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正文:奔驰一周关闭9家4S店,林肯砍掉1/3经销商,比亚迪优化库存…车市“反内卷”奏效吗?|6月看点

奔驰一周关闭9家4S店,林肯砍掉1/3经销商,比亚迪优化库存…车市“反内卷”奏效吗?|6月看点

2025/7/1 17:28:05 贺言 原创

奔驰一周关闭9家4S店,渠道端加速“去泡沫”;林肯“轻量化”改革已见效,门店减少1/3,确有80%能够盈利。相较于“提销量”和“反内卷”,车市“降成本”来得更加有效。

奔驰一周关闭9家4S店,林肯砍掉1/3经销商,比亚迪优化库存…车市“反内卷”奏效吗?|6月看点

F6数据显示,从3月到5月,汽后市场产值与进厂台次连续下滑,较去年同期减少近8%。618大促也不及往年热闹,可以预见的是,6月的后市场数据很难亮眼。

聚焦月内大事件,事故车维修理赔争议再度出现,1.3万维修费保司仅赔6900,本以为是保司霸道,但修理厂的工时结算单却暴露了自己的“不专业”甚至“敷衍”。

轮胎行业的价格战烧的更旺,国内国际品牌双双降价促销,门店担心“还没赚到就得输”。但随着出口不畅,修理厂改装店,乃至以往的汽配商入局,车主需求被稀释,降价抢客户是必然。

连锁方面,TOP13榜单出炉,途虎稳居龙头,易捷养车却飞速扩张夺得第二把交椅,营收规模破50亿,同比大增429.55%京东扩张相对稳健,但6月携手超50家品牌成立改装联盟,剑指汽后“最难啃的骨头”...

主机厂和经销商方面,贯穿6月的主线是“反内卷”。而库存问题也确实濒临4S店所能承受的极限。比亚迪带头改革,承诺经销商库存“可熔断”,且要稳定价格,加快返利,保证能稳定赚钱。传统品牌渠道端的轻量化改革也已见效,林肯经销商规模缩水近50家,但80%能够盈利

2025年过半,6月小结,业内可谓热闹非凡。

01、行业热议事件

1、事故车维修又见纠纷:1.3万维修费保司仅赔6900,系修理厂工时清单“不专业”?

6月,多家修理厂到保司上门维权的案例引起关注,“单量越来越少,定损越来越低”引发的连锁反应,已让行业不得不争取自身的权益。但该事件中,修理厂的“两份结算单”引发巨大争议,车主乃至同行都批评其“不专业”。

简述案例本身:事故发生后,车主自行选择了一家修理厂,在保司未确定定损金额的情况下,率先进行维修。修理厂开出6595元的原厂配件单和6370元的维修工时单,总计12965元,但保司定损只有6900,各方僵持不下。

工时结算单是争议的焦点,清单中34个维修项目,累计有6000多元的工时费用。同行表示“比4S店都高,难怪保司拖欠理赔款”。

项目中的不合理处更多,一份“拆装前杠”的动作被细分成拆装前杠、前杠杠卡、中网、前杠上下格栅、左右杠灯、前杠线束、调教前杠7个项目,工时费共计820元

行业人士表示“正常来讲,拆装工时费是一体的。更换一个前杠4S店150元的价格就全包了;如果车价在15万以内,保司可能只会定100元。而且其后杠也存在拆零碎算工时费的问题。”结算单中类似的问题还有不少。

一位行业老兵犀利的指出,这家修理厂的事故车制单水平不专业,拆装修复轮毂项目都列出来了,为啥不增加一个“四轮定位”和“修复前副车架”,这样800块的费用就出来了。

更重要的是,这份“不专业”的工时结算单,暴露出的是部分修理厂在经营上的懒惰。此前某修理厂事故车维修清单上出现“中华烟”,更是被保司列为疑似骗保的行为。在如今行业规范化,信息透明化的背景下,“做的不够体面,就必然被查”

详见文章:

1.3万维修费保司仅赔6900:修理厂提供详细工时清单,为何反陷“不专业”争议?

2、修理厂、汽配商都在加码轮胎!行业开打价格战,“还没赚到就得输”?

