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正文:超2万家门店转让,但成本结构失衡将压垮更多汽修人
2022/2/9 9:58:59 流意 原创
“2021年的汽修生意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难!”而这不只是一位汽修人的年终总结。
业内近期也传出某同城网站上超2万家汽修店转让的新闻,以“汽车维修”或“汽车美容”等关键词随便搜索下,单一城市就有好多门店转让信息。
其实不止于此,多家颇负盛名的汽修连锁,也在2021年陷入大规模关店风波。
对于2022年的汽修生意,有不少门店老板表示担忧。一位西安的汽修连锁负责人猜测,年前的这波疫情,或让2022年的转让潮来得更迅猛。
而谈及汽修生意举步维艰的原因,不少汽修人认为互联网连锁竞争白热化、4S锁客普遍化和疫情常态化是主因。
但是,越来越多的行业人士已经意识到,这三个客观因素因只是转让潮出现的导火索,汽修生意越来越难做的背后,是成本结构失衡。
事实上,互联网平台、4S锁客及疫情这三大客观因素,大概率在2022年还将持续存在。而成本失衡或将成为压垮门店的最后一根稻草。
01、转让潮的背后
反复的疫情已经给很多行业敲响了成本的警钟。
餐饮行业首当其冲。2021年,海底捞宣布关店300家;呷哺呷哺宣布关闭200家并且当年不再拓店;茶颜悦色宣布已在长沙临时关闭了87家门店,迎来当年第三次集中闭店。
据《盒饭财经》文章分析,餐饮行业2021年关店潮背后,是房租、人力、食材三大成本高涨所致。整个餐饮成本也呈现出“343”的趋势,房租、原材料、人工的成本占比分别占到30%、40%和30%。
类比汽修行业,AC汽车咨询了多位业内人士,给出的成本结构大致为“253”,即房租、配件、人工成本分别占到20%、50%和30%(“253”结构根据门店主营业务不同会有浮动)。
杭州某连锁企业负责人根据自己的观察,给出了数据:在一二线城市,房租成本占比10-15%;维修毛利50~60%之间,也就是配件成本40-50%,车辆档次越低毛利越高;人工成本约为16-26%,车辆档次越高占比越低。
云南某汽修连锁老板以当地后市场为例,认为大概的成本结构为:房租占比10%-20%,原材料占比50%,人工占比30%。
但是,也有业内人士认为汽修店的成本结构中,原材料成本涨幅不明显,应该更换成对门店威胁更大的合规成本。
“5年前,人工成本20%以内,房租成本10%以内,毛利60-65%。因为之前没什么合规成本,有30%左右的空间,怎么玩都有20%纯利。但是现在不一样了,合规成本越来越高。”业内人士说到。
AC汽车曾调研过,86%的门店认为合规成本会越来越高,最担心的是环保严查,其次是社保、税收政策的变化。一位汽修老板表示,如果未来两三年,后市场企业被强制执行给员工购买社保,那么门店的合规成本将直线增加。
毫无疑问,成本结构失衡,终将成为汽修门店的“切肤之痛”。
02、“三高”会成为压死汽修人的最后一根稻草?
汽修行业的房租、人力和合规成本“三高”问题,只会越来越突出。
在房租方面,有门店老板表示,2015年行业景气时涌入了大批门店;如今行业下行,多数门店也将进入房租续约期。一些单店在与房东或物业的斡旋中,明显处于弱势,议价能力差门店的利润将大大缩水。
至于人力成本,不少门店老板已经将其归为门店经营的固定成本。基本由底薪、绩效奖金、员工保险、福利四部分组成。其中,员工保险、福利属于隐性成本,也是影响门店未来最大的增长性成本之一。
此外,合规成本已然成为悬在汽修店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汽修人肖国富(化名),最终被越来越高的合规成本击垮了。
他在上海浦东新区经营一家轮胎店近10年时间,肖国富对这家店很有感情,毕竟一家6口人的吃喝用和老家浙江一套房子都来源于此。但是逃离上海似乎是一个不得不做出的决定。
“上海这边对环保、三合一、占道经营查的越来越严,合规成本越来越高,一年到头就赚了人工钱,不如回老家做,反正赚的都差不多。”
单店难以承受政策压力,自身抵御风险能力差,肖国富逃离一线城市的遭遇,也只是行业被困成本之下无数汽修人的缩影。
“三高”压顶,汽后连锁也难逃一劫。
成都德车车终究没能熬过2021。从2018年成立,到2019年开出30家直营店,曾获得两轮融资。随着疫情到来,德车车重资产建店和重资产运营的快速扩张模式,暴露出的问题逐渐被放大。
从德车车的门店布局来看,聚焦在成都二环附近的中高端小区,经营性投入成本高。另一方面,成都互联网平台竞争加剧,本土老牌连锁龙头也做了很深的布局,进一步压缩了利润空间,经营亏损和资金链断裂似乎在意料之中。
随着行业进入变革深水区,成本管理成为维修企业绕不开的难题。
03、成本结构还有优化空间吗?
眼下,成本结构不合理,但是又很难去优化,成了不少汽修人的“心头病”。许多汽修人虽然从心理上接受了汽后“三高”的事实,但从“身体上”却没有真正做好调整。
反观以“猫虎狗”等为代表的汽后连锁,正在尝试以技术或模式创新打破汽修行业现有的成本结构。如“线上下单线下服务”的新零售模式、基于云计算、大数据、AI等先进技术支持的“智慧养车”模式等。
但对于传统门店而言,平台连锁在成本方面带来的直接冲击,或是“单城百店”的扩张策略。
一位武汉修理厂老板表示,“猫虎狗”密集开店,最明显的影响有两个:
一是直接抬高了区域内的房租和经营成本。这主要体现在互联网连锁门店无论是软装还是硬装,都拉高了档次,倒逼着附近的门店不得不进行升级。
二是随着“猫虎狗”相继入场,区域内的技师工资也会随之水涨船高,至少在员工福利上需要提升,否则很难留人。
“现在汽车后市场技师流动很大,但是跳来跳去,技师还是那批技师,技术水平没有太多提升,唯一的变化是工资增加了。但这是市场行情决定的,人力成本优化很难。”这位修理厂老板吐槽到。
山西某连锁负责人也表达了相同的观点。在他看来,目前汽修店的成本优化空间很小,一是房租难以优化,二是员工数量很难减少。门店人员多数是按门店最忙的波峰时段配置的,修理厂目前还无法完全培养客户的“预约习惯”,因此人员上面难以解决优化。
这位负责人也坦诚道,目前之所以大多数门店还能苦撑下去,是因为行业整体的员工工资偏低;此外和所在区域的环保、税收等政策相对宽松也有关。
也有修理厂表示,应对“三高”问题,能做的唯有工时费涨价,但这需要车主养成对“技术值钱”的认知,周期漫长,很难一蹴而就。
一位业内资深人士表示,随着成本增高,未来开小店或是趋势,对业务做减法,聚焦核心业务打造特色店,“小而美”会是一种选择。此外,不再迷恋核心地段,而是将经营重心放在客户体验上;积极拓展新兴的获客渠道,如抖音,做好私域流量运营,或许会改变原有的成本结构。
总的来看,在互联网加速渗透、4S加强锁客和疫情常态化等外因影响下,未来的汽后,归根结底将是一场成本管理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