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正文:北上广深的汽修厂,难打赢县城同行?

北上广深的汽修厂,难打赢县城同行?

2025/9/19 15:18:09 黄灿 原创

北上广深的汽修厂,不如县城同行会“做生意”?高素质客户催生出“躺平陷阱”,老板们可能踩坑却不自知。反观县城,能在低消费低利润市场站住脚,举手投足都是“本事”。

北上广深的汽修厂,难打赢县城同行?

首先必须声明:以下内容绝非地域攻击,各位汽修厂老板请放下地域成见,带着经营思维来探讨,以免误读。

在汽后行业摸爬滚打十几年,见多了不同市场的生存百态,今天只想与诸位汽后从业者聊聊一个反常识的现象——北上广深的汽修厂,以及以东北为代表的吃资源的汽修厂,真的不如内陆县城同行会做生意

我敢说,无论这些地方的汽修厂表面有多么风光,把他扔到内陆3-4县城市,门店活不过1年就得倒闭。

为什么我会产生这一个印象,接下来听我逐一道来。

01、发达地区的 “躺平陷阱”,老板踩坑难自知

承蒙汽服同行的抬爱,我的粉丝发达地区比较多,正所谓天下汽服是一家,去哪个城市辅导门店时总会顺便去一到两家粉丝的店做调研。最近在某沿海发达地区的一家小型连锁门店门店老板一见面就抱怨生意难做。

但我调研了他们的经营数据发现,他们的客户群体简直是 “天使配置

70以上是30万以上的中高端乘用车,车主平均年龄35-45岁,短视频上刷到门店活动就可以直接到店消费没有那么多的弯弯绕绕,换个机油滤芯都主动问要不要升级全合成。

我与在店的几个客户聊了聊,发现客户平均素养高不说,还特别的通情达理,关键的是人均两辆车以上,一辆油车远足,一辆新能源代步。

然而,就这样的客户质量,门店管理者居然不赚钱

我蹲了一下午才搞明白问题出在哪

客户经理穿着便装不说,懒懒散散,冷若冰霜,仿佛别人欠她钱一样,一看就没有经过专业的训练;

技师还把客户拆下来的轮胎当垫脚椅,把轮毂刮花了居然说 “小问题不用管”;

客户问一句你这儿的价格怎么比网上贵这么多,老板直接怼回去 “不信任就别修”,恰似“不要服务劣质客户”的情绪化视频的翻版;

我在一旁不禁哭笑不得。说白了,发达地区的汽修厂被优质客户惯出了一身臭毛病

这些老板总觉得 “客户有的是,却忘了客户体验是条护城河。有个老板更离谱,客户反映喷漆有色差,他居然说 豪车就该有点瑕疵才显个性,结果客户直接12315投诉。

你以为客户不会走?

现在汽服的生意不好做,连奔驰4S店都在放下身段做活动车主转身就能找到更靠谱的选择。

更要命的是发达地区的 “内卷错位大家都在比装修、比设备、比谁的门店开在优质地段,却很少有老板在琢磨怎么把基础服务做扎实。

那些资源型城市的汽修厂,比如东北某些工业城市,生存逻辑更简单。

有个老板我爹以前是厂里的领导,现在整个园区的车都得经我手。

他们靠关系网能吃几十年,保养用副厂件、维修留安全隐患都不怕,反正有 “婆罗门式” 的关系罩着。

但这种生意模式本质上是 寄生经济,一旦关系网松动,整个盘子说塌就塌去年某城市搞公车改革,三家靠政府订单活了二十年的汽修厂,三个月内全关门了。

02、内陆县城的 “生存炼狱”,每一分钱都带着血和汗

再说说内陆县城的汽修厂是怎么做的

内陆县域汽修厂的特征,就是经济欠发达,就算有关系,有资源也举步维艰。因为资源有限,老百姓的口袋并不鼓,买车有钱,修车没钱的大有人在,经济下行受冲击最大的就是内陆不发达的县域。你想这样的生存环境有多恶劣?