5月以来,多家国产轮胎厂家为了争夺市场份额,205/55R16轮胎价格平均降幅高达20%-25%,部分品牌的批发价格甚至跌破了100元

进入6月,国际大牌轮胎也加入了降价行列,普利司通在多个区域也迅速有了动作,针对17寸及以上产品实施了降价计划,每条轮胎的价格下调了10-100元不等。倍耐力针39款产品大降价,每条轮胎便宜了18-290元不等。

业内普遍担心轮胎价格体系崩塌,会导致利润结构和品牌价值集体崩塌。

就现状来看,产能出海不畅,国内轮胎“玩家”大量增加,是引发价格战的关键因素。AC汽车专栏作者无庸反馈,继修理厂加码轮胎底盘业务之后,汽配商,乃至历来与轮胎不沾边的贴膜改装门店,也部署了相关业务。

目前汽配商多采用产品合作或仓储合作的前置仓模式进行推广,福建等沿海省市已加速渗透。传统批发商则更倾向于直接面向2C,各社交平台“一条也是批发价”的口号近期大量出现,相关人士表示未来可能复制润滑油经销商的策略,即直获车主订单,为合作门店导流。

但因消费市场需求疲软,大量玩家涌入后订单持续被稀释。各方为了保住客源,又不可避免做活动促销,价格战的势头愈演愈烈。对此多数门店的态度也十分纠结,担心“还没赚到就得输”。

值得一提的是,新晋网红产品“自修复轮胎”或许成为门店宣传获客的抓手。近期,日本优科豪马宣布其苏州工厂将在9月前完成全球首个自修复轮胎生产线的设备准备,并于年内启动量产。该项目被公司定位为"全球首个商业化自修复轮胎生产基地"及"高附加值战略增长极"

结合其他巨头品牌布局“自修复轮胎”的动作,对于轮胎店、修理厂、批发商、汽配商等各方玩家来说,这或许是接下来难得的喘息机会。

详见文章:

1200万辆燃油车报废、1.5万家修理厂待转让…汽配商押注这一业务能破局吗?

3、套餐卖不动,线上没利润,“学霸型”车主太敏感...修理厂经营问题越多且越难?

6月,广东有门店喊出“全天免费补胎”、“699元三包轮胎”等口号“狠劲”火遍圈内,但随即倒闭关张。同行指出,这种“自杀式营销”,完全是关门前最后的疯狂,妄图“卷死同行”,更是无德荒唐。

不过,抨击该门店之余,更多老板感到的是艰难生存的悲凉。春节以来汽后产值和进场台次连续3个月大幅下滑,较2024年同期减少近8%。这意味着门店需要找客户,而找客户就不得不去“卷”。

AC汽车整理各地多家门店反馈,保养套餐卖不出去是首要问题。一方面是保养项目利润见底,套餐组合的价格降无可降。另一方面是活动常态化,几乎“天天618,夜夜双11”,车主对优惠力度的感知越来越弱。再加上门店宣传话术有限,门店吐槽“就差白给才能吸引人了”。

另外是线上项目基本成了“赚吆喝”,一家从2023年就开始做线上团购套餐的门店表示,开年来线上需要更多的单量才能摊平成本,目前线上收入月均2万元,仍然处于亏本。

这与连锁乃至4S店持续的“流量轰炸”相关,自“199全合成保养”出现以来,车主对保养价格的认知逐渐固定于此,普通修理厂受限于进销、投流等成本,施展空间越来越小。

此外,与“学霸型”车主打交道,也成为门店极为头疼的问题。线上信息极为丰富又极为碎片,导致部分车主自认为“精通行业”,实际则对维保方案一知半解。加上信任缺失等问题,网曝问题已经屡见不鲜。

值得关注的,车主的敏感已经传递至4S店。近期有小红书用户发帖,称在4S店花1460元更换防冻液,事后发现同类优质产品电商价仅200多元车主呼吁“维保前一定要做足功课”,引发大量共鸣。

事实上,社交平台上类似的帖子也越来越多,“曝光无良修理厂”、“避雷这家4S店”、“女生修车如何不被坑”等话题,变相加剧了车主对门店的不信任。

这也再次影响到门店做活动等运营动作,同时也意味着只靠筛选客户越来越行不通,门店在技术面、服务面、话术面的难度重重。不过,重压之下不是凋零就是新生,能坚持下来的门店便可谓转型成功。

详见文章:

换胎收费30被举报、发动机大修拒付账、职业打假人找麻烦...40万汽服店如何在“网曝”中自保?

某轮胎店“免费补胎”卷死同行也累死自己:修理厂为流量绞尽脑汁,还有妙招吗?

“学霸型” 车主越来越多,4S店免费保养套路已死?

4、汽后连锁TOP13出炉,营收破50亿都有谁?

