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正文:40万维修门店淘汰一半? 但这些企业还未在市场发力
2019/11/18 10:29:49 ac汽车 原创
作者 | Gary
出处 | AC汽车
一直以来,整个汽车服务行业呈现一种奇怪现象。
一方面,专家宣称行业进入洗牌期和淘汰期,40万维修企业将在未来几年削减一半,关闭潮已然到来;另一方面,不少一线维修企业负责人反映,周围仍有不少维修门店开业,还有很多人涌入这个行业。
有人走,也有人来。
一位成都维修门店老板总结了这一现象,他在2018年年初接手了一家门店,两年经验具有一定代表性:“在外行人看来,这个行业市场容量大,利润高,容易赚钱,但进来后发现不是这回事。”
很多投资人运营半年或一年就离开了行业,来了又走也是常态。
不仅是单体投资人,一些大平台大玩家也在跃跃欲试。虽然有黄帽子、车码头等前车之鉴,但还有很多玩家,虽然在市场上有所布局,但还未真正发力。
在市场下行阶段,这些玩家还会继续发力吗?他们的结局,是挤走行业原住民,还是被原住民挤走?
01 油品品牌商试水连锁
油品和轮胎是汽车后市场的特殊品类,在体量上占据万亿市场将近一半份额,在产品特性上偏向标准品,属于兵家必争之地。
兔师傅、大唛养车等企业从快速换油业务切入,易于标准化和大规模复制,连锁化进程较快,同时走上资本道路。
在中国市场,这仅仅是最近几年发生的事情,但在美国市场并非新鲜事,经历几十年发展早已形成了稳定格局。胜牌、美孚、壳牌、嘉实多等油品品牌商掌握着话语权,并布局了上百甚至上千家快速换油连锁门店。
这套打法,在中国市场行得通吗?
至少从目前来看,各大油品品牌商没有冒进,而是采用合纵连横的方式与现有体系合作。
胜牌就是典型,今年2月中旬与兔师傅组建合资公司,首家门店于2月底在青岛正式营业。兔师傅创始人宋烈进曾透露,胜牌考虑过直接对兔师傅进行投资,但经过多轮讨论后,最终决定采取成立合资公司的方式。
2018年年底,胜牌在美国拥有超过1200家门店,其中直营门店超过480家,特许加盟门店超过740家。在中国市场,胜牌试水连锁的策略仍然比较小心,不可能像美国市场那样通过一年几十家门店的收购行为快速扩张。
嘉实多则选择与零部件供应商合作,今年10月宣布和博世共同开展品牌维修店项目,首批25家门店在中国同时落地。博世在中国已经创立博世车联品牌,这次与嘉实多合作,后者主导的可能性更大。
壳牌和美孚则把目光投向另外一家全国连锁,据行业人士透露,两大油品品牌商将分别与途虎合作建立旗舰店。
与国际品牌不同,国内油品品牌商的布局更为直接。零公里旗下的圣罗萨,拉雅旗下的拉雅养车采取直营模式,都建立了维修连锁门店。
一时间,国内外油品品牌商都在试水线下连锁,在区域内小规模发展。问题是,现阶段是油品品牌商发力后市场的好时机吗?
品牌商拥有产品和品牌上的优势,把成本价格的产品转化为服务,每年在产品上的成本优势不是一般门店可以比拟的。
另外,如今的中国市场和上世纪七十年代的美国市场相似,用车成本增加导致用车意愿下降,单车产值逐渐下滑,车主对价格敏感度越来越高。如果油品品牌商以一定程度的低价策略切入市场,或许能在短期内凝聚一定流量。
但一位行业人士也对油品品牌商大规模发展连锁表达了质疑,在保养利润被不断压缩的当下,业务相对单一的快速换油门店面临盈利挑战,特别是中国市场不像美国市场制定了全国统一的工时费标准,要在假货依然横行的市场中生存并不容易。
在未来,并购也许是最为快捷的方式。
捷飞络在1974年成立,1991年被鹏斯收购,1998年,鹏斯与奎科合并,后被壳牌收购,2002年,捷飞络正式成为壳牌的全资子公司,标志国际大石油公司全面进入美国汽车服务行业。
当中国市场出现了门店规模上百家的快速换油连锁品牌,也许是油品品牌商真正发力的时候。但那个时候,面对阿里、腾讯等互联网巨头的竞争,油品品牌商有优势吗?
