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正文:有人赚翻,有人血亏!究竟什么样的修理厂,能真正吃下改装这块蛋糕?

有人赚翻,有人血亏!究竟什么样的修理厂,能真正吃下改装这块蛋糕?

2025/11/19 16:44:46 赵昕 原创

设备升级仅是基础,认知重构才是改装业务的核心壁垒。

有人赚翻,有人血亏!究竟什么样的修理厂,能真正吃下改装这块蛋糕?

2025年进入倒计时,修理厂增长的最后窗口期在哪里?

当行业纷纷涌入洗美、贴膜、轻改、新能源维修等赛道时,结果已然分化:有人成功吃到了红利,有人却深陷投资陷阱。本文将从相对宏观的视角,拆解修理厂如何切入改装业务。

01、什么样的修理厂适合转型改装业务?

并非所有修理厂都能成功切入改装赛道,精准匹配自身资源与市场需求是转型的前提。根据2025年的行业数据,以下五类门店具备天然优势:

1.区域流量型门店:这类门店通常扎根于一二线城市的社区或交通枢纽,服务半径3公里内拥有超过2000位稳定客户,且35岁以下车主占比超过50%

依托现有客群基础,这类门店能够快速转化个性化需求,尤其适合开展外观改装(如变色车膜、轮毂升级)和智能座舱改造(如氛围灯、车联网模块)等低门槛项目。例如,上海某社区修理厂通过此模式,将改装业务占比从12%提升至38%

2.技术积淀型门店:拥有3年以上高端燃油车维修经验,或已布局新能源三电检测业务(如配备400V/800V高压检测设备)。前者可延伸至性能改装(如ECU调校、排气系统升级),后者则能抢占电池扩容、ADAS系统兼容性改造等新兴赛道。这类门店的技师转型培训成本较零基础门店降低40%

3.连锁适配型门店:加入各类平台连锁体系,可共享供应链资源(如F2C模式缩减配件流通环节)与数字化工具(如AR虚拟改装系统、智能工单系统)。数据显示,连锁门店的改装业务获客成本比单体店低62%,工位周转率提升45%,尤其适合二三线城市门店快速起量。

4.具备新能源维修基础的门店: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不断增加,其改装需求也日益增长。这类门店拥有完整的车辆诊断设备和基础维修能力,能够更好地应对新能源汽车改装中的技术问题,例如电池护板改装、智能车机升级等。

5.洗美装潢门店:这类门店原本就从事与汽车外观和内饰相关的服务,对客户审美和个性化需求有较深理解。例如,张明祠的洗美门店转型为商务车改装后,通过提供航空座椅、木地板等改装项目,取得了良好的业绩。

02、认知升级,突破传统维修思维的四大关键

设备升级仅是基础,认知重构才是改装业务的核心壁垒。在面谈了200多位转型成功的门店老板及高管后,笔者提炼了实现思维转型的四个关键维度:

1.修复思维创造思维传统维修以还原车辆出厂状态为目标,而改装则需以挖掘用户个性化需求为核心。

例如,针对Z世代车主,可推出网红改装套餐(包含渐变车膜、流水转向灯、语音控制氛围灯等),这类定制化服务的毛利率可达65%,远超传统保养业务的25%。门店需建立需求调研方案设计可视化呈现落地交付的全流程服务意识,而非被动等待客户提出需求。

2.技术导向合规导向政策风险是改装业务的首要红线。2025年《新能源汽车维修技术标准》实施后,三电系统改装资质门槛大幅提高。

门店需建立合规审核机制:燃油车改装应聚焦外观、内饰等合法项目,规避动力调校等违规操作(目前合规率仅为32%;新能源车应优先开展电池扩容、智能配件加装等备案范围内的业务。武汉试点数据显示,合规改装项目的客诉率仅为违规项目的1/5

3.单点服务生态服务改装业务需联动保险、金融、社群等资源,形成服务闭环。例如,笔者今年投资的保险公司服务商,承接保险公司改装服务并分配给各门店,推出改装+保险套餐,正是这种打法的体现。

4.维修服务商出行方案提供商转变:门店不应仅仅将自己视为修理汽车的地方,而应成为能够为客户提供整体出行解决方案的服务商。要根据客户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改装方案,满足客户对车辆性能、外观、舒适性等多方面的要求。

03、不同预算该如何定位

1.轻资产入门(10–30万元):适合单体小店起步,聚焦外观与内饰改装。核心投入包括:基础工具(贴膜工具、内饰拆装设备约5万元)、样品展示区(改装件陈列架、虚拟体验屏约8万元)、技师培训(线上课程+实操实训约3万元)。

建议优先选择国产化率高的配件(新能源改装件国产化率达75%),以降低采购成本。此类单店月均营收可稳定在15–25万元。

2.中资产升级(50–100万元):针对有一定客户基础的门店,拓展性能与智能改装。需新增投入:高压绝缘检测设备(新能源改装必备,约25万元)、四轮定位仪(性能改装核心设备,约18万元)、3D打印设备(小批量定制配件,约20万元),以及招聘油电双修技师(年薪较传统技师高35%)。此档位门店可承接3–5万元的中端改装订单,年营收有望突破300万元。

3.重资产布局(100–300万元):适合连锁品牌或区域龙头,打造高端定制工坊。投入涵盖:智能诊断中心(约80万元)、无尘改装车间(约60万元)、供应链体系建设(核心配件库存约100万元),同时需申请三级以上三电维修资质。这类门店可服务高端客户(5万元以上订单占比38%),单店年营收可达800–1200万元。

04、门店引流方式:不一定要多,跑通一项就很好

一、线上流量:抓住Z世代决策链路

1.社交媒体矩阵:以抖音、小红书为核心阵地,内容聚焦改装案例+技术解析+客户见证。例如,发布“1万元新能源改装方案短视频,或直播改装全过程,单条爆款视频可带来5000次以上到店转化。头部门店已将15%的营销预算投入短视频生产,95后客户占比达58%

2.私域运营激活:通过到店客户添加企业微信,进行标签化分类管理(如燃油车性能需求、新能源车智能需求)。定期推送个性化方案与改装优惠活动,结合会员体系(积分兑换改装配件)提升复购率。私域客户年均消费频次可达2.7次。

二、线下流量:打造场景化体验

1.门店场景升级:设置改装展示区,陈列热门套件与完工车辆;配备虚拟改装体验设备,让客户直观预览效果,提升决策效率。上海某门店通过场景升级,到店客户转化率从18%提升至35%

2.异业合作引流:与汽车美容店、二手车商、车友会等合作,互推客户资源。例如,为二手车商提供改装增值包,为车友会组织线下改装沙龙,精准触达目标客群。笔者目前正在评估投资此类项目。

3.区域事件营销:参与本地汽车展会、组织改装大赛,或联合物业开展社区体验日活动。武汉某门店通过社区活动,在3个月内新增周边3公里内客户800余人,快速打开了本地市场。

写在最后

熟悉笔者的朋友都知道,前三四年我操盘运作了一个2亿/年的改装项目。接触了5000+涉及改装业务的门店,有的是专业改装店,有的是跨界改装店,有的是转型改装店……2025年我受邀担任全国工商联改装委员会高级顾问,对改装的发展有了系统的研究和分析。

各位修理厂同行若对转型改装有兴趣,欢迎随时交流。

今日头条

全球汽车及服务领域人才、信息、资源中心

媒体合作

合作伙伴

@2014-2018 上海艾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沪ICP备1401686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