623日,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正式发布“2024年生活服务业连锁企业TOP100”,汽车养护维修板块TOP13企业榜单出炉。据统计,营收规模突破50亿的企业有7门店数量突破1000家的有10

相较于2023年,「精典汽车」、「中策车空间」、「车享家」、「爱义行」、「吾行养车」5家品牌落榜,唯一新上榜企业为「优配车联」,榜单由TOP16缩减至TOP13

在榜的品牌中,「途虎养车」稳坐头把交椅,营收规模同比增长8.82%,门店数量同比增长16.33%「易捷养车」扩张神速,营收规模同比大增429.55%,门店数量同比增长5.85%这也是后市场营收超百亿的唯二企业。

此外,「京东养车」营收增长86.67%,门店数量增长51.12%。「小拇指」营收增长84.21%,门店数量增长73.12%,表现同样亮眼。「天猫养车」、「驰加」、「快准车服」等品牌也均有稳健的增长。对于这份榜单,您怎么看?

02、行业影响力事件

5、途虎618战报出炉:销售额破1.5亿,多品类爆发增长

今年618大促气氛不及往年热闹,但途虎的答卷依然亮眼。624日,途虎养车发布618战报,销售额破1.5亿,交易用户破30,均创历史新高。

多品类迎来爆发性增长,仅线上渠道,轮胎类目国际一线品牌销量最高同比增长超82%机油类目中增程混动支付用户数同比增长超230%蓄电池类目中新能源车同比增长172%车衣和改色膜分别增长211%172%。在618抖音生活服务平台,途虎养车官方旗舰店成交订单同比438%

在大促活动之外,途虎也注重品牌价值的长期维护。近期由途虎养车牵头成立的行业首个“正品机油守护联盟”再添新成员,道达尔、雪佛龙、博世、霍尼韦尔作为第二批成员正式加入。在坚持原厂直供、假一赔十的基础上,途虎养车还宣布投入1亿正品油补,支持用户购买高配低价的正品机油。

6、京东汽车携手超50家品牌成立改装联盟,剑指汽后“最难啃的骨头”?

6月13日,“京东汽车改装品牌联盟”成立,集结Brembo 布雷博、艾巴赫、东箭科技等超50家国内外知名改装品牌工厂,及日产、本田、比亚迪、212等多家头部主机厂,从B、C两端,全力向燃油、新能源两大改装市场布局渗透。

据了解,京东汽车计划在一二线城市落地“改装大店”,与全国超2300家京东养车门店,及超4万家三方合作门店,一起构建全国联保机制。同步推出行业首个“30天免费试用”服务,并配套假一罚四、12期免息、全场包安装等权益,打消消费者对改装的既有顾虑。

618“开门红”期间,京东平台的制动系统品类成交额同比增长超190%减震器品类成交额同比增长超100%车顶平台品类成交额同比增长超90%,与新能源汽车高相关的底盘护板品类成交额同比增长超120%,改装板块的增长势头显现。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京东汽车与圣戈班集团旗下高端车膜品牌SolarGard圣佳合作升级,行业首创“全渠道买贵赔”模式,双方承诺在京东平台及圣佳全国500家授权门店保持线上线下同品同价销售。

就战略方向来看,京东汽车希望能够从源头优化车主“透明消费”的体验,消除渠道间的价差,品牌与门店能够以更专注于产品及服务品质。对车主而言,这种“现代化”的模式更具信任感。

详见文章:

京东汽车改装联盟上线!携手超50家品牌成立改装联盟,重塑改装行业? 

7、天猫养车与山东银座汽车合建双品牌门店,经销商+养车连锁版图再扩张

6月,天猫养车官宣与山东银座汽车有限公司正式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围绕汽车连锁服务双品牌共建、服务全链路数字化、用户资产联动运营等维度展开深度协同,首批5家门店将于济南核心商圈率先落地,未来3年规划布局全省20+透明养车网络。

据悉,首家天猫养车银座汽车唐冶店已于5月正式开业。该门店面积达370平方米,设有8个工位,选址于被誉为「宇宙中心」的济南唐冶商圈,周边年轻消费群体聚集,具备强劲的流量潜力。开业首月,进店台次近千

此前,天猫养车已与山西诺维兰经销商集团、陕西汽贸等多家头部4S集团达成合作,旨在通过多品牌服务互补、区域化布局、「洗美保+新能源」服务闭环等优势,助力4S集团实现存量客户深耕新增客户拓展

可以肯定的是,在日益显著的经营压力下,传统汽车经销商亟需组建强大的售后能力,来填补利润的空白。此前中升等4S集团尝试在原厂售后之外,开辟价格很低,模式更加灵活的“第二车间”。相较于自行探索,选择携手连锁共建“双品牌”门店,无疑能发挥双重资源优势,快速走向盈利正轨。

8、鼎腾完成5000万融资,发布“城市合伙人”计划,全车件平台发展有了新思路?

