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正文:比亚迪车险等压迫下,保司、4S、修理厂博弈加剧…传统车险利益链转不动了?

比亚迪车险等压迫下,保司、4S、修理厂博弈加剧…传统车险利益链转不动了?

2024/7/31 10:28:11 老白 原创

随着比亚迪等一众车企入局车险领域,“车企-保险公司-4S店-汽修厂”的利益链条被打破,直接抢走保险公司的市场份额,不存在保费换取事故车也将吃掉4S店最盈利的售后板块,同时售后业务对独立售后更加封闭。

车险

2024年上半年,车险市场被剧烈搅动。

一方面,政策上继续深化车险综合改革,在扩大自主定价系数的同时,还迎来了“最严返佣政策”,违者将受到顶格重罚,进一步整治车险乱象。

同时,车险行业的利润也在不断被挤压,带来的现象是车险领域的冲突频频发生,保司与修理厂之间的矛盾屡次升级,如“赔付金额不足以支付维修费用”等相关纠纷屡见不鲜。

另一方面,随着新能源车险市场规模快速增长,已有17家车企布局车险业务。其中特斯拉在今年3月完成注销特斯拉保险经纪有限公司,7月又再次申请注册;在去年11月拿到保险经纪业务许可证的宝马(中国)保险经纪有限公司也于近期在北京正式开业。

表现最亮眼的当属新能源“带头大哥”比亚迪,其全资子公司——比亚迪保险正式开售自营车险,且价格明显低于保司市场价,将为车险链条上的各方带来更多的变量。

AC汽车基于车险市场发生的变化梳理了上半年三个方面的事件,回顾总结并看清楚迷局,在下半年静待机会,找准破局的关键点。

01、车险监管政策趋严,保险公司不再是“香饽饽”

始于2020年的车险综改一直在持续推进,并且现在出台的政策细则专打“七寸”。

去年9月,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下发《关于加强车险费用管理的通知》,对车险费用开刀。总局出手后,各地监管局也开始下重手整治车险乱象,严禁车险经营返现返利。

到了今年4月,人太平等头部险企内部发文,要求自4月15日起针对新转保家用车及驾乘险执行严格自律,包括家用车0贴费、家用车及驾乘险0返现等,进一步向车险返佣乱象“开刀”。

二次综改后,保险公司获得了更大的经营自主权,为了应对复苏后车险市场的竞争,部分保险公司通过不正当竞争给出超30%的手续费率,远远偏离了商业险手续费率15%上下的合理区间

也正因如此,不同保险公司对同一车辆报价不同,加剧了市场竞争。可以明显看到的趋势是,头部保险公司利用规模优势逐步壮大,而补贴不起的中小型险企更加举步艰。

对汽修厂来说,全面禁止返佣后,对“保费换送修”的保险流量有不同的想法。

一种观点认为,保险中介或代理渠道失去价格优势,但汽修厂可以通过赠送车主小保养或洗车服务,吸引车主下单,或者锁定车主。

也有观点认为,车险费用严管之后,汽修厂想通过保险中介买保费的难度会更大,而且高价买来的保费更进一步削弱了汽修厂的竞争力。

不可忽视的是,在“保费换送修”的潜规则下,保险公司始终卡住汽修厂的“脖子”,而前者为了降本和盈利,在事故车业务上对维修标准、零件价格折扣等方面一味挤压汽修厂,致使后者深陷生存困境。

为抱团求生,今年1月份,36家维修协会抱团共同向国家金融监管总局致信,反映关于保险公司在事故车辆保险理赔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建议。 

再往前追溯,去年12月,多地维修协会开始牵头,鼓励车主向保司提出使用原厂件的要求,在保司定损价格只能购买副产件的前提下,协助车主走司法途径。 

同年11月,长沙汽车维修行业协会请求当地金融监管局对“保险公司深度介入式的定损”行为予以“督促纠正”。

2022年,杭州260余家修理厂与某保险公司对峙,控诉事故车修一单亏一单。

可以看到,保险公司在强烈降本的意愿下,不敢对体量大的4S店动手,只能继续狠狠拿捏修理厂,这会导致保险公司与汽修厂的矛盾继续升级。

而处于弱势地位的汽修厂想拿到一定的话语权,只能让自己“更有价格”,毕竟零和博弈只看实力;同时在事故车业务上不赚钱甚至亏损的汽修厂,则会主动与保险公司断开合作,保险公司似乎也不再是“香饽饽”。

02、新能源车险难题仍在,保险公司成解题关键

一边是新能源车销量的激流勇进,一边“保费贵、续保难”仍是新能源车险的主基调。

截至2024年6月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2472万辆,按照去年新能源车均保费4000元计算,保费规模达到990亿元,又是一个千亿级规模的市场,正在吸引更多玩家加码。

而另一方面,自2021年12月底新能源专属车险正式上线后,虽然补足了与燃油车共用同一车险条款时的部分缺漏,但车主端仍然屡遭“保费上涨、被拒保”等背刺,保险公司也面临定价难、赔付成本高等挑战。

今年1月,小鹏P5车主在社交媒体平台称自己的车续保遭到12家保险公司拒保,迅速引燃了更多的车主,小鹏汽车官方紧急下场公关。 

3月,有新能源车主向媒体吐槽,保险公司月初报价5800元,月底报价7225元;换了一家保险公司,报价居然达到11300元,并疑惑为什么在第一年不出险的情况下,保费仍然上涨?

