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正文:3300+连锁店、9个月84亿营收,数据看冲刺港交所上市的途虎做对了什么、未来怎么做?

3300+连锁店、9个月84亿营收,数据看冲刺港交所上市的途虎做对了什么、未来怎么做?

2022/1/25 10:15:22 AC汽车 原创

“以客户为中心”的商业模式推动途虎形成飞轮效应。

途虎

途虎上市的靴子终于落地了。

1月24日,途虎养车在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联席保荐人为高盛、中金公司、美银证券和瑞银集团。

根据招股书,途虎养车收入由2019 年的70亿元增加至2020年的88亿元,增长24.3%;截至2021年9月30日,前三个季度的收入达84亿元,几乎追平2020全年。

灼识咨询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汽车后市场规模已经达到1万亿元,预计将以10%的复合年增长率在2025年达到1.7万亿元。不断增长的市场规模,让众多资本青睐汽车后市场;另一方面,线下偏重的行业属性,导致企业很难快速发展壮大,难免让人“爱恨交加”。

途虎诞生相对虽晚,但汽车服务生态系统的定位和快速发展,让其更易受资本青睐。根据公开资料显示,从2013年创立以来,途虎前后融资总额超过91亿元。直到如今港交所申请上市,抢先成为汽服领域“第一股”。

从行业角度看,大而分散的汽后赛道厮杀惨烈,途虎能脱颖而出,它究竟做对了什么?在行业加速洗牌背景下,途虎接下来又会进行哪些探索?通过查阅其提交的招股书上详实数据,或许能管中窥豹。

01、9个月营收84亿元,途虎披露核心数据

翻开上市申请书,可以直观真实地看到途虎的营收和毛利情况。但也不得不说,后市场大连锁真的赚到钱,并不容易。

途虎

从上述财报数据可以看到,近年来途虎养车收入保持快速增长。2021年前三个季度的收入增长相比2020年同期提升41.8%(从60亿元增加至84亿元)。2020年受疫情影响,其总收入较2019年上涨约24.3%(从70亿元增加至88亿元)。

毛利率方面,在保持收入快速增长的同时,招股书显示,途虎通过优化产品结构、提供多样化产品,以及不断扩张的产品及服务组合等形式,降低采购成本、持续提高毛利率水平。

净利率层面,根据招股书显示,过去两年基于未来业务发展规划,对部分费用提前投入,未来这部分支出会保持平缓;与此同时,公司通过技术创新优化运营效率,并从规模经济中获益,运营杠杆持续提升,进而拓展利润空间,持续收窄亏损。

线下门店数量方面,途虎养车工场店网络包括202家自营门店和3167家加盟途虎工场店(由1538名加盟商管理)。根据咨询报告,一家典型的工场店面积为300-400平方之间,工位数量平均为6.5个。这个数字高于行业平均每间门店4.2个汽车工位的水平。在工位数量领先的同时,途虎每个汽车工位每天的服务周转率能达到2.4,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约为每个汽车工位每天1次)。规模领先的同时,也保证了服务的高效。

在供应链建设方面,途虎围绕汽车服务产业开发出一套综合汽车服务技术支持系统。根据灼识咨询报告,其拥有中国最大且最准确的汽车配件数据库,涵盖239个品牌、超过44000款车,匹配准确度高达99.94%。

团队方面,途虎目前拥有900多名研发人员,包括数据分析、行业数字化解决方案和智能门店管理等领域的专家。

此外在物流方面,途虎表示,截至2021年9月30日,其已建成42个区域配送中心和374个前端配送中心,覆盖全国300多个城市,平均每月支持接收和派送260万条轮胎和1050万个其他汽车配件。

途虎

平台收入方面,可以看出轮胎和底盘件收入占比在持续下降,而毛利更高的保养业务比重在持续上升。保养业务占总收入的比例,从2019年的26.6%上升到2020年的29.9%,并进一步上升到截至2021年前三季度的32.7%。招股书指出,未来汽车保养业务收入贡献率将继续提高。

途虎

对于筹资用途,途虎方面表示,将用于增强供应链能力、技术研发、改善履约能力、扩大平台规模和加盟商基础、投资新能源汽车服务等。

综上来看,途虎在上市申请书中披露的关键数据背后,也是其商业模式被验证价值的过程。而这,也为途虎带来了更大的想象空间。

02、冲刺港交所,途虎做对了什么?

如招股书所言,中国汽车后市场“差强人意的客户体验、复杂的供应链和低效的履约流程”,给途虎提供了创新发展的机会。

截至2021年9月30日,平台注册用户数量为7280万,交易用户数量为1390万。根据灼识咨询报告,途虎养车品牌认知率达到85.1%,用户复购率62.9%。

从上文披露的数据来看,途虎已经具备了明显的网络优势和规模优势。而规模越大,网络密度越高,会带来更高效的服务效率;时效越快,客户体验越好,规模随之进一步扩大。如此循环,就会形成飞轮效应。

驱动飞轮运转的原动力,是客户体验

众所周知,飞轮效应一直被看成是亚马逊成功的关键因素,无论是提升运营能力、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和技术创新,亚马逊所做的一切似乎都是为了达成一个好的客户体验,形成口碑效应,从而获取上下游的信任以及更多客户。

