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正文:【聚焦】河南近百汽车4S店大逃亡(附一个离场老板的自述)

【聚焦】河南近百汽车4S店大逃亡(附一个离场老板的自述)

2016/8/3 9:19:18 chenhaisheng

“我认栽,出局了”。

20160803091858

7月28日,《夺路溃退!河南近百家汽车4S店大逃亡》一文,引起了业内震动,“承压名单”更是触动不少局内人(其实“承压”早已是全行业现象),也给不少急于转手出局者带去困扰。

本轮“逃离”4S店,既有宏观环境和经济大势的影响,亦受产业趋势和行业变局所迫,还有厂商生态恶化和就渠道之弊之催逼,各种因素的叠加,使“承压者”愈来愈多。或关门,或退出,或急于出手,或竭力维持……各种状态,皆可窥见局中者之不易。

而今日惨局,其实就是泡沫的破裂。而泡沫,则主要来自于中国汽车产业的产能过剩及“刺激政策”催生的渠道扩张——彼时,国家刺激消费推出大量补贴,厂家拼命上马产能,同时近乎疯狂的渠道拓展运动,一时成为全行业的集体无意识,其结果是:在巨大的“赚钱效应”面前,大量资本蜂拥而至,催生了4S店历史上的超级泡沫,导致汽车销售终端网点(特别是4S店)畸形爆发式增长。仅河南,从几百家暴增到1300多家,仅仅用了3年时间。

但泡沫总有破灭时刻,随着刺激政策退场,产能过剩来临,厂商博弈必然日趋激烈,昔日赚钱逻辑濒临断裂……再加上汽车电商和汽修O2O探路者跨界打劫开始,在基建、租金和人工上都要承担巨大成本的4S店模式,已经坠入历史性低点,“割肉”离场对部分入局者来说不失为明智选择。

经济大环境承压,各行各业都感受到了寒意,中国汽车行业也在所难免。作为汽车销售链条的重要一环,汽车4S店们也正在经历“寒冬”,这已成为行业内的共识,河南市场也已感受到了阵阵寒风。根据不完全统计,河南市场上有近百家4S店正在或已经走上大逃亡之路,涉及多个汽车品牌,其中不乏昔日的“畅销者”,他们的状态或也是整个行业的缩影:

1.经营不下去干脆关门;省会因市场容量相对大,目前这一现象多出现在郑州以外的其他城市,在周口、安阳等地已出现直接关门的4S店面。

2.自身资金链紧张导致经营不下去;这其中原因是多方面的,库存压力大、融资渠道单一,向银行抵押汽车合格证以换取贷款,已成行业内的明规则,但却潜在着风险,拥有17家4S店的河南涌鑫集团被曝资金链断裂,便是缘于此。 3.本身是民间借贷入局者;这一类公司一般将摊子铺得比较大,而4S店只是涉及的一种,许昌一家房地产公司因老板跑路,波及到其他领域,其中就有汽车4S店,这也高杠杆使用下的恶果。 4.授权还未启用,便遭遇寒冬;这一类型可谓是赶到了车市最高点,有的还未开张便已转让了授权,也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 5.等待“接盘侠”;这恐怕是“大逃亡”队伍中阵容最多的一类,其中不乏4S店领域的“老人”,看似经营正常,实则内心焦灼,有的已接洽到买家,更多的还在苦苦寻觅。

汽车4S店的生存状态已成为焦点问题,在汽车类专业媒体上已经被多方位探讨。就在前不久,在央视《朝闻天下》栏目中,深度关注了“低迷的车市”,其中涉及经销商揭秘厂与商的“游戏规则”、资金链断裂多家4S店“歇业”等多个热门话题。被高度关注的背后,带来的是对这一领域更多的思考—

首先,经济大势对行业的影响,可以从公开报道的数据中观察到一些信息:一个行业的宏观数据,中国汽车销售状态已经到近几年最低点。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今年前4月,汽车产销828.08万辆和814.48万辆,同比增长4.12%和2.77%,比一季度回落1.14个百分点和1.13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回落4.87个百分点和6.30个百分点。

