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正文:“神仙难过三四月”:卷价格、卷服务,接下来卷什么?
2024/4/22 11:37:20 依风 原创
干修车快20年了,头一次参加某三线城市的汽配展会,感觉就一个字:卷。
路两边发资料加微信的人真多,路过时感觉像皇帝上朝一样,全国上下一块卷、相互卷。
不禁感叹,当下这个存量时代的汽车服务从业者,要生存就必须转型,但如何转型却是任重而道远。
01、没有永久的经营模式
“神仙难过三四月”,门店营收腰斩,老板直言生意惨淡,接下来真的熬不住了。这是2024开年第一季度全国大部分汽服门店老板的共同遭遇。
不得不承认,汽车服务这个行业对门店老板的要求,已经从“手艺人”修好车,强制变为“生意人”;但修好车、服务好车主的前提,是门店能够有车修,有人服务。
这对于技术出身、依赖于信息资源差,门店位置、运气、汽车增量红利赚钱的汽服门店来说,遇到瓶颈、痛点,迷茫没有方向。
很多老板质疑自己,汽车服务这个行业还能干多久?当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到50%时,我们这些服务燃油车的门店能做什么?
没有永久灵光的经营模式,只有不断适应当下的经营要求。用我们同行的大白话就是:活到老、干到老、学到老,直到退休那一天。
但实际情况却是,有人找不到前门,有人看不见后门;有人看的门太多了就不愿意伸手去推一下。
所以当下存量时代的汽车后市场,就是拼杀和洗牌的时代。没有任何前提,适应就存活,不适应就是煎熬时间长短的问题。
疫情过后,整个汽车后市场没有迎来车主报复性的消费,反而迎来了报复性竞争。有人说是大环境不好,有人说是同行内卷,其实根本原因是门店无法满足当下行业、市场、车主的需求,以往传统的门店经营思维和模式所遇到的经营痛点,逐渐暴露和放大。
所以,今年生意不好做,明年生意更难做,这是不争的事实。
据权威机构统计,汽服门店已达到惊人的300%饱和量,特别是疫情后车主消费能力锐减,让本来就一直承受“721魔咒”(编者注:即90%门店亏损)的汽服门店生意更加雪上加霜。
这种情况下,汽服门店老板必须去学习、做出改变,进行门店优化转型。
数据显示:截止2023年9月底,全国汽车保有量已达3.3亿辆,千人汽车保有量仅226辆;这与GDP排名第一的美国837辆和第三的日本629辆相比,中国汽车保有量仍有约2亿辆的增长空间。
所以,未来5~10年,国内汽车后市场依然是需求增量时代。只不过客户的消费心理和习惯发生改变,行业竞争将更加激烈,对汽车服务门店经营管理方式提出了更高要求。
02、厂家、经销商、门店都不好过
从23年开始,厂家动作是要下沉市场,占领终端;经销商的动作是从原来产品买进卖出的配送商,转变成能够赋能终端门店的运营商;而门店面对产品同质化,价格内卷无从下手,除了对流量的渴望,其他的好像都无能为力。
厂家不好过:作为供给方的机油、轮胎、易损件等厂家,这几年无不遭受市场份额萎缩、产品毛利下跌、品牌价值缩水等痛点。
不管是国际知名品牌还是国产品牌,都陷入降本增效、自我收缩困境。一方面厂家原来的批发渠道遇到瓶颈,每个月的销售体量只能靠数量支撑财务数据,毛利只能达到盈亏平衡。这种情况下只能开辟新的销售渠道,那就是下沉市场,去走终端零售。
另一方面,厂家下沉市场时,大部分都是高举高打,以高高在上的姿态来承诺和要求终端门店,一时间样板城市、标杆门店在各地纷纷涌现,下沉模型也短时间内取得了成绩。
但是在区域需要全面铺开进行下沉时,就遭遇人力、物力、财力无法匹配的事实——毕竟下沉100家门店就意味着要解决100家门店的经营痛点,但是这在一段时间内可能是无解的。
现如今,门店选择厂家品牌不再单单是图个装修,更多时候是能帮门店在经营方面的落地帮扶和指导,从而提升门店产值。
在这个过程中,增加厂家的品牌产品和项目来作为门店的盈利项目。只是提升产值的占比更大一些,比方说门店现在都渴求流量,很多厂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也无法提供这些帮扶,这就造成签约合同一张纸,两条心,合作意愿不匹配。
厂家因为终端门店产品销量无法完成任务,而想严格考核和处罚门店;门店却因为厂家制定的无法完成的任务指标而扯皮。
经销商不好过:在厂-商-店三者供需关系中,经销商习惯把自己定义为“腰”;而厂家的下沉,从某种意义讲是想“去经销商化”。经销商没有厂家那样的实力对门店进行装修和建店支持,有的也仅仅是通过产品促销给门店提供设备、工具等常规物料。这对门店来说已经没有太大吸引力,很多传统经销商承接的仅仅是产品配送商。
这时,因为产品同质化、价格内卷等原因,经销商要想维持门店长期合作关系,就需要帮门店做引流、做活动、做经营指导等等一系列支持;门店赚到钱了,才能继续和经销商保持合作。否则一个产品差价,就会让门店倒戈。
因此对经销商来说,面临着重新学习、组建团队、增加培训赋能等转型难题。一方面要继续深耕原有区域客户,另一方面还要不断开发新的区域资源;再加上厂家的去经销商化影响,很多经销商都面临入不敷出的困境。
门店不好过:一方面是当下外部环境不好,另一方面则是门店的经营能力无法满足当下车主对服务的需求。
