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零部件垄断:一辆奔驰拆了能再买十二辆

2014/8/8 11:27:55chenhaisheng维修保养

汽车行业的垄断,零部件是关键之一。零部件遭整车厂商大幅加价后才送到4S店,最后落到消费者手中。在汽车后市场极不发达的中国,修车没得选——路边店信不过,只好把钱和车一起送到4S店手里。就这样,外国厂商赚走了大把利润。
汽车零部件垄断如何赚走你的钱
汽车零部件垄断如何赚走你的钱
昨日上午国家发改委召开新闻发布会,除证实克莱斯勒、奥迪和奔驰遭反垄断调查之外,还公布了一个重磅消息——发改委已经完成了对日本12家企业实施汽车零部件和轴承价格垄断案的调查工作。 汽车行业的垄断,零部件是关键之一。外国厂商控制了零部件的生产,又联手总经销商和合资厂家通过授权的方式控制零部件的供应和销售。零部件遭整车厂商大幅加价后才送到4S店,最后落到消费者手中。在汽车后市场极不发达的中国,修车没得选——路边店信不过,只好把钱和车一起送到4S店手里。就这样,外国厂商赚走了大把利润。 一年下来,可能大部分修车花的钱是保险公司出了,但别忘了看看你明年的保费。 零部件垄断威力甚于整车价格垄断 当新浪等媒体都在关注捷豹、奥迪、奔驰等豪华车品牌以降价回应反垄断调查的时候,发改委抛出了重磅消息:12家日本企业因为零部件和轴承价格垄断接受调查,不日将受到处罚。 说到外国汽车厂商在华垄断的问题,不少人都会想到同样一款进口车,在国外和国内的售价差距过大。例如多家媒体对比的路虎揽胜5.0V8 Autobiography这款车,降价后的低配版本厂家指导价为260万元左右,同一车型在英国仅售8.1万英镑(约合90万元)。即使算上进口关税、增值税、消费税和运费,价差也在两倍以上。这也使得特斯拉在华执行的透明、不加价的定价方式成为了卖点之一(“一家对中国市场有诚意的公司”)——在华销售的特斯拉的价格只是在美国的售价加上运输、关税和增值税等税费的价格。 而相较于零部件的垄断,进口车在华加价销售,简直小巫见大巫。外国厂商对于零部件的垄断才是扭曲中国汽车市场的关键,想象一下奔驰C级的1:12的零整比吧——把一辆奔驰拆了卖零部件的钱,够你买12辆C级了。即使相对厚道的宝马和奥迪,零整比也在1:7和1:4左右。 如果我们简单粗暴地做个区分,把买车之前叫做生产环节,把买车之后叫做售后环节或者汽车后市场。生产环节,外国厂商通过零部件厂商赚走了整车销售的绝大部分利润。有业内人士告诉新浪财经,一辆合资品牌汽车的利润,例如北京现代,大约70%是零部件的利润,30%是组装环节的利润。 由于国内厂商还没有建立有竞争力的零部件企业,合资品牌车辆的核心零部件都是从外资厂商在华的零部件公司采购,这些公司都是由外资厂商全部或部分控股的。这样,外资厂商就赚走了70%利润中的绝大部分,剩下的30%,才轮到国内企业和外资厂商分成。 在售后环节,零部件的供应由外资厂商控制,销售则由整车生产厂家控制。由于相关规定,经营4S店的经销商需要取得整车生产厂家等多方面的授权后方可经营,因此整车生产厂家则对经销商具有全面掌控力,在零部件的价格上亦有最高话语权。 零部件遭整车生产厂大幅加价 自主品牌的崛起对合资品牌造成了极大冲击,外资厂商不得不有所收敛,通过放弃生产环节的部分利润以保持市场份额,这也让生产环节的零部件价格垄断问题稍有缓解。但在售后环节,整车生产厂家完全控制了4S店,并藉此在零部件上加价。对于车主而言,修车除了4S店也没的选,羔羊一般任人宰割。 在一次由汽车自媒体AutoLab举办的活动上,车工坊创始人张开诚表示,每个车主维修保养自己的爱车都有两个渠道:4S店和非4S店。其中4S店全国大约2.5万家,他们的零部件是由零部件厂商经过主机厂即整车生产厂家再销售给经销商的,而非4S店或者称为独立的汽车维修店的零部件,是零部件厂商销售给渠道商,再销售给各家维修店。 在活动上,一位业内人士对新浪财经表示,两种渠道使得零部件价格相差甚远。整车生产厂家会对零部件加价70%以上,4S店再加价25%左右,当你去4S店维修保养的时候,一个零部件的价格就比出厂价翻了一番。而非4S店,渠道商只从中加价25%左右,维修店再少许加价,零部件价格就便宜了很多。 如果零部件厂商实行价格垄断,无论何种渠道,车主维修保养所需要的费用都会提高。在发改委处罚了12家日本企业之后,也许日系车的情况会有所好转。但即使零部件厂商不过分开价,整车生产厂家也会对通过4S店销售的零部件加价。这也是此前在新浪财经报道中一汽奥迪和北京奔驰相继宣布对配件降价的原因,奥迪的2.0升TFSI发动机价格下调22%,奔驰的挡风玻璃(1031-16.00-1.53%)降价29%。 不去4S店你有的选? 但问题是,即使我们都知道4S店售卖的零部件价格虚高,我们只能当“冤大头”。这正是中国汽车后市场不发达的体现。 如果不去4S店,我们要不要去独立的汽车维修店试试?但提到这些维修店,大多数人的联想会围绕以下几个关键词:脏乱差的路边小店、修低档车还凑合、信誉没保证。我以前的一辆8年20万公里的富康,会送去一个熟识的小店做维修。现在我换了一辆合资品牌的紧凑SUV,就再也不考虑那家小店了,即使早已熟识。理由很简单,技术不过硬。 北京信仁广雅的培训师马春元负责给汽车技师做培训,他坦言4S店的技师在技术水平上确实高于一般维修店铺。他建议,如果是简单保养例如更换机油机滤,还考虑非4S店的话,遇到大问题“还是回到4S店吧” 虽然大额的维修费用一般都是由事故导致,大多也由保险支付,看似不是自己掏钱。但保险公司从来不做亏本买卖,第二年必然会提高保费。 但多位业内人士也表示,中国汽车产业仍在起步发展期,汽车后市场的发展也需要时间和培育,4S店一统天下的情况仍将继续10年甚至更长。我们只希望,反垄断能够尽量让我们这些“冤大头”少花点冤枉钱。 (本文作者介绍:供职于新浪财经,专注汽车、铁路和航空领域。) (文章来源: 新浪财经  罗丹阳 )

活动推荐

关注AC汽车
最新资讯早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