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8/5 9:32:48chenhaisheng维修保养
编者按:七夕前夜,工商总局一纸新政在汽车圈内引起轩然大波,各汽车品牌之间的降价战或许在酝酿中蠢蠢欲动。这个七夕,注定不平静。
2014年8月1日,工商总局宣布10月起将停止汽车总经销商备案。公告中最重要的一点,从事汽车品牌销售的汽车经销商(含总经销商),按照工商登记管理相关规定办理,其营业执照经营范围统一登记为“汽车销售”。根据工商总局公布的备案名单文件,已将营业执照经营范围登记为“××品牌汽车销售”的汽车总经销商和汽车品牌授权经销商,可以申请变更登记为“汽车销售”。这意味着,传统的4S店只销售单一品牌模式将被颠覆,一家4S店可以出售多品牌汽车。未来,汽车销售网络或许会向“汽车大卖场”这种形式演变也未可知。且看汽车大佬怎么说!
汽车企业老总辣评工商总局新政:经销商或分化
东风本田汽车有限公司执行副总经理陈斌波:重大变化,中国的汽车市场,在市场化的道路上,将走得更好更远。
东风日产市场销售总部副总部长陈昊:这是一个标志性事件,存在了十年的《汽车品牌管理办法》将会重大调整,甚至退出历史舞台,网络形态会发生变化,市场机制、资源配制慢慢会回归商业逻辑的原点。经销商和主机厂都应高度重视和关注。
中国汽车营销专家委员会委员夏治冰:我个人理解是1、关门了。没进来的别进来了。就这么多人玩。可能会出现卖经销商资质情况。设置新经销商及未建成渠道规模数量的厂家的门槛;2、已在房间里玩的可各出各招,鼓励大吃小。(医药流通领域走过这条路。)
斯巴鲁汽车(中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金勇:为工商总局的改革叫好。符合中央简政放权的大方向。此项政策的颁布,变相取消了由商务部发改委工商总局联合下发的《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办法》,对汽车销售行业将产生深远影响。将不利于厂家的市场管理,对经销商有利有弊,并对未来销售模式多元化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
长安马自达汽车销售分公司执行副总经理况锦文:主动权还是在厂家,备案本来就是不必要的成本。
天津一汽销售公司副总经理党仁:代表自主也代表个人表达看法:新政策出台后,厂家对经销商的强势管理会减弱,甚至强势品牌的强势会不复存在。经销商销售产品的选择性自由度会加大,就像超市货架竞争原理,弱势产品想要占据好位置需要更多付出!强者更强、弱者更弱,促进更加剧烈的两极分化!
昌河汽车销售公司副总经理陈平:强者越强,将加速汽车市场分化。
美赛达集团总裁杨泓泽:这个政策会加速行业转型,最大的意义就是促进市场化。
这样一个工商总局对汽车行业的文件,能对车主和准备买车的人,带来什么影响呢?新政实施后,整车企业咋办?4S店会大批死掉么?取消品牌授权后大卖场的时代到来么?更多观点请看搜狐汽车特约评论员的精彩点评!
钟师:汽车品牌管理办法漏洞百出不如废止!
汽车业内都在观察《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在新一轮的政经气候下是否会有变动,整车企业是《办法》的最大受益者,当然不想有任何变动,维持现状就是最佳选择;而汽车流通领域的许多企业则等待变革,希望有更大的经营宽松度来扩展自我生存空间。
如果没有《国务院关于促进市场公平竞争维护市场正常秩序的若干意见》出台,推动《办法》的变更的政策推手就不存在了,当初制订和推出该《办法》的主管部门就没有压力与积极性来对《办法》做改变。
我们看到对该《办法》主要发布方的国家商务部并没表态,而《办法》执行配合部门的工商总局却率先对《办法》进行“间接”调整,这颇有玩之处。如果按现在工商总局的思路,将来凡是从事汽车销售服务的企业在法人单位成立注册时并不需要得到特定品牌的车企批准,一旦汽车销售服务企业成立,可以自有选择品牌进行合作签约,一旦不进行合作后,汽车销售服务企业可以在形式上可以很方便地“改换门庭”,与下一个车企合作签约,不必先关门后再另起炉灶成立新的特定品牌的销售服务企业。这是理顺以往别扭的、权益不平等的车企与服务企业之间关系的第一步。
依我看,《办法》本身已是漏洞百出的破衣烂衫,再修补也成不了新装,不如索性废止。重新由两大利益方的行业代言人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与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在政府有关部门的协调下重新谈判,拿出共识,最后由政府部门成文发布,以便各方遵守执行。
