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正文:主机厂售后“放水”、联盟“加量不加价”、连锁挤压…数十万汽配商迎来最难一年?
2024/7/11 9:48:06 流意 原创
还有多少修理厂去汽配城拿货?
这个问题背后,是传统汽配城走入黄昏的论调正在被应验。
不可否认,汽配城的功能正在被瓦解,导致寄生在城内的个体汽配商愈发焦虑。
两头挤压,已然是汽配商现在普遍所处的境地——汽配连锁、品牌商、主机厂、汽配联盟等大玩家向下挤压;困在进场台次和产值双降的修理厂向上挤压。
更严峻的是,后市场的自然增量在消失,汽配生意步入微利时代,整个汽配价值链条在松动,利益也被重新分配,倒逼市场结构向更高效、更低成本的方向改变。
渠道端的新老秩序在交替,市场混乱状态下,有玩家加速圈地,有玩家急速下坠,甚至退场。汽配赛道已经走到拐点。
01、大连锁挤压个体汽配商
今年刚开年,汽配连锁就释放了积极的扩张信号。
三头六臂的开业支持上直接给出了免加盟费的政策,开创汽配加盟赛道之先河;快准车服也提供了限时免加盟费的优惠政策,并对新店做出90天盈亏平衡,180天可持续盈利的承诺;
好快全在发布加盟政策时,将今年的开店目标设置为200家;并且为加盟商引入“全品牌轮胎”项目,同时“不限外采”、“不压货”,进一步降低更加盟门槛。
在合作模式上,好快全推出区长合作制,类似“承包制”的打法也为连锁下沉扩张提供了思路。
总体来说,汽配连锁的网点扩张不能停,网点越多,履约效率越高;网点越多,才有规模效应,才能从上游拿到更多的支持,获得价格优势。
毕竟,现在的汽配竞争已经进入巷战拼刺刀的地步。
汽配连锁要规模,要市场份额;加盟商要将低库存,要周转效率,而配件动销离不开价格战,而打价格战需要充足的炮火供给。
在价格战背后,也折射出头部企业对增长的渴望。
新康众推出大底盘项目“金牛星”,为门店提供深度赋能;同时,进一步开放自己的业务线,全资控股的格顺物流正式发布干线运输服务。
快准车服对微仓项目进行了再次升级,提高汽修厂常用配件的采购时效;其官方表示上半年底盘、刹车片等自主品牌产品销售火爆;
开思共享仓项目进入提速阶段,从华南区试点走向多城扩张。
有知情人透露,开思共享仓今年会进入二三四线城市布点,规模或达到400家。这意味着开思已经从撮合交易平台向重运营的全车件汽配连锁转变。
回看头部连锁们的上半年,一方面降低加盟门槛扩充网络,加速下沉;一方面增加轮胎、底盘件等热门品类,同时构建品牌专供+自主品牌的产品体系。
毋庸置疑,汽配连锁们对增长的极力挖掘,势必也会进一步挤压到传统汽配商的生存空间。
02、主机厂、品牌商、联盟“背刺”汽配商
主机厂售后“放水”闸门越开越大。
今年,已有多家主机厂与售后连锁达成售后授权合作,主动开放原厂件。如神龙汽车与京东汽车、上汽大众与天猫养车、大众一汽发动机厂牵手途虎养车。
AC汽车曾在文章中将主机厂开放售后进程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
授权经销商建立直营配件外销店;
将线下配件外销店搬到线上,打破区域限制;
与“猫狗虎”达成售后授权合作。
车企加速售后开放进程背后,折射出燃油车市场增长放缓的焦虑,车企需要再增加新的配件外销渠道,以及借助汽服连锁的服务网络,为4S体系的退网提前打上“补丁”。