其次,传统厂商经销模式畸变,4S店领域泡沫巨大。双方博弈加剧,经销商弱势明显:商家成为厂家蓄水池和缓冲带,成为风险的直接承担着。一路高歌猛进的汽车销售骤然放缓,但厂商产能不减,双重挤压下,经销商备受高库存煎熬,这也是为何4S店们宁可赔本也要卖车的主要原因。在央视的报道中,克莱斯勒的经销商就道出了其中的苦水——

高库存已成为压在4S店身上的一座大山。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显示今年1-4月,库存预警指数分别为61.9%、50.9%、67.5%、60.5%,始终处于警戒线水平之上。截至4月,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已经连续7个月高于50%。从某种程度上而言,一些汽车品牌增长数据背后,是在经销商高库存重压下力撑起来的。

库存高企也成为决定4S店生死的重要因素,这也直接导致4S店资金链紧绷。比如河南涌鑫集团资金链断裂成为行业爆点,其虽是企业自身有很大关系,但却反映出整个行业的资金使用状况。业内人士都了解,4S店建店成本高,不少经销商融资渠道单一,靠借贷度日,建店投资靠银行贷款,而抵押汽车合格证以获取贷款继续周转已成为业内通用手段,更有甚者,因加入了民间灰色借贷链条而使资金处于极度高压状态,在上述因素的拉扯之下,稍有外力,后果可想。央视对相关问题也进行了报道——

4S店商业模式红利渐消退。曾经被奉为经典的4S店汽销模式,也在经受被颠覆的阵痛。除了上述因素,再加上汽车电商和汽修O2O探路者的出现,在基建、租金和人工上都要承担巨大风险的4S店模式,不得不面对“被革命”的命运。

具体到河南市场。在2011年底,有关机构发布的主流乘用车品牌4S店设置数量统计中,河南为328家。

前几年厂商的跑马圈地,4S店数量在河南飞速增长。公开数据显示,特别是在2013年前后。在有关机构2013年第一季度中国4S店网络分布报告中,河南的经销商增速属蓝色区域,显示为16%—20%,而彼时,全国的都处于高速增长期。

根据中国汽车咨询中心网文章的数据显示,截止到2014年第二季度,河南4S店数量为1340家,位列全国第五。

在巨大的“赚钱效应”面前,大量资本蜂拥而至,汽车销售终端网点(特别是4S店)畸形爆发式增长。河南从几百家暴增到1300多家,仅仅用了3年时间。但4S店的快速扩容,也带来了泡沫,一方面行业竞争环境恶化,4S店们贴身肉搏,价格战比比皆是,即便是同一品牌也在所难免。

而另一个数据,也反映了消费市场的现状。据2014年4月份媒体公开报道显示,郑州市当时机动车保有量约253万辆,路车承载密度高过广州,而包括广州、杭州、天津在内的多个城市的限牌临界值基本都在200万辆。

消费市场的透支,加速了泡沫的破灭,随着刺激政策退场,产能过剩来临,厂商博弈必然日趋激烈,昔日赚钱逻辑濒临断裂……再加上汽车电商和汽修O2O探路者跨界打劫开始,在基建、租金和人工上都要承担巨大成本的4S店模式,已经坠入历史性低点。

近日,有幸与该领域一位“高位套牢者”一席谈,其经历主要是本轮4S店大泡沫的后半程,其感其思,警醒局中者,镜鉴局外人!