黄少华:取消品牌授权并不意味大卖场时代到来
有激进者认为,取消品牌授权后,将会出现多品牌同场竞技的局面。“只要车企允许,水果小摊贩也可以卖车啦。这种类似于‘汽车大卖场’的形式出现,迫使众多汽车品牌正面交锋,未来同店竞品掀起降价潮也极有可能。”
新车降价、售后服务降价、大卖场出现,这是目前大家最为期待的现象。然而,笔者认为,巨变不会来得如此之快。虽然随着厂家对经销商品牌授权的取消,厂家对经销商的强势管理会减弱,部分大型经销商集团可能会改变“打法”,获得更大的生存空间。但销售渠道的变革非一日之功,特别是对于强势品牌来说,改变依旧艰
难。
比如对于豪华品牌包括大众来说,由于挣钱快,因此越来越多的经销商希望能够加盟。在这种情况下,厂家就有对经销商进行挑选和提要求的权利,而且对于一些挣钱的热销车型,还一样拥有发不发货、发多少货的权利。因此,强势品牌仍旧拥有对于经销商的控制权。
予墨:4S店会大批的死掉买车只能去菜市场了吗
我认为,《公告》一出,并不会出现某些人士所说的4S店模式就此死亡,尤其是在中高端品牌和产品领域。《公告》的出台,主要还是针对豪华车市场的高价格而来,对国内生产的产品而言,并不会对流通模式产生多大影响。因为产品的批发掌握在生产企业手里,这个权力是不会被改变的。当然,中国汽车流通学会副秘书长罗磊的“简政放权”说,也是可信的。企业和经销商来说,日后会大大缩短企业授权经销商的周期,不用浪费3—6个月时间进行备案。
然而对进口车而言,因为高利润的存在,《公告》的下发影响就太大了。以后,从各种正规渠道进口到国内的产品,就基本能够正当销售而不用看设立在中国的销售公司或者总经销商的脸色了。但有一点还是存疑的,那就是售后服务如何解决?只有那些能够为非销售公司或总经销商渠道进口来的产品提供售后服务的销售商,才能逐步赢得消费者的信赖。否则,消费者就会宁愿多花几十甚至上百万,从现在所谓的正规渠道去购买。
未来,我想汽车经销商之间的兼并重组将会有更快更广。一方面是来自于这一政策压力,另外一方面则来源于豪华品牌汽车售价的下调。当豪华车品牌利润下降之后,单打独斗很难维持豪华车品牌的高支出了,同样的营销成本就必须要赢得更多的收益。营销花在经销商的品牌上,比花在单个品牌上,要更划得来。
搜狐汽车点评:
今后,同一家4S店卖不同品牌汽车,消费者比较价格更直观了。厂家为求生路难保不会大打价格战。修车也不必再看4S店脸色,谁家技术好又便宜选谁家。从购买新车到后期养车费用大比例降低,为消费者节省的都是真金白银。工商总局新政一出,便在业内引发热议。对于消费者来说,上述种种无疑是最值得期待的一种畅想。
更进一步分析,经销商既可以卖多品牌汽车,自然也要提供多品牌维修服务。消费者修车不必受制于某家4S店,谁家技术好、价格公道便选择谁家。如此一来,厂家的零部件配送体系或许也将发生变革。
搜狐汽车认为,工商总局新政无疑是配合国家发改委及反垄断局,为汽车行业反垄断提前铺路。前不久,两部门针对汽车行业中某些品牌定价虚高现象进行了一次集中整治,部分豪车品牌应声降价。如果说豪车降价是汽车反垄断第一波攻势,那么,工商总局此次发布的公告则可以理解为第二波攻势,并且,来得又快又狠。
渠道形态或将巨变水果贩也可卖车
根据《关于停止实施汽车总经销商和汽车品牌授权经销商备案工作的公告》规定:停止实施备案工作后,从事汽车品牌销售的汽车经销商(含总经销商),按照工商登记管理相关规定办理,其营业执照经营范围统一登记为“汽车销售”。这就意味着在新政策出台之后,未来将会出现多品牌同场竞技的局面。并且,只要车企允许,水果小摊贩也可以卖车啦。这种类似于“汽车大卖场”的形式出现,迫使众汽车品牌“正面交锋”,许多人猜测,同店竞品掀起降价潮也极有可能。
对于消费者来说,最为看中的就是品牌的实力,因此在购买时往往会货比三家,而对于传统的4S店来说,消费者在进店之后只有单一品牌可选,消费者无法在同一时间进行诸多品牌的比对,面对经销商们各种“糖衣炮弹”的狂轰乱炸下,稍不留心就被忽悠着掏钱了,而对于那些意志坚定些的消费者,想要逐一了解这些品牌又必须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一番折腾下来,早就没有了最初的喜悦与兴奋。
除此之外,在传统的汽车品牌销售模式下,很容易形成市场资源的垄断,造成经销商的随意加价,且不说企业在销售之前已经在汽车本身加了多少价,单说那些市场较为紧俏的车型,您在提车前要不加点价,这车就会永远的——没货。
因此,新政策的出台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极大的保障,这种服务性的规范不仅源自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消费者的不满,同时也得益于卖场的规范化管理,这些大家不妨看看苏宁和京东就明白了。