途虎“以客户为中心”的商业模式推动飞轮效应,始于2015年开始试水的工场店。事后被总结为“客户驱动+数字化”模式。具体来看,有以下几个闭环:

途虎

途虎通过提升客户体验为平台带来更多用户流量,推动多个良性循环;

向门店分配日益增长的用户流量,从而能够对线下门店实施强有力的控制和数字化管理系统。以标准化的服务质量提高客户对平台的信任,带动用户流量;

巨大的用户流量,让平台对上游采购时加强议价能力,为客户提供有吸引力的价格,进一步改善客户体验;

增长的用户流量可以吸引更多门店加入途虎的门店网络,更高密度和更广地区覆盖的门店网络,可以为客户增加服务便利性,进一步改善客户体验;

当平台上的用户规模越来越多时,平台获得的数据和需求洞察更精准,可以帮助平台不断优化和标准化平台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从而为门店与用户提供高效准确的匹配,建立正向循环的反馈机制,让门店和车主互为反馈,改进数字化门店和技师管理系统,创造良性循环,从而增强网络效应。

“飞轮效应”助力途虎养车的快速发展。截止2021年9月30日的过去一年间,途虎工场店数量增加了55.9%;新增1890万注册用户,平均月活用户数增长了37.4%。

2020年和2021年前9个月,途虎养车分别实现1190万和1070万条轮胎销售,也是国内最大的替换胎零售服务商,为平台提供了稳定的收入来源。

有业内人士表示,随着途虎叩开港交所的大门,增长飞轮旋转的速度或许会更快。

03、途虎的未来增长策略

沉下去,以及开启第二增长曲线,将是途虎未来的核心战略。


首先,扩大平台规模。据途虎招股书显示,计划将进一步深入二线及以下市县,扩大加盟商网络。在已经拥有影响力的一线城市,继续优化门店的位置和密度。

招股书显示,一线(含新一线)城市工场店占比,从2019年的65.6%,下降到2021年前三季度的54.7%。

其次,进一步改善履约能力,包括仓储、运输和最后一公里交付能力。途虎计划将仓库的地域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到二线及以下市县,以支持工场店的地域扩张。同时,途虎计划通过与第三方物流进行更深入广泛的合作,达到降低物流成本的目 的。

再者,继续投资技术,以提升物流系统(提高备件分配和库存的准确性和效率,减少周转时间)、门店管理系统(优化门店终端库存管理能力,提高技师工作效率)、门店自动化(如自动洗车机、智能诊断)和数据分析能力(通过用户数据分析来改善智能产品推荐和存货预测)。

第四,进一步扩大平台汽车服务范围,以满足多样化的客户需求。依托在轮胎、维修及汽车美容领域的优势,不断提升快速维修、碰撞维修等新服务的综合能力。途虎计划加强技师培训,并对店面进行扩建或翻新,为上述扩展服务提供支持。

第五,与更多汽车零配件供应商合作,进一步打造自控品牌

截至2021年三季度末,途虎共推出33种自有品牌(涵盖4,266个SKU)、34种专供品牌(涵盖1,229 个SKU)。途虎加强自有品牌建设,或许也是提升平台利润率的重要举措之一。

最后,与新能源汽车品牌合作,为新能源汽车市场提供专门服务。根据招股书,途虎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新业务包括:

• 协助新能源汽车品牌探索创新的销售和服务一体化模式,包括交付地点及保养支持。

• 电池相关服务方面,如电池容量测试和保养以及电气系统更换。

• 为技师提供与新能源汽车相关的服务培训,并招聘经验丰富的技师。

• 计划专门为新能源汽车车主建立平台及社区,以提高新能源汽车客户渗透率。

虽然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也给车后市场带来了新的变数,但是途虎在新能源板块的系列布局,显然为平台提供了更大的想象空间。一旦上市成功,新能源或许会给途虎带来新故事。

写在最后

毫无疑问,汽后赛道创业,充满了无数可见和不可见的变数。

主机厂-4S体系在售后的争抢、互联网大厂的入局、以及新能源汽车普及带来的冲击,都是汽后赛道可见的变数。

而不可见的变数,也在慢慢侵蚀汽后市场,如疫情的直接冲击、汽车制造水平不断上升导致维修率大大减少、经济下滑影响车主改变出行方式而减少维保频次;另外还有环保政策趋严带来的合规成本上升等。

有行业人士把这形容成“在沼泽中行走”,不仅会透支资金和技术,还要时刻注意前方会不会出现被掩盖掉的“泥潭”。因为存在着太多不确定因素,所以接下来汽服企业的向前步伐必然小心谨慎。

而此次途虎养车赴港IPO,至少证明了在汽后诸多不确定性中,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商业模式的正确性。

对标北美市场以服务DIY车主为主的上市公司AutoZone,其市值已接近400亿美元(约合3114亿港币)。以中国巨大的汽车保有量及途虎的行业龙头地位,上市后的走势如何,值得期待。

无论如何,汽后赛道需要IPO第一股带来的好消息,也期待下一个敲钟者。

今日头条

全球汽车及服务领域人才、信息、资源中心

媒体合作

合作伙伴

@2014-2018 上海艾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沪ICP备1401686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