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正文:资本退潮下的后市场:游戏规则被改写,数十万汽修汽配商迎来真正利好?

资本退潮下的后市场:游戏规则被改写,数十万汽修汽配商迎来真正利好?

2025/11/21 14:12:57 异教徒 原创

资本基本退潮,固定成本下降...变革的困顿中,汽后市场终于迎来利好。服务价值亟需凸显,“客户教育”正成为汽后从业者切入的要点。

资本退潮下的后市场:游戏规则被改写,数十万汽修汽配商迎来真正利好?

笔者过去的旧文《格局未定,汽车后市场最好的时代即将来临?》曾表达过一个观点,从竞争格局、行业环境和产业链特性等角度看,当下的汽车后市场行业,对于任何一个从业者而言,应该是最好的时代。

时至今日,这个趋势已经愈发明显。笔者先接旧文继续补充,再给各位提供一些思考。

01、资本退潮&固定成本下降,后市场出现两大利好

当下有个重大利好,就是资本基本退潮。

资本是逐利的,一旦进入一个行业,首先需要操作的就是造势,人为的在舆论上产生行业热度,引起其他资本的关注。

然后是通过各类运作,不外乎自行下场或者收并购;等资产增值之后,便寻找下轮买家,所以时不时能看到巨额融资等。

这一套流程下来,对于普通从业者而言,会让大部分人心理失衡和焦虑;也会让浑水摸鱼者入场搅局,出现劣币驱除良币现象。

但绝大部分新兴发展的行业都是如此,早期的在线团购、互联网金融、房地产、sushi等等。以前是这样,现在也是,以后还是。

而这一刻,关于汽车后市场的资本喧闹声基本都消停了,这意味着太多东西。至少各位从业者可以回到正常的商业环境,可以安心经营了。

当下还有个利好,就是房租普遍降低,固定成本下降。

现在很多商铺和商业地产空置,普遍的说法是把原因归咎给电商冲击,这样的言论不知道是否来自房地产企业?笔者非常怀疑。但房地产行业对其他实体行业的影响和冲击,显然是无法被忽视的,而今租金普遍下降,对于行业从业者而言,肯定是重大利好。

固定成本高,利润上不去,正面的是会逼着企业更加发奋图强,负面的是让企业经营的决策空间变小,只能被迫追求短期利益。

同时,互联网平台导流到实体店,我们的行业并没有出现像餐饮娱乐行业一样,与互联网高度融合,反而出现了“给互联网平台打工”的言论,现在回过头来看,似乎也是某种必然。

综上,从外部环境来看,都是各种向好的趋势。当然,如果我们的从业者寻思着要回到十几年前的暴利时代,或者依旧指望从汽车后市场行业一夜暴富,那这可能性确实为零,但是对比早个7、8年之前,应该会好很多。

每一次的经营调整和优化,都将看到收获和成果,让经营者变得更踏实更有底气,这才是一个理性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市场。

02、服务价值亟需“具象化”,从业者如何展开“客户教育”?

再谈一个思考。服务如何能让客户感受到价值?

案例1:笔者在很早很早的时候,就发现某个电商平台上,有一个针对服务的评价。这不禁让笔者陷入思考。平台也好,商家也罢,究竟提供了什么服务?是售前咨询算作服务?还是付了钱发货也算服务?

资本退潮下的后市场:游戏规则被改写,数十万汽修汽配商迎来真正利好?

案例2:笔者认识某知名汽配大厂轮毂单元的前产品工程师,这位前辈因为早些年解决了雪佛兰乐风的轮毂单元原厂缺陷,下海单干后确实实现了一夜暴富。这类比同质化的生产销售,是不是高阶了很多?

我们从业者不难发现,干汽服的,施工区域搞透明玻璃,还有施工区域的显示屏,甚至花钱开发软件,让车主扫一下二维码就能在手机上看到施工直播;卖配件的,不同品质的相同配件摆一块,一言不合就现场演示AB Test,等等。

甚至汽服门店包装出36项、72项检测服务,产品化后赠送给客户,希望让客户感受到钱花得值;现在还有只要加上客户微信,上手就拉个客户群,提供24小时服务,等等。

在这价值交换的过程中,我们的同行们,一直都在思考并创新,希望能让客户感受到我们的价值,并且从未停歇过。

甚至笔者也在过去的旧文中也提到过,要向“海底捞”学习可以感知的交互型服务,通过客户的参与和确认,让其感受到我们的价值。

但是,在当下愈发碎片和低频的消费场景的需求背景下,以上提到的种种措施,可能还不足以让我们占领客户的心智,以至于让客户在半年甚至一年之后有需求的时候,想到我们。

那如何强化客户感受到的我们行业提供的价值?尤其还是在人工普遍不值钱的社会主流价值观之下。

笔者认为,可能只有彻底的服务价值量化,才能让消费者把抽象的服务给具象化

毕竟在当下社会,人和人之间相处沟通,最基本的素养(包括教养、礼仪)和同理心等,已经从“情商”再次升华为“情绪价值”,那么抽象的服务,为什么就不能通过价值量化来体现出服务的价值呢,从而实现“服务价值”呢?

并且这里还有硬币的另一面,那就是我们的车主其实还是缺少被教育

2010年车辆保有量激增,按照车辆6-7年的更换周期,主流的老司机最多也不过是15年左右的车龄,并且换了第二台或者刚换第三台车而已,而绝大部分的需求还是以维保为主,并且主要消费场景还是以4S店为主,所以大部分的司机还没有被后市场里粗劣的服务和配件给教育过。

这就需要我们各个领域的汽车后市场从业者,依旧需要思考如何把抽象的服务给价值化,让车主感知到。

写在最后

纵然依旧还有不少外部因素,让我们的行业面临种种挑战和困难,但显然各种外部环境都已经趋于正常和理性,都在向好发展,并且也不要忽略,当前依旧有大把玩家歌照唱、舞照跳,甚至经营的愈发红火。

所以,让我们继续重拾信心,继续草木皆兵、揭竿而起吧。

今日头条

全球汽车及服务领域人才、信息、资源中心

媒体合作

合作伙伴

@2014-2018 上海艾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沪ICP备1401686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