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正文:国务院令:禁止不必要环保执法!复盘各地环保政策,谁在趋严,谁放宽松?

国务院令:禁止不必要环保执法!复盘各地环保政策,谁在趋严,谁放宽松?

2020/7/23 10:01:40 流意 原创

叫停环保过度执法或“一刀切”,并不意味着门店在环保高压下能得到喘息的机会。

禁止不必要环保执法

近期,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一则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引起了行业的关注。

通知重申了《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事项指导目录》的重要性,要求执法部门坚决取消不必要的执法事项,合并涉企检查事项,切实解决多头多层重复执法问题,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据AC汽车了解,该通知其实发布于3月9日,到7月上旬才被多家地方媒体报道,并被部分汽修门店老板关注,背后原因也引起了多方猜测。

更多行业人士认为《通知》被关注,或许与4、5、6月份全国各地环保严查有关,有些地方政府可能存在执法过度或“一刀切”现象。疫情之后,艰难复产的终端门店,渴求环保放宽、能有喘息的机会。

基于此,AC汽车复盘了上半年几大核心省份及城市的环保政策,透过几个典型的环保案例,看看维修企业在趋严的政策之下,是否真的存在“松绑”迹象。

01、北京上海的“严”

在维修行业,洗车和喷漆一直是环保严查的重灾区,也是一些城市重点整治对象。从今年北京上海的环保政策来看,颇有“南方治水、北方治气”的趋势。

先看上海的《上海市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

5月1日,上海正式实行《条例》,要求从事汽车清洗活动的商家要办理排水许可证,所有洗车废水必须收集达标排放,而不具备办证条件的洗车店将会被取缔。

禁止不必要环保执法

这就意味着有洗车业务的门店需要进行污水收集系统改造,并且需要满足三个条件:

一是洗车场地雨污分流,雨水进雨水通道,污水进污水管;

二是污水沉沙和隔油处理,才能进行排放;

三是洗车废水须经过收集处理,才能达标排放。

满足以上三个条件的系统改造代价不菲,当时有老板表示排水沉淀池和排水专用检测井施工费用较高,至少5万元以上。这无疑拉高了洗车的门槛,对专营洗美或依赖洗车引流的门店都造成冲击(详见《上海洗车店“五一”起强制办理排水许可证,洗车行业迎来洗牌?》)。

再看北京的新政策:自7月1日起,汽修喷漆废气的环保执法权将由乡镇街道承担。

这就意味着北京居民一旦发现周边汽修企业产生异味、排放废气干扰周围环境等行为,可以直接向街道、乡镇有关单位举报,由街道办事处和乡镇人民政府行使行政检查权,实行综合执法,一步到位。

据统计,北京全市机动车维修企业每年排放挥发性有机物(VOCs)数千吨。其中,一类机动车维修企业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量占行业总量的60%以上。这也导致北京市内的钣喷企业大量外迁,倒逼钣喷集中化趋势加速到来。

此外,这种做法与一些城市推行的“网格化管理”有异曲同工之处。据悉,不少城市实现精细化管理,分区设置网格员、路长、社会信息员等,形成城管、市民、路长互动、自治的格局,确保环保、占道经营等问题及时发现并处理。

有门店老板告诉AC汽车,政府一系列举措,实际是针对维修行业极度分散,导致监管成本高、监管难度大而专门设置的。汽修门店也日趋感受到环保的执法力度越来越强。

02、广东浙江的“松”

4月10日,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印发《广东省豁免环境影响评价手续办理的建设项目名录(2020年版)》。这意味符合条件的洗车店、汽修店不再需要办理环评手续。

此项环评改革政策一经出台,就引得行业人士拍手称赞。在他们看来,广东此次调整,可以减少修理厂环评费用,尤其是涉及到钣喷业务的环评报告,费用高昂还需要公示,占用门店开业时间。

另外,新规定也可以让修理厂吃下“定心丸”,不用担心因突然到来的环保检查而被处罚。

而其他省份不少修理厂更关心是这项政策会不会推向全国。就目前来看,似乎只有浙江省跟进了这一政策。

7月初,浙江省交通运输厅发布关于将机动车维修企业备案材料中涉及环保要求调整为“环境保护措施”的函,即浙江省机动车维修企业开业备案时,不需要提供环评备案证明或环评报告,只需提供“环境保护措施”材料及企业承诺材料。

禁止不必要环保执法

宁波当地的一位汽修老板表示,浙江的政策更像是刺激经济复苏,鼓励创业和促进就业。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浙江省这项政策确实降低了维修行业的准入门槛。也有老板表示不用提供环评证明及报告,只是简化了办理手续,不意味着门店就可以忽略环保问题,因为“宽进严查”比“严进严查”更可怕。

其实,自去年7月《机动车维修管理规定》,将“经营许可”调整到“经营备案”,从“事前准入”到“事中事后监管”,可以看出政府职能部门重点已经放在监管,而且方式会更加灵活,对维修企业的合规经营提出了更高要求。

看似环保政策“松绑”,其实也给维修企业戴上了一把“无形的枷锁”。 

03、线下门店的反馈

持续多年的环保督察有力地打击了各类环境违法行为,但也确实产生了不少“一刀切”行为,或者说是“过度执法”。

AC汽车整理了今年发生的两起比较典型的“环保执法”事件中,可能存在“一刀切”的嫌疑。

禁止不必要环保执法

4月份,河北沙河市为了拿掉PM2.5排名倒十的落后帽子,要求核心管控区内汽修厂、汽车养护中心等单位停业整顿,并于4月25日前完成搬迁。这意味着辖区内18家维修企业,要在10天内搬迁。

但是,搬到哪里才能符合规划?谁来协调退房租金相关事宜、客户流失问题,及门店装修费用损失谁来承担?主管部门并没有给出答案。

相比沙河市的做法,7月初,鄂尔多斯市锡尼镇建成区处理修理厂的做法相对温和。为解决当地汽车维修和销售店环境污染、占道经营等问题,决定将区内这些企业统一入园经营,并要求2020年9月底前完成搬迁工作。

毋庸置疑,政府对环境治理的决心很大,尤其是北方城市治理雾霾的任务很重,政府使用铁腕手段有必要,但确实让不少汽服门店难以接受。

站在这批门店老板的立场上,他们的诉求无非是政府要给出足够的调整期,以及因搬迁产生的损失等。

在他们看来,搬迁意味着客户流失;如果距离近,还可以挽回部分老客户,距离太远可能一切归零。尤其是经历了疫情影响,多数门店经不起折腾。

“可能国家也看到这些现象,所以出台禁止不必要环保执法的通知。但是地方执法部门会不会落实,以及落实到什么程度很难说。每个城市执法部门的标准和执行力不一样,甚至每个区都存在差异。这样的通知门店早已见怪不怪,或许对合规门店是福音,不合规门店依旧难逃厄运。”石家庄的一位老板说道。

当然也有不同的声音。

一位连锁老板表示,企业生存就要有生存之道,能屈能伸,何必和政府硬抗。2020年环保政策只会更严,宽松有限。对政策抵触,换来的结果就是你不行动,政府就来行动。一旦政府动真格,可能你就永远“动不了”。

也有老板认为,环保风暴不是今年才刮起来的,政府已经给了足够的政策缓冲期,为什么到现在还有很多门店在观望,心存侥幸呢?

显然,“一刀切”是懒政,但门店如果在“合规经营”上刻意回避,经营者的懒政又该如何破呢?

今日头条

全球汽车及服务领域人才、信息、资源中心

媒体合作

合作伙伴

@2014-2018 上海艾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沪ICP备1401686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