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警全年负增长!维修降9%、轮胎降16%、美容精品重挫,后市场“全村希望”在哪?

2025/4/16 17:40:22流意原创综合

F6报告预测2025年整体进厂台次同比将负增长,行业寒冬或超预期。2025年的汽修生意,还值不值得继续坚守?破局方向在哪里?

预警全年负增长!维修降9%、轮胎降16%、美容精品重挫,后市场“全村希望”在哪?

“现在这生意,真是一天比一天难做,看了都让人心酸。”重庆某修理厂老板在谈及一季度汽修生意时感叹道。

事实上,这并非个例。F6发布的一季度后市场行情报告显示,后市场活力明显欠缺,消费需求大幅降温。

有业内人士将一季度的后市场形容为天崩开局,甚至还出现了“2025全年都是淡季的悲观论调。

这着实让人心生疑惑:一边是汽车保有量持续攀升,另一边却是修理厂生意每况愈下,客户都跑到哪里去了?2025年的汽修生意,还值不值得继续坚守?

01、维保等各项业务均下滑,后市场活力明显不足

一季度后市场数据堪忧:产值与台次同比下滑4%,维保需求收缩明显。

预警全年负增长!维修降9%、轮胎降16%、美容精品重挫,后市场“全村希望”在哪?

服务项目上,维修、保养、轮胎等各类服务进厂台次齐降,美容、精品类弹性服务降幅超10%

预警全年负增长!维修降9%、轮胎降16%、美容精品重挫,后市场“全村希望”在哪?

不少修理厂反馈,“事故车业务在2月修完了,3月门店空荡荡”。生意惨淡背后,有以下几点原因:

其一,车主行驶里程缩减,保养周期延长,进店频次随之降低。

其二,受整体经济环境影响,车主消费愈发理性谨慎,修理厂客户转化难度陡增。

其三,保养业务利润空间被极度压缩,猫虎狗、百援、驰加等连锁品牌以及4S店凭借规模优势,不断抢占市场份额。

其四,车衣市场低价竞争激烈,门槛降低,车衣装贴率不断提升,致使喷漆业务量锐减;同时,对于一些轻微剐蹭,车主更倾向于无痕修复或集中到年底统一处理。

其五,国家实施的报废补贴与置换补贴政策,使得大量正值维修黄金期的长龄车提前退出市场,对修理厂业务造成冲击 。

据杰兰路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中国燃油车保有量为2.49亿辆,乘用车保有量的平均车龄为7.6年,其中车龄在9年及以上的车辆突破1.1亿辆

尽管燃油车平均车龄7+带来技术维修、轮胎底盘、老车翻新等增量机会,但在两新政策影响下,修理厂业务根基动摇。

正如AC汽车专栏作者车内韩车所言,维修项目或随整车报废消失,或因价格过高失去意义,修车业务逐渐局限于常规养护和事故维修。

这意味着修理厂正面临结构性调整, “苦日子”还没有熬出头。

02、行业增长放缓,下沉市场升温

在整个行业陷入增长放缓的态势下,下沉市场成为后市场的增长亮点之一。

从市场表现来看,一季度三线及以下城市的服务台次占比显著提升至44%,延续了近年来稳步上升的趋势。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五线城市成为各层级城市中台次同比增长的唯一亮点,而三四线城市尽管台次有所下滑,但同比降幅较一二线城市明显收窄,显示出其市场韧性和调整能力。

预警全年负增长!维修降9%、轮胎降16%、美容精品重挫,后市场“全村希望”在哪?

从品类销售数据来看,五线城市在一季度多个关键品类如机油、机油滤清器、火花塞等的销量均实现了同比增长,整体发展态势优于其他城市级别,进一步印证了下沉市场的消费活力和增长潜力。

下沉市场之所以备受瞩目,主要源于两方面优势:

一是与一二线激烈竞争不同,下沉市场增长空间大、潜力足。新能源车在四线渗透率不足35%、五线低于30%,市场提升空间广阔,新能源车普及将带动后市场服务需求激增。

二是下沉市场车主消费需求未被充分满足。罗兰贝格指出,互联网消费渗透使小城消费升级,价格透明化下,车主需求更趋定制化、多元化,急需数字化、标准化、品牌化服务商入局。