援引AC汽车专栏作者“车内韩车”的信息,保险公司不愿意承保新能源车,从2022年末就已经在车险行业内基本达成了“默契”。

从数据上看,新能源车中占比最高的家用车出险率高达30%,显著高于燃油车19%的数据新能源车案均赔款也高于传统燃油车——家用车达到7201元,高出燃油车近600元

而买单方——保险公司对新能源车险的整体赔付率超过100%,承受着巨大的亏损压力。

以媒体报道的一台欧拉好猫为例,车主在行驶中挂破了电池包,4S店给出的电池维修更换费高达10.16万元,而这台车的购入价才11万多,这让保险公司难以接受,要求推定全损

除了电池外,新能源车的核心零部件几乎锁死在车企,基本没有品牌件、副厂件等供应渠道(除车企终身质保条件限制外,保有量不够支撑品牌件、副厂件在后市场流通),因此保险公司常规的降本路径根本走不通

为了释放保险公司的赔付压力,保险行业协会和汽车维修行业协会出手,接连发布了《新能源汽车保险事故动力蓄电池查勘检测评估指南》和《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检测与维修规范》,希望通过检测评估标准,改变“电池只要出现问题就要整体更换,并让保险公司买单”的现象。

新标准的实施效果尚未可知,但新能源赔本的压力极大影响了保险公司的承保意愿,致使其正在加紧收紧新能源车续保政策。

据了解,一是行驶里程较长的车,二是出险后附带损失大的车,三是网约车同款,四是存在行驶高风险数据的车,都极难投保和续保。

但留给保险公司自主选择的空间不多了。

1月份,国家金融监管总局财产保险监管司近期向财险公司下发了《通知》,要求财险公司对于新能源车商业险愿保尽保,不得对特定新能源车型采取“一刀切”限制承保。 

新能源车险业务一直是保险行业政策倾斜的重点,一方面通过“调整自主定价系数范围”和“推行电池维修标准”来帮助保险公司降本增效,另一方面也在约束和规范保险公司的承保行为,以期有效解决“车主喊贵、险企喊亏”的难题。

03、比亚迪自营车险上线,传统链条各方受冲击

尽管现在赔钱,但加码新能源车险市场的玩家并不少。

上半年车险市场的热点无疑是比亚迪的自营车险正式营业,并且连开三单,其中2024款海豚的保费与其他渠道相比,保费少了近2000元,引发了行业热议。

比亚迪车险可谓进展神速,从拿下入场券到正式入局仅用了一年多的时间。

去年5月6日,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受让易安财险100%股权,不久后易安财险更名为比亚迪财险。

同年7月,比亚迪向比亚迪财险增资30亿元,后者的注册资本达到40亿元。 

同年11月8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批复,同意深圳比亚迪财险变更业务范围,新增了“机动车保险,包括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和机动车商业保险”,正式获得了经营车险的资质。 

今年5月初,比亚迪获批可以开展车险业务。6月比亚迪保险开启投保入口,车主可在其官方微信公众号上自主选购投保。

据AC汽车此前报道,比亚迪之所以进军车险领域,一方面是势在必行,除了车险市场规模的增量值得入局外,通过车险跟车主建立深度链接,打造车辆全生命周期服务闭环,以获取源源不断的售后产值才最为重要;另一方面,比亚迪本身也具备做车险的先天优势。

除了比亚迪,传统车企中大多数已经建立了保险中介机构,一汽集团、广汽集团、吉利等设立了财险公司。

车险

图片来自CPCU国际大使

相比之下,新能源车企的积极性更高,如特斯拉被媒体曝再次申请注册保险经纪公司,其在美国推行的UBI车险已有了多年的运营经验,将成熟的模式搬运入华并非不可能;而拥有“中介”资质的新能源车企也善于“整活”,如小米汽车上架“无忧服务包”,其中权益直接关联商业车险。

不过随着新能源车企布局车险业务,不论处于“新手期”的他们会取得怎样的成果,至少在新车保费上拥有庞大的车主基础,将直接与保险公司展开市场争夺。

同时,新能源车企凭借数据优势,进而制定更为精准的定价和风险评估服务,并且服务模式和理赔流程上进行灵活创新,拉开与保险公司的竞争差距。

更为重要的是,新能源车企以车险为触点,叠加“三电终身质保”锁客政策和“买车送保险”等营销手段,基本锁死了车辆从销售到售后的整个服务周期,没有在4S渠道做保费换取事故车资源的包袱,这不仅拿掉了4S店最盈利的售后板块,也会大大冲击保险公司现有的服务模式以及客户粘性

不乐观的是,不论是比亚迪的整车还是电池都没有对独立售后开放授权,而其他新能源正效仿比亚迪的做法,如小米汽车确认外修无质保,整个新能源售后生态更加封闭化,不仅大大提高了独立售后维修新能源的门槛,也在车主心里塑造了前者维修技术、资质不足的假象

当然,传统车险领域“老三家”的寡头地位一时间仍然难以撼动,随着“车企-保险公司-4S店-汽修厂”的利益链条被打破,乱局中出现的机会和挑战,留给下半年“发酵”。

今日头条

全球汽车及服务领域人才、信息、资源中心

媒体合作

合作伙伴

@2014-2018 上海艾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沪ICP备1401686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