对于全车件经销商而言,主机厂开放原厂件带来最大的影响或是利润逐渐透明,利润空间也将进一步压缩。
增长承压背景下,品牌商的“边界感”也在消失。
一方面,品牌继续提高拳头产品的渗透率,甚至推出更低价的产品争抢市场份额;
另一方面,品牌不断突破业务边界,推出跨界产品满足老客户的新需求,以及靠多元化经营开发新市场新客户。
如动力系统制造商马勒推出火花塞、蓄电池等产品;空调压缩机制造商法雷奥、大灯总成制造商马瑞利推出机油;汽车照明和电子产品海拉推出火花塞、变速箱油。
此外,针对产品同质化问题,大牌开始卷服务,从产品质保上碾压对手。
如德国马牌升级旗下四大轮胎品牌售后,提出终身质保承诺。虽有竞品质疑此举系营销噱头,但不可忽视马牌有超强的品牌2C能力,这让其他轮胎品牌经销商会很难受。
汽配市场究竟能卷到什么程度?汽配联盟已经亮出了“獠牙”。
免费送货上门、配件可不退直接换、给挂账、给补贴……济南汽配联盟以极致服务为切入口,不断拉高修理厂的阈值,类似于“舔狗”的打法,引起了行业极大的争议。
有济南的汽配商户发文控诉汽配联盟的层层盘剥;也有汽配商喊出了“抵制联盟、人人有责”的口号;甚至有维修协会发文呼吁当地维修厂谨慎采购联盟产品。
而加入联盟的商户也陷入两难:服务成本太高,利润太薄;不加入客户被抢。
但济南汽配联盟的打法在“圈客户”层面有极强的杀伤力。
据悉,此类打法已在多个城市萌芽,或加速当地中小汽配商家出清。
03、数十万汽配商迎来最难一年?
传统汽配商式微已是不争的事实。
回看上半年,抛开汽配城失火、汽配商户站上楼顶讨说法等场外因素,2024汽配生意难做有目共睹。
从近处看,厮杀在升级,对手变得愈发强壮。
资本退场,汽配连锁一面加强终端运营能力,一面以更低的门槛开枝散叶,夯实规模优势;
联盟从价格与服务两端卷入争抢客户;越来越多的汽配商被迫或主动组建车型件、横向件联盟,抱团取暖。
此外,汽服连锁与厂家推直供或自有品牌更加高频,油电轮等易损件的议价权基本移交到连锁手中。
往远处看,新能源车将燃油车逼到墙角引发的蝴蝶效应,在配件流通渠道也会逐渐显现。
有数据显示,从燃油转向电动,汽车零部件将减少1万个以上。更惊悚的是,合资品牌燃油车的市场份额掉得太快,如斯柯达、雪佛兰、现代、起亚等车企的市占率逐年下滑,代理这些品牌的汽配商往后势必会遇到品类萎缩的问题。
截至6月,新能源车保有量已经达到2472万辆,除轮胎等易耗件外,维修保养市场空间将被大幅压缩,修理厂的日子也很难过。当然,这与当下车主消费变得更理性也有关系。
修理厂生意遇冷,配件动销自然起不来,而工厂还在压任务,汽配商夹在中间,两头被挤。
该往哪个方向转型?这个命题似乎只有汽配大户才有资格回答。而个体汽配商现在要解决的是如何活下去。
参照零售行业给出的判断,未来只有两类经销商:
一类是品牌导向的服务商,协助厂家做好终端客情维系,落实最后一公里服务;
一类是零售导向的零售商,深度参与修理厂的经营,帮门店把产品卖出去,而不再是简单配货、卷价格、卷账期。
可以肯定的是,单纯卖货逻辑的经销商的可替代性太强,终将被市场洗牌。
对于个体汽配商来说,即便熬过2024,明年的生意是否逆市上扬,难以预估。汽配生意仍值得可期,但传统汽配商的优势正在被瓦解。
往后,汽配流通渠道一定会出现更多的“孤勇者”,精神可嘉,但难改被淘汰的宿命。
不是他们不努力,而是站在下风口,实在卷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