头部连锁企业早已察觉商机,2025年加盟政策进一步向下沉市场倾斜,通过政策与资源支持,提高市场覆盖,布局下沉成战略方向。

如天猫养车,在下沉市场与传统车企达成售后授权合作,填补经销商渠道空白,成为4S体系外的第二服务体系。目前,其获上汽大众授权的14家门店已落地运营。

当然,在下沉市场掘金,也面临市场、用户需求差异大、运营成本高等诸多痛点,需要重新构建自己的竞争壁垒,而不是将一二线市场的模式简单的复制粘贴。

03、燃油车后市场失速”,新能源售后成最大变量

2025年,新能源浪潮正以前所未有的态势重塑汽车后市场版图,其对独立售后的影响持续深化,一场行业变革的大幕已然拉开。

从市场数据来看,一季度传统汽车与新能源汽车的表现形成鲜明对比。传统汽车产值及进厂台次同比下滑6%,而新能源汽车产值及台次同比增幅均超20%增程式电动更是以60%的台次同比增速一骑绝尘。

预警全年负增长!维修降9%、轮胎降16%、美容精品重挫,后市场“全村希望”在哪?

具体到新能源汽车品牌的进厂台次,坦克同比增速达130%,极氪、理想、广汽埃安、吉利台次同比增幅均超50%,展现出强劲的上升态势。

预警全年负增长!维修降9%、轮胎降16%、美容精品重挫,后市场“全村希望”在哪?

在品牌维度上,比亚迪、奇瑞进厂台次同比增幅超10%,现代、雪佛兰、起亚等合资品牌则降幅超10%,合资车企在中国市场的困境愈发凸显。

杰兰路数据显示,20249大合资车企10004S阵亡,这一数据无疑是合资车企生存危机的有力注脚。

燃油车维保市场步入缩量时代,而新能源售后市场的逐渐成熟,成为后市场新的增长引擎。当前,新能源售后2C机会已成为行业焦点,其背后有着多重驱动因素。

其一,新能源出保客户群体持续扩大。以特斯拉为例,庞大的国内保有量与完善的配件供应体系,使得大量车型进入电池衰减、维修周期,出保客户的维保需求溢出,为独立售后企业带来广阔的市场空间。

其二,部分新能源车主因车险费用高昂及车辆残值考量选择不购买车损险。一旦发生事故,他们更倾向于选择价格亲民的独立售后渠道修车,这进一步推动了独立售后市场的发展。

其三,政策层面的支持为新能源售后市场注入强大动力。从长远来看,新能源汽车零配件垄断局面必将被打破,保险公司为降低赔付成本,也将积极推动新能源配件市场打破垄断,这将为独立售后市场带来更多机遇。

04、全年或陷负增长,如何找到增长机会?

一季度市场表现低迷虽为既定事实,但过度唱衰行业前景并无裨益——毕竟在结构性调整中,仍有企业逆势实现利润增长。后市场企业真正的破局之道,在于如何在存量博弈阶段锚定确定性增长路径。

AC汽车结合行业观察,总结了后市场企业破局的四大方向:

业务重构:顺应平均车龄延长、新能源售后渗透率提升、以及后市场专业化、细分化趋势,聚焦优势领域重构业务版图。面对车主日益复杂的消费需求,企业需在"全而不精""专而极致"间找到平衡点。

成本管控:在开店、运营、流量三重成本压力下,尤其需警惕线上流量成本与投资回报的剪刀差。当抖音等平台成为获客主战场,企业需建立动态成本评估机制。

人才激活:当规模扩张与成本压缩陷入两难,海底捞式的人才激励模式值得借鉴。通过机制创新激发一线员工能动性,打造难以复制的服务体验壁垒。

生态占位:产业集中度提升已成定局(新能源车企更甚),企业需在主机厂-大品牌-连锁体系-车联网生态链中抢占战略节点。选择比努力更关键,生态位决定生存空间。

F6报告预测2025年整体进厂台次同比将负增长,且同比降幅或超过2024年的累计降幅,行业寒冬或超预期。

但历史经验表明,越是艰难时刻,越考验战略定力——坚守价值创造的企业终将迎来市场回报。

活动推荐

关注AC汽车
最新资讯早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