02 轮胎品牌商甘当配角?
途虎在后市场已经建立了一定体量,一千多家工场店和一万多家合作门店,最早以轮胎业务切入市场,经过几年发展,至少在轮胎项目上对整个行业造成了较为深刻的影响。
一位来自重庆的维修门店负责人告诉AC汽车,重庆市场地域特点明显,很重人情世故,对新事物接受度并不高,但轮胎业务确确实实受到了途虎的冲击。
携带电商和互联网思维的线下服务体系正在改变轮胎业务的格局,并赢得了体量和话语权,上游轮胎品牌商甘当绿叶吗?
米其林应该是动作最为迅猛的轮胎品牌商,2003年在中国建立第一家驰加服务中心,2006年开出第一家驰加直营店,2009年启动特殊经营连锁,目前门店数量超过1400家。
以轮胎业务起家的驰加,随后增加机油、制动、底盘、钣喷等业务,向一站式门店方向发展,典型的售后思维战略。
但其他几大轮胎品牌商的售后战略没有这么激进,更多的采取授权服务的挂门头方式。以固特异为例,从2005年开始,固特异在中国市场推广授权服务中心网络,签约的固特异品牌零售店超过1000家,管控力度和品牌力塑造都不是那么强势。
不过在全球市场,轮胎品牌商早有布局。例如马牌旗下的百世德,在全球拥有2000多家门店,提供轮胎、保养、快修等售后服务。
轮胎品牌商不缺乏动力,缺乏的是决心。
一位行业人士告诉AC汽车,随着途虎的体量越来越大,渠道和线下服务体系的话语权越来越高,轮胎品牌商会担心自己在未来扮演的角色,如果仅仅是产品供应商,背后的价值可能越来越小。但现有的市场环境,轮胎品牌商以何种方式发力是一道选择题。
直营还是加盟?
这位行业人士认为,如果是直营模式,车享家已经提供了最典型的案例,目前也陷入了相对停滞的局面;而市场对加盟模式已经产生了免疫,门店现阶段最迫切的流量问题,没有一家加盟或认证品牌能够很好地解决。
虽然轮胎品类在后市场具备体量,但是轮胎品牌商发力后市场确实很难找到一个很好的支点,但也并非束手无策。
米其林在尝试另外一种打法,从今年8月1日起在河南地区实行RTM深度分销模式,米其林切割经销商从而实现直供直销模式。经销商不再控制价格,从批发商变成合作伙伴,变成服务商或物流商。
这意味轮胎品牌商将更深地介入到流通环节,重塑流通环节的各项服务,包括物流配送,包括定制化,包括技术服务,包括营销层面,以另外一种方式服务维修门店,从而将他们握在自己手中。
对于轮胎品牌商而言,这条道路或许走得通。
03 保险公司如何发力?
除了油品和轮胎品牌商,关于汽车后市场未来格局设想中,保险公司是另外一个起主导作用的巨头之一。
保险公司的目标始终是增加保费额,同时降低赔付成本和赔付率。从这两点出发,保险公司过去几年在后市场已经有所动作,从自建供应链、推动认证配件,到扶持事故车维修连锁,但种种举措的效果并不明显。
不过保险公司具备深刻影响行业的能力。第一,车险是刚需,也是后市场流量入口之一,保险公司拥有流量和流量分发能力;第二,保险公司通过介入汽车金融业务,可以更好地绑定车主;第三,保险公司具备资金优势,占据行业话语权。
今年,一个明显的趋势是,在这轮保养大战中,保险公司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保险公司通过赠送免费保养和漆面,提高保险销售,降低赔付成本。一位在三大保险公司之一工作的业内人士说:“(保险公司)赠送这些服务,本身也是为了降低成本,控制客户事故发生率。以前一点点事故,客户会选择进保,现在有了服务,小事故就没必要再进保维修了。”
而保险公司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维修行业,“保险公司会集中性地选择合作伙伴。”一位与保险公司合作的门店负责人表示,“90%的车主要买商业保险,保险公司赠送保养,再分发给少量合作门店。车主肯定会使用免费服务,导致消费结构发生变化。”
保险公司的一个动作让整个市场的流量重新洗牌,未来,在事故车领域,在汽车金融领域,保险公司的落脚点很多。
但是在庞大的保险体系当中,如何聚焦于一点,如何稳定推进,考验着保险公司的专注度。也许当痛点更痛的时候,才是保险公司真正发力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