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正文:车用润滑油需求量或断崖式下滑,润滑油企业如何应对?

车用润滑油需求量或断崖式下滑,润滑油企业如何应对?

2021/5/6 9:54:06 小黄同学 原创

未来车用润滑油的终极销售模式是怎样的?润滑油行业会是怎样的格局?如何应对润滑油需求量下滑?

润滑油

任何一个行业都终将逝去,我们所能做的,是在仅有的时间里,为自己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和意义。

——写在前面

笔者的上一篇文章《美孚嘉实多壳牌,纷纷牵手供应链平台,品牌与平台开始“站队”发表后,有很多车后同仁添加个人微信,询问及了解未来车用润滑油行业的发展趋势。

其中,有一个同仁问了一个比较有意思的问题:未来车用润滑油的终极销售模式究竟是怎样的?车用润滑油行业会是怎样的格局?我们应该怎么办?

对于上述三个问题,作为从事多年车用润滑油销售工作的笔者,有一定的发言权,并想借此表达自己的一些看法,分享给各位车用润滑油同仁及其它车后企业的同仁。

01、润滑油品牌的终极目标

“头部润滑油品牌的渠道发展策略不断调整,其最终目标,无一不是为了获取更高的市占率,利润和消费着认知度”,这是上篇文章的结论,本篇也将基于此展开分析及研判。

无论是车后市场,还是快消品领域,抑或其它行业,任何一家企业和品牌所追求的目标,无一不是这三点:市占率、利润率、以及消费者认知度。

2005年,笔者在珠海参加壳牌全国经销商会议的时候,当时的市场部负责人所说过一句话:我们的目标是,在中国大陆地区的市场占有率达到13%。当时笔者想,何谓市占率?为何要达到13%呢?就不可以更高点吗?

当然可以更高点,只不过再高的的话,按照现行法规,有可能就会被反垄断调查了。事实上每个行业的市占率要求,要与这个企业的所在行业属性和特质相匹配,并没有统一的标准。

比如有些行业,市占率只要达到百分之几,就已经是行业领先或老大的地位了。但有的行业的头部企业市占率,如移动、电信、联通,市占率做不到30%以上,都是失败的。

到了快消品领域,由于参与的品牌实在是太多,因此每个品牌的市占率目标,特别是几个头部企业能到20%或以上,就已经是一件很牛掰的事情。

以目前中国机动车保有量3个多亿的数量来看,13%等于接近4000万的机动车在使用壳牌润滑油,以壳牌公司的实力,以及国内的润滑油市场总量而言,当年那位壳牌市场部负责人提出的13%的市占率目标,既合情也合理。

只不过,这是不是壳牌的终极目标呢或者是其它两个或其它同等级品牌的终极目标呢?

我认为不是的,最起码在中国不是。要知道,在国外欧美的成熟市场,很多无法实现的事情,在中国都一一实现了。

02、润滑油消耗量将呈断崖式下降

步入主题之前,笔者和大家分享下“中国的车用润滑油行业,究竟还能存活多少年?”这个问题,不单是润滑油从业者关注,其它车后行业如汽车零部件方面的从业者,也很关注。

因为车用润滑滑油行业是整个汽车后市场的一个风向标,汽车后的兴衰起落,与之息息相关。

首先,我们国家目前机动车保有量超过3亿,因此在未来可见的十年之内,即2030年之前,这个行业还有足够的生存空间;并且在这十年之内,依然会保持一定的增长率,只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增长率会越来越少,甚至会变成负增长。

可以看到的现象是,一方面新能源车的占比不断增加,另一方面润滑油技术不断突破,使得润滑油的使用周期不断延长。在这两项因素的叠加影响下,润滑油的消耗量在2030年后会呈断崖式下降。

因此,留给我们这个行业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即使内燃机技术突飞猛进,在其它可见及不可见的因素的影响下,也改变不了这个行业终将逝去的事实。