6月,全车件平台鼎腾科技宣布完成5000万元首轮融资,由九溪资本、巨江集团联合老股东共同注资,直指三个战略靶心:海内外市场开拓、产品力提升和IT系统迭代升级

最关键的落点,是同步启动的“城市合伙人计划”,即通过“自营+加盟”双轮驱动,以华东三省(浙江、江苏、安徽)为战略支点加速市场覆盖。

区别于传统加盟模式,鼎腾采用轻资产合作方式:外行投资者仅需缴纳1万元保证金,前三个月由总部团队提供运营扶持,按3万、5万、7万营收目标设置阶梯奖励,达标即奖励3000元/月,相当于用激励覆盖保证金成本;

对于行业从业者,更可选择5000元加盟费模式,达标后总奖励13000元,实现低成本创业。

在风险管控方面,鼎腾建立双重保障机制:城市合伙人可根据城市汽车保有量匹配专属经营网格(15万辆车为一个单元),设置公海和私海机制,避免内部竞争;退出机制明确保证金可全额退还,解除后顾之忧。

据了解,城市合伙人优先招募具有汽修、汽配行业经验及资源的从业者,同时也面向社会招募具有生意经验、愿意跨界后市场创业的人士。自今年5月开放城市合伙人计划以来,市场反响积极,首月即成功招募40余位城市合伙人

详见文章:

完成5000万首轮融资、发布“城市合伙人”计划…这家全车件平台按下扩张加速键 

03、主机厂/4S观察

9、库存压力高企,下半年3成经销商洗牌?车市密集呼吁“反内卷”

公开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中国汽车总销量达747万辆,同比增长11.2%‌;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436.9万辆,占比68.1%,同比提升8.4个百分点‌。然而,2025年一季度汽车行业利润率仅为3.9%,而2024年汽车行业利润率是4.3%。这意味着中国汽车行业严重内卷,增收不增利

到了5月,全国乘用车行业库存达到345万辆,较2024年5月增加16万辆,创两年来新高。数据统计,目前84.4%经销商倒挂,利润率跌至4.1%创下新低

一个终究无法逃避的事实,是库存问题成为4S店经营最大的压力源。湖南最大4S集团兰天集团董事长汤华国透露,国内车市库存压力高企,预计下半年三分之一经销商或因资金问题调整经营或退网。

而据经销商透露,部分品牌的库存系数超5,甚至高达10,经销商资金链承压严重,导致终端价格扭曲。部分经销商为返利虚报销量,进一步加剧资金压力。

6月10日起,东风、广汽、比亚迪、奇瑞等 17 家车企先后声明,承诺将对供应商的支付账期统一至 60 天内。相应的,宝马、北汽新能源、上汽通用等7家品牌,也先后承诺4S店返利期限缩短至 60 天

至于库存问题,此前深陷质疑的比亚迪在经销商大会上承诺,厂家不再压货,且4S店库存超过预警线后,启动“熔断机制”,工厂将停止发货。此外,比亚迪还承诺进一步精简产品SKU,同时稳定价格,加速返利到账时间,确保经销商稳定盈利。

“库存+返利”可谓是经销商的生存命脉,近期全联汽车经销商商会、上海市汽车销售行业协会等多家协会密集发布声明,呼吁关注经销商的生存问题。商务部、工信部、人民日报等机构和媒体也同步下场发声,破除“内卷式”竞争势在必行,这关乎行业整体竞争力,未来的发展生态,以及国内经济的大循环

详见文章:

3万家4S店洗牌预警:高息高返叫停、置换补贴“刹车”…下半年30%经销商或淘汰?

