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正文:带着“查违章”的标签,微车如何实现“车主的服务门户”这一目标?
2014/8/6 14:15:07 chenhaisheng
不知道作为车主的你,手机里有没有一款“查违章”的App?当然,就算是有,它也应该不在第一页。基于移动端手机桌面首屏,甚至次屏的App地位竞争到目前为止也已经到了一定的阶段,而对于“查违章”这种低频、但又刚需,并且对于某类强迫症处女座司机来说甚至会一天一查的App,你怎么看?我是觉得蛮纠结的。
作为一款以“查违章”为主要功能切入用户手机移动端的工具型App——“微车”,目前一千万的用户在一定程度上说算是他们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是不可否认,目前这种App多如牛毛,况且很多用户下载并使用“微车”大多数还是冲着“查违章”这个目的去的,在这个功能上很多用户并没有太多的“忠实度”。那么“微车”未来的路怎么走,才能走得更远?他们的创始人、布丁移动创始人&CEO、前创新工场战略发展部总经理徐磊跟我们说:“微车是想做成‘车主的服务门户’ ”。
“我们要帮用户发现场景,而不是等着用户在某个场景下想起你”
先抛开“车主服务门户”这个愿景不谈,“微车”现如今还是一款带着强烈“查违章”标签的App。从一方面来说,这种标签为他们带来了足够多的用户流量,但另一方面,似乎也在某些程度上对于他们的发展空间有一定限制。传统的App开发者们需要考虑的问题是如何让开发的App与用户的某个需求产生场景化条件反射(例如要聊天就打开微信、要找饭馆就打开大众点评)。但场景被挖掘的越来越多,剩余的场景越来越少,这时候就不能是等着用户在某个场景下想起你,而是“要帮助用户发现场景”。“微车”目前正在做的就是这种,对于违章、限行、摇号结果、路况等给用户以主动提醒。
“我更赞成用户通过半自动的方式提供‘众包数据’ ”
以上所说的违章提醒功能并不是微车独有的功能,相比于查违章这种基础的刚需功能,他们更看重的是车主的行驶数据。就比如他们今年刚刚推出的“在路上”这项功能。打开微车,即使在后台运行,“在路上”也能通过特定的技术识别你目前的状态是否在开车,并且收集行驶里程、平均速度、行驶轨迹等行驶数据。当然,有些人可能会比较在意和担心自己的隐私被泄露。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些用户数据也会给用户带来正面的价值。通过收集到的这些真实行驶数据,微车可以学习并了解到用户经常的上下班时间及出行习惯,提前推送习惯出行路线的路况信息。而且这些数据还能做得更多,除了给用户提供基础行驶数据,还可以通过这些数据分析和创造更多的价值,例如知道车主是不是经常出差、经常去哪里旅游等等,再推荐旅游方面的产品,或找到同样喜好的人。从这个方面看,“众包数据”也许能让人们的出行更加智能。
说到众包数据,徐磊更赞成用户“半自动”的提供方式,也就是用户不用主动上传或提供数据,而是在获取过程中提供数据。例如微车的用户查违章,相关违章数据就会被记录下来,并形成“违章高发地图”或“贴条地图”,再供用户使用和参考。这种“半自动”的方式相比于完全由用户提供数据来说的优点就在于简化了数据审核这个过程,并且在某种层面避免了“用户上传数据积极性低”这个问题。
车主手机移动端工具类App的未来
目前移动端用户获取成本越来越高,而且车主是个垂直领域,“微车”认为长周期的刚需型产品很难在手机上占据固定位置,很难产生用户黏性,所以他们选择做“大而全”,也就是在今后会整合更多的低频刚需功能服务进来。并且他们认为手机始终是最终的信息汇聚口,是24小时面对用户的媒介。而车机的操控和使用都只是手机的外设。手机作为未来的处理中心和信息汇聚、展示平台,未来和车机合作才是他们的出路。
对于徐磊这样一个做硬件出身的人,现在把宝压在移动端App上,他的理由不仅仅是全国1.3亿的机动车保有量,还有移动互联网的暴发。他们有理由想象来自车主的大数据给他们带来的无限遐想,但同样也应该意识到,从工具型App切入,如何把用户流量转化为商业价值这条路还很艰难,因为不论是在工具、数据、社区、电商等等诸多方面,都有竞争对手在虎视眈眈。
(文章来源次 世代汽车科技新媒体 s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