十年后,当行业里的绝大部分从业者的年龄都已经接近或达到60岁,这个年龄哪里有能力继续奋斗和拼搏呢?何况,更多的从业者根本就不可能干到60岁,有的人可能在4050岁之前,就已经退出这个行业了。

润滑油行业如此,其它汽车后行业也是如此。当然,有一些汽车后行业,还会生存及发展一段较长的时间,例如钣喷行业。

所以,在十年或最长不超过十五年的时间里,作为润滑油行业的各个品牌而言,就不得不为自己的将来做出更进一步的规划。

而受制于自身品牌所处的市场地位,不同层级的润滑油品牌应该根据自身的市场地位及实际情况,制定属于自身企业,在未来十年里的终极发展目标或销售模式。

03、润滑油企业的终极模式是什么?

笔者斗胆分析一下,各个不同层级的润滑油品牌,在未来的终极销售模式是怎样的?

首先,是头部品牌,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一线品牌。根据目前的走向来看,一线品牌目前的市场占有率,在传统渠道分销制度的前提下已经见顶,不可能有更大的突破空间。

因此,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一线品牌要做的事,应该是要提升毛利率,毕竟精耕细作了这么多年,也到了获取更高收益率的时候了。在这个时候,继续去投入或扩张,很不恰当,也不切合实际。

而要获取更高的收益率,接下来的动作,无非就是减少市场投入,例如裁员或减少人员编制之类的举措。

事实上,笔者曾经工作过的某头部品牌,与高峰期相比,现有的员工数,尤其是销售及管理岗位的人员编制及数量已经减少许多。同时,其代理商的数量,也在不断减少合并压缩中。同层级的竞争对手,情况基本也差不多。

压缩人员编制、裁员、合并或压缩代理商的数量,在未来的十年里,会是一线润滑油品牌的主要渠道发展及管控策略。

另外,一线品牌的销售渠道优化工作依然会持续,而且对于一线品牌来说也是可控的。

但即使是这样,在未来的5年内,一线品牌的销售渠道发展策略,一定是传统代理制、新的销售渠道、大客户、主机厂等多轨制会成为一种常态。在这样的情形下,传统代理商的日子愈发艰难,无法避免。

除此之外,笔者认为在5年内,一线品牌可能会尝试新的销售模型,而这个模型有可能是直销,而且可能性很大。

因为作为润滑油的一线品牌,具备直销的几点关键因素,消费者品牌认知度、市场占有率,成本及利润。再加上现有的互联网技术、发达网络及快捷的服务能力,很容易打动车主。

以某头部润滑油企业为例,它可以推出一个品牌专属APP,如某牌养车保之类,具有厂家直销、心动价格、以及优质的线下服务能力,都是车主难以抵抗的因素。

其次是二线甚至是众多的三线品牌,它们的未来走向又会是怎样的?

有时候爱国也需要理性。笔者认为,在可见的未来,国产自主品牌的发展空间其实不大。因此,国产自主品牌在有限的时间里,应该要关注的是企业内部的经营及管理,即从管理中要效益。

在第二梯队里,会有一两个品牌脱颖而出。但和头部企业相比,各项指标依然相距甚远。还有广大不知名品牌或第三梯队,首先要做的是活下去,尽可能的赚更多的钱。

十年前,笔者也不相信,车主会选择在网络里购买车用润滑油。但在十年后的今天,车主的这种消费习惯和销售场景,已经是越来越普遍,甚至已经成为一种常态。

从开始的PC端购物,到移动端购物,再到今天的一边看短视频,一边购物。互联网技术的进步,使得我们这个行业的变化速度也越来越快。

十年前,大家还可以静观其变,甚至是消极对待,十年后的现在,留给我们的选项已经不多。是锐意创新,积极进取?还是固步自封?答案已经很明显。

今日头条

全球汽车及服务领域人才、信息、资源中心

媒体合作

合作伙伴

@2014-2018 上海艾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沪ICP备1401686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