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正文:多家车企优化100余家4S店,重点押注下沉市场,会是经销商新出路吗?

多家车企优化100余家4S店,重点押注下沉市场,会是经销商新出路吗?

2025/7/23 16:44:09 老白金 原创

传统4S被收缩优化,车企转向轻量化渠道深耕下沉市场。面对5000亿增量空间,在成本与增量之间找到平衡成为制胜关键。

多家车企优化100余家4S店,重点押注下沉市场,会是经销商新出路吗?

一直淋着倾盆大雨的4S经销商,终于等来了车企的雨伞。

一方面,奔驰、宝马、奥迪等一众传统燃油车品牌在主动优化渠道网络,收缩部分低效4S引发车市风声鹤唳;另一方面又积极调整策略,通过轻量化模式和下沉市场布局,探索新的增长路径。

不难看到,这一趋势背后,是车市竞争格局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一二线城市存量趋于饱和,而三四线及以下城市的消费潜力正在加速释放。

而同时,传统4S模式的高投入、长周期性难以适应下沉市场的需求,因此车企纷纷转向更灵活、成本更低的渠道形态,如小型展厅、卫星店等,以更高效的方式触达车主。

一汽-大众的百店集中授权到林肯的星火燎原计划,甚至再到新能源车企在下沉市场的招募计划,车企们正在以不同的方式推进渠道转型。

这种转型不仅是销售网络的调整,更是车企面对当前车市剧烈市场变化时的战略选择——既要在存量竞争中寻找增量,又要在成本与增量之间找到平衡,或将成为车企在接下来“白刃战”中存活的关键武器。

01、从关停到轻量化扩张,车企渠道大洗牌

在新能源品牌的冲击下,传统燃油车品牌已集体进入寒冬,在销量下滑、卖车亏损等压力刺激下,4S高成本、重资产的特性逐渐成为负担迫使车企不得不加快经销商网络的结构性调整

据行业数据显示,今年被奔驰取消授权的经销商达到24家,仅6月底的一周内,至少有9家奔驰4S店被关停。而根据其优化100家店的目标来看,奔驰下半年每个月要退网10家才能完成目标。

另外,其他车企对经销商“动刀”的决心也可见一斑:保时捷预计到2026年底将150家经销商优化至100家左右;宝马计划将中国市场的经销商数量650家缩减至550家;林肯也表示将经销商网点从150家削减至115家。

据不完全统计,涉及到被车企取消授权的4S集团包括北京鹏龙瑞星、浙江宝利德等集团GA集团广汇集团等,其中广汇集团自退市以来,已有2304S店被取消授权,占到网点总数的31.29%,在这波调整中受伤最重

但同时,车企也在探索更灵活的渠道模式,以降低经营成本,提升市场响应速度

一汽-大众6月底举行了“百店集中授权签约仪式拿到授权的75家新经销商覆盖全国68个市县;并与蓝池集团、长久汽车珠峰集团9家全国百强及区域头部经销商集团合作,预计新增门店将达到100家,到今年年底门店总量有望突破1000家。

尽管门店数量增速明显,但一汽-大众强调此次在下沉市场实行提质而非仅增量”的扩张策略在保持门店数量稳步增长的同时,重点降低投资门槛、提升单店运营效能,从而确保了渠道下沉的实际效果。

据悉,一汽-大众通过“厂店分离、车间共享”等轻量化建店模式,大幅缩短建店周期,最快36天即可开业。同时网点形式不再局限于传统4S店,而是拓展至下沉一网、卫星店、社区触点等多种形态,甚至可落地至乡镇市场可真正实现把店开到车主身边去

而早一步在下沉市场布局轻量化模式的林肯也交出了满意的成绩。据林肯中国总裁贾鸣镝表示,虽然林肯经销商总量在今年下降至98家,较顶峰时期150家缩水明显得益于“星火燎原”计划林肯经销商数量已回归至105家,且实现了80%盈利。

据悉,林肯祭出轻量化的三个核心大招,一是建店面积压缩80%800平米,二是投资门槛降至150万元,三是运营团队精简至10人体系,将单店投资压缩至100-200万元,远低于传统4S店的千万级投入

轻量化模式收效明显,证明了这并非简单的降本,而是对渠道效率的重新定义因为接下来的渠道竞争中,不再以大而全为标准,而是向小而精演进,通过灵活布点、数字化工具和共享资源,实现更高效的终端覆盖