所以,没有流量、没有员工、没有盈利产品、没有核心服务项目等等,导致门店经营越来越有挑战。
不学习,生意越来越差;到处学习,来回折腾店里生意也不稳定。有的门店老板有能力投资,但是没有给力的人员来承接门店转型;有的老板有想法,但是身单力薄找不到改善的落地方式。
厂-商-店三者在转型路上的遭遇和无法平衡的矛盾,在接下来一段时间内会一直存在,谁也没有力挽狂澜的奇迹,有的只是按照规划目标不断地修正,以迎合当下的市场实际需求。
所以,大环境也好,行业内卷也好,不再有一招鲜吃遍天下,不同阶段有不同的打法,固守老方法一定会掉坑。
03、懂车主的门店才能赚到钱
躬身入局,真懂车、懂车主才能赚到钱,这是一位网红门店老板的赚钱秘籍。
真懂车指的是懂车况需求。
2010年前,大部分门店承接的是公车业务,钱多事少活好干,这是过去式;
2010年-13年,私家车开始增量,那时是洗美装的天下,很多私家车都还在4S店做售后;
2014年-18年,国家出台反垄断文件,第一波从4S店出来的车辆有换油和易损件的高需求;
2019年至今,新能源汽车的渗透,国内大部分私家车老龄化时代到来,轮胎和底盘件成车主用车的关注点。
只有真正掌握并能针对不同里程和车型车况进行检查和排除故障,才能在车主面前掌握主动的专家式服务。否则,车主对门店的标签就是“不专业”。如果连车况都搞不明白,更不用说懂车主了。
“懂车主”指的是懂客户需求和消费意愿。这里面有门店成交三要素:有效的沟通,合理的换位思考,解决车主需求的及时性。
有效沟通应该是每一个人在生活和工作中必备的技能之一,但是恰恰相反的是,这对很多门店老板是短板。
一位今年刚上了轮胎业务的同行好友求助:
一台10万公里的君威车主进店换机油时,自己主动提醒检查轮胎;结果发现原车轮胎老化情况严重,该老板就直接告诉车主轮胎需要更换。
车主:店里有没有这种轮胎,多少钱?
老板:有,店里xx品牌轮胎,650元一条。
车主:这么贵,能便宜一点不?
老板:便宜不了,这个品牌轮胎质量好,就贵一些,
车主:那先等等吧。
于是这次成交失败,一周以后,车主微信发圈给自己的爱车换了2双新鞋,然而他们并不是在我朋友门店换的。
分析上面的成交过程,表面看似乎并没有什么不妥,实则是没有理解车主的需求和消费意愿。
首先,车主进店提醒检查轮胎,肯定是车主对轮胎10万公里没换有顾虑。当我们检查出问题时,不要急于直接提出轮胎要更换,而是先询问车主的用车场景,然后带车主现场看一下每条轮胎的老化程度。
其次,询问车主想换什么品牌、什么价格的轮胎,等到车主表达自己的需求时,我们可以给出专业的选择建议。
比如经常跑高速要选择静音舒适型轮胎,经常行驶状况差的路面时要选择运动操控型等等;当获得车主肯定时,根据车主的预算,给出对应的轮胎品牌选择。
最后,拿出门店主推的轮胎,关于品牌介绍、性价比、售后以及现货,以及活动福利等一步步引导车主选择。
这就是专家式建议。
只有知道了车主的第一需求,了解了他的消费预期,这样的服务过程才叫有效沟通,沟通就是要做到先知先觉,避免不知不觉;如果后知后觉,那就要多学习了。
04、转型难,“卷老板们”的能力
虽然转型很难,但是我们要生存,对老板们的真正考验来了,接下来开始“卷老板”——卷老板们对未来的认知和判断,转型的决心和行动能力。
从传统汽服门店经营来看,转型有四步。
第一步,要在经营思维上转变,由原来的“师傅”思维,转变为“经营管理”的生意人;由原来的把车修好,转变成开始算账定产值目标做分解。
第二步,在行动上去转变,没有干净整洁的门店环境,没有整齐有序的设备工具,没有吸引眼球的陈列堆头,没有热情有效的专家式服务建议,想吸引车主主动进店并买单谈何容易。这些当下汽服门店经营必备的硬件要求先达标,才有提升优化的可能。
第三步,做自己能做但是一直没有做的对外宣传。有人说线上线下引流活动已经烂大街了,但是我们同行中依然有60%甚至更多的门店至今没有做过宣传活动。因为之前连做宣传的资格都没有,要产品没产品,要项目没项目,也不知道怎么做。
现如今,各大厂家、连锁包括经销商都在大力下沉帮扶终端门店。利用产品、利用专业人员,针对机油、轮胎、修车减100等等宣传内容,依然可以在自己门店周边三公里进行长期持续覆盖;尤其是三四线城市甚至更远的县城,越是古老原始的方式越有效。
还有就是抖音和微信,专业的课程似乎对我们来说花了钱也效果不大,我们只需把我们日常施工中的新、奇、特车况拍摄剪辑宣传,这些平台再怎么设门槛都是一个宗旨:内容为王,车主会优先关注好的内容。
第四步,走出来多和同行交流学习。最近朋友圈持续刷屏“守店3年不如游学3天,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优秀的同行门店做的事情永远是我们没见过,没想到也没做过的事情;别人家的产品卖得好、项目赚钱多,不管是专业知识、施工设备还是客户沟通、价格利润,都是我们不曾达到的高度”。
所以,转型的关键动作就是,要从自己的门店走出来。
转型是一个持续过程,需要不断了解评估和分析周边市场行情,结合自身门店业务状况,灵活调整方式和方法。
那些尝到甜头并且转型有效的门店老板,往往都有前瞻性思维和敢于创新的决心并付诸行动。纵使任重而道远,但是你我皆大有可为,与各位同行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