以说,洗美贴改门店上马轮胎业务是“顺水推舟”,本就强大的营销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展现机会,在高净值为主的客户群中,自然而然的创造出不菲的收益产出。

对于常规汽服店,上述洗美贴改门店的经验完全可供借鉴:重视回访,增加接触;共鸣车主,细化服务;长期陪伴,全面服务等,均是行业内外共通的方法论。

此外,部分中大型综合门店也在探索轮胎“专项班组”的发挥潜能,5年以上且有资深回头客服务经验的技师带队,通过“全员查车”、“包干回访”等激励机制,以个人或小组的积极性,带动门店的内驱升级。

写在最后

纵览车市,从售前到售后,赚钱容易的时代已经终结,目前似乎集体进入的“微利时代”。

在当前节点,上游产能调整,下游过剩出清,汽服玩家们在“淘汰赛”中无法倦怠,短期内业务稀释是必然。从油液到三膜,前热门领域也都经历过这一阶段。

真正需要注意的是,当前赛场要以更快的速度见分晓。这需要汽服门店有更加敏锐的观察决策,以及更加矫健的应对身段。

今日头条

全球汽车及服务领域人才、信息、资源中心

媒体合作

合作伙伴

@2014-2018 上海艾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沪ICP备1401686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