反垄断组合拳连环出击
今年年初,发改委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局长许昆林表示正对汽车配件垄断进行外围调查,正式拉开了中国汽车业反垄断的大幕。为应对反垄断调查,多车企开始降价,如奔驰、捷豹路虎及奥迪目前已分别对其新车、原厂配件及服务价格进行下调,更可以预见的是,调价的企业未来可能还不止上述三家。2005年4月1日,《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登上历史舞台。这一政策颁布初衷,是为了让汽车购买市场更加公正透明,但后来的发展却遗憾的背道而驰。尤其在豪华车市场,垄断与暴利问题近一、两年来一次次被媒体揭露,震撼着中国消费者。
8月1日,工商总局宣布工商总局自2014年8月20日起,不再接收汽车供应商报送的备案材料。对已接收材料中符合备案条件的汽车总经销商和汽车品牌授权经销商名单,将在9月份最后一批备案名单中公布。这被视为我国汽车行业反垄断的第二此出招。
“《公告》的颁布跟进口车价格垄断肯定存在一定的关系。对于消费者而言,《公告》会促使市场更加公平,价格更透明,特别是针对一些豪华品牌。但短期内经销商之前互相压价的可能性非常小,因为仍是卖方市场,市场环境没有变。”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价格监测中心首席汽车分析师程晓东接受搜狐汽车采访时表示。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有形汽车分会会长苏晖也表示,《公告》的推出会促进经销商在经营、服务方面的创新,对消费者而言绝对是好事。同时这也是一个很好地反垄断的举措,纠正了经销商一家独大的局面,是重大的历史进步。未来有更多经销商可以进入到进口渠道,对于充分市场竞争和服务水平提高都很与帮助。
对于消费者而言,此次《公告》颁布是否能带来确实的购车优惠是更为看得到、摸得着的利益所在。7月25日,捷豹路虎宣布对旗下3款车型厂商指导价大幅调整,最高降幅达到30万。一汽-大众奥迪紧随其后,宣布下调国产车型原装件价格,其中multitronic无极/手动一体式变速器降价达38%。另有消息称,克莱斯勒、宝马等车企到已在制定降价方案中。或许由此,消费者已经看到了未来以更为实惠的价格购买豪车的光明前景。
但事实当真如此吗?或许我们不应该高兴的太早。按照市场调价规则,市场需求决定商品价格。而目前虽然我国政策发生着变化,但豪华车市场整体需求并无大改变。
虽然此番确实能推动部分品牌的部分产品降价,但消费者希望看到的集体“价格”跳水基本无望。另外,谈到垄断,相信也没有人会傻傻以为汽车商品只有价格被垄
断着,在更为核心的环节,比如技术,这样的垄断是豪车保持价格更为关键的支撑点。
配件垄断或放开
《汽车品牌销售实施管理办法》第25条规定:汽车品牌经销商应当在汽车品牌供应商授权范围内从事汽车品牌销售、售后服务、配件供应。也就是说,经销商只能提供单一品牌的汽车零部件。此办法在2005年出台之初的确有效规范了市场,却也使汽车后市场陷入垄断格局。如今,工商总局一纸新政出台,汽车配件的垄断局面或将有所改变。
按照工商总局发布的新公告,汽车经销商营业执照的经营范围为“汽车销售”,不再受限于某一品牌。那么,卖得了车,必然也修得了车。今后车主修车、保养大可以货比三家,慢慢挑选。竞争者一多,难免会形成市场调节,价格当然也不再是商家一方说了算。或许,车主们后续的养车费用将会降低一大半,这是众消费者最乐见的局面。
当然,是否会出现上述局面尚属未知。某业内人士便冷静分析,汽车配件垄断除了渠道方面,还有技术垄断。厂家自不会对独立维修企业、消费者公开车辆的维修技术信息。诊断设备型号、检测参数、维修专用工具种类及生产企业等信息同样也是讳莫如深。援引媒体评论,“即使在市场上买到原厂配件,对于一些车型,如果没有维修技术资料,也一样没有用。”汽车配件市场的垄断格局想要真正改变,还需要政策进一步完善,使得市场更规范。
结语:以上种种分析皆是基于工商总局新政的预判,以辩证的角度分析,政策并未对汽车厂商加以约束,品牌授权的主动权目前尚掌握在车企手中。如果厂家单方规定,4S店若同时销售其他品牌便不予供货,那么经销商便无计可施,汽车大卖场的畅想也无从实现。因此,汽车产业链后续如何发展,还要看政策的进一步动向,以观后效。
(文章来源:搜狐-汽车V赢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