02、车企下沉攻略:降本、增效与规模扩张

下沉市场的渠道策略并不简单。

一汽-大众和林肯的布局逻辑表明,车企不仅是在地图上画点“填补空白”,也是以更精炼的小店模型快速渗透三四线及以下市场,通过轻量化模式构建“由点及面”的本地化渠道网络

以一汽-大众的轻量化布局来看,一方面鼓励经销商做大规模,形成以市区4S店为中心,以卫星店、下沉一网、触点型网络等渠道形式向下级市场延伸的格局;另一方面又直接和深耕区域市场的头部经销商集团合作,借助其本地资源优势,加速下沉市场的渗透。

车企的诉求非常明确,一是在下沉市场“开疆拓土”,多个销售渠道多卖车二是表达品牌积极深耕下沉市场的决心,给经销商吃定心丸稳住当前渠道的基本盘

对经销商来说,在销量持续收缩的背景下,重资产4S模式已经难以养活门店,需要依托主机厂的品牌影响力和渠道资源实现转型升级,其中吸引人的点是,相较于传统4S店千万级投资门槛,100多万的试水未尝不可。

以林肯的“星火燎原”计划来看,一方面,轻量化确实能够直接降低房租、人工、设备折旧等固定成本——只需150万元就可以开出一家林肯4S店,配备4个维修工位、10人团队即可开启运营;同时保持住售后业务的毛利,大大改善4S店的零服吸收率维持门店的正常经营。

另一方面,林肯推出6个月零库存政策返利到账周期压缩至20”的动态返利政策,直击经销商“资金压力”这一核心痛点,这种“轻装上阵+快速回血”的预期,也是吸引投资人的关键亮点。

值得关注的是,在这场没有旁观者的下沉竞赛中,渠道之争正从燃油车向新能源全面延伸。

据不完全统计,除了一汽-大众、林肯等传统燃油车品牌在积极布局,蔚来、理想、比亚迪、小鹏、极氪新能源品牌也纷纷将触角伸向下沉市场。

03、5000亿规模的下沉市场,会是车企最优解吗?

轮番的“价格战”后,车企和经销商都受伤严重,必须寻找新的增量“回血”,随着一线城市“低垂的果实”被吃完,下沉市场成为这场困局中的关键战场。

据公开数据显示,预计到2030年,中国农村地区汽车千人保有量将近160辆,总保有量超7000万辆。未来如果能满足农村居民的机动化出行需求,将会撬动一个5000亿元规模的汽车市场

同时叠加利好下沉市场的促进汽车消费、以旧换新、汽车下乡等种种政策,巨大的市场潜力吸引着燃油车车企和新能源车企们展开“短兵相接”的争夺。

一方面,即便是声势浩大的新能源车企,生存的关键仍然要凭销量说话。就目前的销量趋势来看,月销量达3万辆才是新能源车企的及格线,甚至还有观点认为,年销200万辆是车企生存的关键门槛

援引58汽车的报道,当汽车产量从5万辆增加到10万辆时,单位成本下降15%;从10万辆增加到20万辆时,单位成本下降10%;从20万辆增加到40万辆时,单位成本下降5%也就是说,只有跨越规模化的鸿沟,车企才能争取更大的利润空间

但另一方面也不得不考虑下沉市场的消费特性。车主更看重车辆的实用性、便捷性和使用成本,因此传统车企“性价比”突出的中低端车型是绝对的主角;同时在消费选择上,增换购是主要购车形式,受汽车政策优惠刺激最强。

这表明,在不以品牌力为主导的下沉市场,车企要提供更具性价比的车型才能打开这片增量市场。

同时根据艾媒咨询的调研显示,车企在下沉市场需构建300个以上销售网点的渠道网络,且每个网点需具备辐射周边10家门店的集散能力,才能实现有效的市场渗透,这也意味着大量资源和资金的投入。

随着汽车行业利润率跌破4%,下沉市场固然被视为最后的增量蓝海,但车企仍需破解规模扩张与成本控制的二元难题或许将成为决定车企深耕下沉市场成败的关键

今日头条

全球汽车及服务领域人才、信息、资源中心

媒体合作

合作伙伴

@2014-2018 上海艾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沪ICP备1401686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