一句话:只有你想不到,没有看不到的。在县域汽修界,车主拖欠维修款是普遍的存在,并不局限于企事业单位

车主年初来修发动机,年底才结账,中间催了无数次,最后还得通过起诉法院,至于要款遥遥无期

有小混混故意把车停在门店门口,说妨碍他 “做生意,不赔两条烟就堵门,还有的洗车前笑眯眯,回头就发微信说车漆划伤了,要赔钱。

既要还要想占便宜客户都是正常现象,换机油时要求用最便宜的矿物油,同时还得送洗车、送玻璃水,能要多少要多少,少一样就拍视频发抖音说 “黑店

穷山恶水出刁民?这话太绝对,但县城车主的 “生存智慧” 确实能逼疯一线城市的老板

有个老板跟我讲过一个案例:有车主故意在发动机舱塞个坏了的传感器,修完车说 你把我零件换了,不赔500块就报警。最后老板没办法,掏了钱还得笑着说 下次常来

就是在这种环境里,县城汽修厂练出了 “十八般武艺。他们的经营理念中藏着一线城市学不会的生存哲学:

价格有三种:一本给车主看(低价吸引);一本自己算(实际成本);一本给 “关系户(模糊账目)。

会看车牌识客户,看人下菜:政府牌照的车要备好原厂件,价格贵一点没关系,别把领导抛到外地了,不然吃不了兜着走;

民营老板来了要做好服务,大哥大姐喊亲热点不会掉身上的肉;

年轻人的车多送点伴手礼,多解释维修的原因,要站在对方角度考虑问题;

甚至懂点 “江湖规矩:小混混来闹事,递烟要递“1916”,说话得带点 “江湖气,但底线是绝不能让他们碰客户的车,也绝对不修他们的车

我见过一个县城汽修厂老板,把客户按 “忠诚度” 分级类客户(常年光顾)享受赊账额度,类客户(偶尔来)送年检代办,类客户(只比价)直接报最低价但不包售后。就靠这套 看人下菜碟” 的功夫,在当地如鱼得水。

03、为什么县城老板更懂 “人性

一线城市的汽修厂总说 “客户要的是体验,但他们所谓的体验,无非是休息室放台咖啡机、技师身着干净工服。真正的客户体验,在县城老板眼里是 “读懂人性的艺术

位湖北县域的老板跟我分享过他的 “赊账秘诀:不是所有客户都能赊账,必须满足三个条件——住的地方在门店 公里内、有固定工作、在当地有房产。

他手机里存着每个赊账客户的家庭情况:谁家里有老人要养,谁最近在盖房,谁的孩子要结婚。到了年底催账,他不说 “该还钱了,而是说 张哥,我知道嫂子最近住院,钱不急,但我这进零件的款也得结,要不你先还一半?

这种 “人情练达,是一线城市汽修厂最缺的能力。要知道,在县城市场,一笔赊账可能换来三年的稳定客源,一次妥协可能化解一场群体纠纷。而一、二线城市的汽修厂管理者,往往只想通过标准化解决复杂的问题,如果不是优质的客户撑腰,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县城车主的 “复杂性” 恰恰倒逼出更高明的经营策略。车主不会像一线城市客户那样看品牌、看环境,而是看 值不值—— 这个 ” 可能是换轮胎时多送的一次四轮定位,可能是老板帮他处理了一次违章,甚至可能是修完车陪他聊了半小时家长里短。

反观那些抱怨 “客户难伺候” 的发达地区老板,他们根本没搞懂:客户素质高,愿意为你的服务付费是好事,但并不意味着你足够有竞争力,得到了足够多打磨经营能力的机会。就像温室里的花,看着光鲜亮丽,一阵风雨就蔫了。

04、汽修厂老板共勉,别被市场惯坏,要逼自己更

写这篇文章不是要贬低谁、抬高谁,只是想给所有汽修同行提个醒:发达地区的老板,该放下优越感了。

别以为客户质量高就高枕无忧,现在车主的选择越来越多,你今天怠慢的那个客户,明天可能就是竞争对手的VIP。

与其在装修上砸钱,不如练好看通人性的本事;与其抱怨员工不好管,不如学学县城老板身兼数职的务实。

资源型城市的老板,该居安思危了。关系网能帮你一时,帮不了你一世。

去年某资源型城市的一个汽修厂老板告诉我,他们那批靠关系还生存着的同行,现在都在闷头学习系统化运营的技术——不居安思危,下一个倒下的恐怕就是他

而县城的老板,该给自己点信心了。

你们在恶劣环境里练出的生存能力,才是汽后行业最宝贵的财富。别觉得自己 “,能把一年结一次账的客户留住,能让碰瓷的小混混乖乖走人,能在只看价格的市场里做出利润,这本身就是了不起的本事

最后想说,汽后行业没有 “绝对的好市场,只有 会适应的经营者北上广深的客户再优质,你不懂珍惜也是白搭;县城的环境再恶劣,你能杀出一条血路就是英雄。

我是黄灿,祝诸位汽服从业者生意兴隆,万事如意!

今日头条

全球汽车及服务领域人才、信息、资源中心

媒体合作

合作伙伴

@2014-2018 上海艾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沪ICP备1401686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