【附】一个离场老板的自述

自述人:W先生,40岁出头,入行约3年。

我是在2012年入场的。

那时候中国汽车市场红红火火,一片大好江山,丝毫没有危险征兆,据说连续好几年增长超过20%。

我的一个朋友从事汽车销售多年,那两年赚大发了,生意好的让人眼红。他告诉我,弄得好的话两年就能回本,慢得三四年肯定能捞回来。朋友的乐观,打动了我,悄悄地琢磨起这事来,但我虽在上一轮股市中留存了些闲散资金,却不甚懂这个行业,一时也无法切入。

机会出在2012年上半年,另两位朋友凑在一起,兑钱拿到了一个某合资中档车的销售资格,拟在豫南一地级市(省辖市)筹建一个4S店(该市第二家该品牌4S店),他们邀我入伙,机会难得,我愉快地加盟了,不多,占三成。我只出钱,不参与日常经营管理,其中有一位在前台打理。说干就干,市场大好时不我待,从租地到建设到装修……原始资金很快耗完,才知道我们兑的那点份子在高大上的4S店面前,还是有些蹩脚。因为4S店从土建、钢结构再到设备,特别是装修,都得严格按厂家标准完成,不算租金,一千多万就进去了。算下来,整个项目启动,砸进去小2000万。没有抵押物,我们只好从民间拆借了一点钱,利息1.8,在那个年头虽不算便宜,也还能接受吧。

令人欣慰的,我们抢到年底前开业,刚开业生意还算不错,资金周转挺好,盈利虽然在账面上,但一切看上去挺美。

但一些不好的苗头几乎与我们店一起疯长。短短时间内,我们所在城市的4S店大量增加,十几家品牌店相继开业,临近地市也在扩张,包括同一品牌车,狗日的厂家只顾摊大饼。一些县城甚至也有销售布点,过去铁打的市场被不断瓜分,不断稀释。到了2013年下半年,日子变得有些紧巴,国家昔日的刺激消费政策逐步退出市场,库存逐渐增多,押款严重,赔钱卖车的担子越来越多,年终返点(奖励)几乎成为很多4S点的重要盼头。有点利润,还高利贷成为首选,分红成为一种奢望。

到了2014年,形势变得艰难,特别是去年下半年到今年上半年,车市有点急转直下。过去延续的盈利逻辑几乎都不灵光了。首先,降价增量模式歇菜。过去只要降价,赢得市场基本不成问题,但今年以来的降价大战,特别是高端车发动的降价战,一直蔓延到中端车和自主品牌,但残酷的是这波降价,并没能换来市场,这让我有点恐惧;其次,“赔钱卖车,年终拿奖”模式破产。

我们算了一笔账,即便年终完成厂家指标拿到所谓的“奖金”,一辆车还得赔上千元,加上库存车占款所发生的资金成本,再看看股市行情,跳楼的心都有了;再次,4S店领域的高度泡沫让人心寒。据说河南现在的汽车4S店有1300多家,短短两三年入场近千家,太过疯狂。这么多张嘴,大家都要过日子,结果肯定是都难过日子;最让我绝望的是,目前看不到回暖的希望,眼前几乎全是负面消息:汽车行业产能过剩,进口车开闸在即,限购限行成为趋势,4S店模式弊端渐显,租金成本人力成本高企,电商已经杀入汽销行业,被给予厚望的汽车后市场正在被O2O蚕食……当然,操盘朋友的经营能力也够呛,勉强打个及格分吧!

逃吧,赶紧!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我就开始寻求股份转让(优先内部转让),但因价格问题迟迟没能谈拢。今年上半年,眼见形势更差,就在上个月,泣血甩卖,价钱不说也罢,让利兄弟们去站岗,我认栽出局了

回过头来看,其实就是股市中常说的“接盘侠”——被4S店高位套牢了。好在,我所熟悉的股市,行情还行……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汽车后市场观察”)

推荐阅读:

聚焦 | 诸葛修车E轮10亿融资宣告失败,创始人祁庆:要做最坏的准备!

创业 | 聚拢4000+代理商,“速电快保”的O2O模式赢面有多大?

今日头条

全球汽车及服务领域人才、信息、资源中心

媒体合作

合作伙伴

@2014-2018 上海艾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沪ICP备1401686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