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正文:缩减团队、降薪裁员…… 国际零部件企业路在何方?
2020/5/14 9:41:09 无庸 原创
最近不少传闻消息透露日本和美国同时宣布,重大补贴政策鼓励本国企业撤出中国。笔者由此联想到,后市场的外企不少已在中国耕耘多年,在这一波浪潮里面,他们选择什么方式度过疫情危机让人关注。
同行圈内透露了一些消息,因疫情原因业务板块的停滞,部分外企选择缩减团队,降薪裁员的方式度过难关,因此有不少外企职场人在家待业超过5个月,这其中甚至不乏一些优秀的职业经理人。所以,今天想跟大家探讨下曾经掌握品牌优势和技术优势的外资企业在中国后市场将走向何处。
137年前梅赛德斯创立奔驰,后续逐渐演变,欧洲最早掌握了汽车技术,然后在各发达国家之家逐渐繁衍传播。中国的第一辆轿车直到1958年才由东风造了出来,代号为东风CA71。这段时间距离梅赛德斯的成立时间相隔将近80年,而我国汽车行业的发展经历了国产,合资,再到扶持国产的曲线之路。真正引入合资技术是在改革开放之后,这期间距离德国第一台汽车诞生已过百年。
由于整车端全面落后,自然而然我们的零部件供应链体系也严重落后于欧美,尤其在几个关键领域:发动机技术、变速箱技术、底盘调校。因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面,国产自主品牌汽车几乎就是组装厂,除了铁皮壳,两排沙发,在这三大领域都几乎是卖卖卖的方式过渡。
目前活跃在中国的外企品牌主要以工厂生产,OE配套,部分品牌自主推进后市场建设。包括,博世,德雷威,法雷奥,舍弗勒,盖茨,雷贝斯托,江森,德尔福,美孚,壳牌,嘉实多,道达尔等等。
通用的模式为:以配套主机厂方式获得OE资质,然后建立后市场业务部门,通过自建经销渠道,构建品牌经销体系。总体看来,除了几个一线油品品牌(美孚,壳牌,嘉实多)的外企品牌在渠道上相对成熟,其余的还算不上体系。随着国内几个大供应链体系起来,留给外企自建经销渠道的时间和空间都越来越窄。于是发生了这么一个故事,某外企全国售后团队20人,一年自建经销团队销售额4000万,不如一个KA客户负责某一家供应链企业签订1个亿的销售额,像这样的故事未来会越来越多。
外资零部件企业当年有三个领先。
第一,技术上的领先。仍记得在6年前,某一个偏远的小县城,当地维修门店的老板要一个离合器片,国产100,某知名外资品牌3倍报价,维修老板依然选了外资品牌。笔者曾很好奇地问他原因,他的回答是外资不返工,国产返工率高。这么朴实的一句回答,当中凸显的是国产品牌技不如人的尴尬场景。
第二,品牌上的领先。中国汽车后市场,是一个传帮带的传承史。师傅带徒弟,徒弟去开店,带徒孙,很多县域地方形成一片区域都是徒子徒孙的后市场圈。因此,师傅在大城市用过某样高档外企品牌会逐渐传承给徒弟。而在多年前,虽然很多外资品牌在消费者的认知度不高,但是在维修圈几乎都有足够的品牌知名度。
第三,资金上的领先。外资品牌跨国到中国来设厂,设立营销部,本身就是资金充裕的表现。团队待遇等多方面都比国内企业更具竞争力,也因此吸引了更多优秀人才加入。
总体上看,这三个领先方面正进一步被国内零部件企业缩短差距。与此同时,随着几个大供应链企业强势崛起,品牌认知进一步被压缩。
为什么手握优势好牌的外资零部件企业反而一直在走下坡路呢。在笔者看来,目前外企可能遇到了以下4个问题:
第一,跨国公司到了中国,作为分支,一直强势沿用国外模式,成功的历史反而成为了发展的束缚,本地化不足。
第二,中国区负责人权力有限。每任中国区负责人都跟复读机一样,能做的就是比前任多做点销量。上来三板斧,先把团队换成自己的人;接下来开始新增子品牌;然后新增横向贴牌项目。国内供应链崛起,修配融合逐渐形成气候。实际上有些外资品牌也尝试过修配融合,但是付出的成本以及牺牲短期销量都是中国区负责人无法承受的后果。每一个中国区负责人没有办法为一个不确定的未来去牺牲眼前的利益,因为他自己也不确定能在这个位置上坐多久。
第三,沿用十年前产品驱动思维。十年前,国内零部件体系统称“副厂”是廉价和廉质的代名词。而外资企业由于技术相对先进,获得大量配套资质,以原厂同质自称,通常价格会是国产的几倍。然后横向用品牌贴几个产品,同样高价卖出去,这就是简单的产品驱动思维。随着国内生产工厂工艺水平上来,以及供应链和互联网把价格信息透明化。这种产品驱动的方式除了高科技领域,在传统后市场已经玩不转了。
第四,渠道价格体系混乱不堪。由于高层的稳定性不够,战略定力无从谈起。每任负责人过来只关注业绩基盘是否上涨,对品牌维护,价格体系、渠道是否健康并不关注,加上崛起的几个大供应链价格战争,严重冲击了品牌商渠道体系。
外资品牌还有机会吗?当然有,外资品牌未来有两条路可以选择。
第一,节约成本专注技术,放弃自建渠道和体系,找到供应链公司做联合品牌,成为供应链背后的生态企业。
第二,坚持自建渠道体系。为了防止供应链企业价格冲击自身渠道,单独设立新品牌作为供应链合作品牌,现有品牌只对自建渠道体系开放。
从现在的情况看来,还没有哪家企业具备这样的魄力或者愿意沉淀。所以,未来大部分外资品牌应该都会变成大供应链背后的贴牌厂家,有一部分适应不了的企业会类似某国际电瓶品牌一样黯然退出中国。当然一线国际润滑油品牌已经行动起来,与一些行业内连锁组建合资公司,相信这样的行动会越来越多。
按照工业体系完整度来算,中国拥有41个工业大类,191个中类,525个小类,成为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加上中国市场庞大,这是吸引全球企业落户中国的根本原因。
目前,虽然各种人为原因,全球化出现了倒退的现象,但笔者仍然相信全球化大趋势不可逆转,反商业行为终究要付出沉重代价。对于后市场而言,无论是外资企业也好,国内企业也好,由于国内的市场容量、政策、复杂度都无法在其他国家找到标的物。真正想做出一番成就的企业,只有不断的融入、本土化、顺势而为才能在中国将商业的力量发挥到最大。希望在华的后市场外资企业都能在新一轮的后市场变革中找到位置,为推动后市场转型之路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