10、奇瑞旗下汽服连锁“佰驾适”开业,比亚迪上线299原厂喷漆服务,主机厂又“反攻”售后

5月28日,奇瑞汽车旗下汽服连锁品牌佰驾适汽车养护中心首家门店在安徽马鞍山市开业。

据悉,佰驾适为奇瑞汽车全资子公司安徽速美达科技旗下品牌,定位为一站式汽车生态服务连锁,聚焦维保、钣喷、改装、电池维修等后市场细分领域。

其强调“原厂品质”,依托奇瑞主机厂技术背书,服务范围覆盖全品牌车辆,但更侧重奇瑞车主的深度需求(如新能源三电维修)。试点门店以综合服务为主(如马鞍山1号店),未来可能向标准化连锁扩展

事实上,去年广汽本田推出“乐享养车”连锁,一度被看成是主机厂布局售后连锁的2.0版本,目前在汽车后市场的声量也不算大。奇瑞佰驾适的出现,能否带来新的变化?

对后市场来说,更具“杀伤力”的当属比亚迪上线的299元原厂喷漆服务。该服务根据不同的漆面分为299元和449元两种套餐,包括喷漆材料和工时费用,不包含钣金和拆装费用。

比亚迪提供了三大承诺:原厂油漆配色、漆面十年质保、喷漆无忧7天返修。比亚迪车主表示,“外面都需要三四百一面,原厂有保障”。不少修理厂老板反馈,喷漆业务早已打响价格战,主机厂将价格与汽服店拉平,让客户回流4S体系的意图很明显。售后抢客大战愈演愈烈。

另外值得关注的,是刚刚结束的618期间,宝马、奥迪、一汽大众、广汽本田等车企纷纷扎堆售后直播间,推出五花八门的维保套餐

宝马针对5年以上老车主推出599元单次全包保养,同时设置轮胎专区(如5系普利司通两条装2625元);奥迪则分层锁定老客——2-6年车龄享1200元三次保养(单次成本仅400元),6年以上车龄降至单次600元,同步推出499元全车型通用喷漆和1080元变速箱油更换服务,意图以价格优势召回流失用户。

可以发现,主机厂的基础保养价格逼近独立售后体系,其次是针对老客户专享优惠,以价格优势召回流失客户重返4S体系的意图明显。而售后直播,又破解了单店服务半径不超过15公里的局限。

详见文章:

主机厂“反攻”独立售后!联手4S投资人共建汽服连锁,靠什么与修理厂抢客户?

宝马、奥迪、大众等618扎堆直播卖套餐,小保养低至299,能为4S店续命吗? 

11、轻量化模式见效?林肯经销商缩减至105家,但80%能盈利;奔驰一周关掉9家店,加速“挤泡沫”

6月,林肯中国总裁贾鸣镝的一番话给予不少品牌信心,其表示林肯经销商总量在2025年已下降至98家,相较于顶峰时期150家缩水明显。但得益于“星火燎原”计划,即林肯自去年年底开始探索的轻量化改革,目前经销商数量回归到105,有80%都能盈利,接下来还有20~30家4S店的更替可能。

这正是目前主机厂及经销商集团最关注的话题,当前现实问题中,“降成本”明显比“提销量”的效果更快也更直接

6月26日,一汽大众在长春举行新经销商授权签约仪式,75家新经销商覆盖全国68个市县,并与9家头部经销商集团深化合作,新增超40家门店。

通过“轻量化”渠道创新、组织流程升级及10款新能源车型布局,加速电动智能化转型,实现渠道规模与质量双提升。据悉,此次 “百店千家”计划 是品牌深化渠道战略的重要实践,随着新门店逐步落地,其渠道总量预计突破1000家。

奔驰在渠道改革方面的动作也颇为激进,自6月24日起的一周内,至少9家奔驰4S店被关停,涉及北京鹏龙瑞星、浙江宝利德等集团,其中惠州驰峰、济南广汇奔驰的授权终止日期定于6月30日。部分门店已停业或转型销售新能源车型。

行业调研数据显示,今年内已经被奔驰厂家取消授权的经销商达到24家,根据厂家优化100家店的目标来看,奔驰下半年每个月要退网10家才能完成目标。

据悉,奔驰渠道大调整源于在华激进扩张后遗症。2014年至2024年,奔驰经销商数量从447家增至700家,但销量下滑7%,电动化转型乏力,EQE系列月销仅数百台。目前奔驰成立数字化与传播部门,试图重塑客户体验。

可以看到的是,传统品牌都在极力摆脱“船大难掉头”的局面,经销商集团对盈利预期的焦虑,也在促使其“向内开刀”。典型的负面案例是广汇集团,自退市以来,旗下各品牌4S店陆续关停,目前已有230家4S店被取消授权占到网点总数的31.29%

12、奥迪取消全面电动化策略,奔驰延长燃油车期限,新能源虽好,但不够赚钱?

6月18日,有报道称奥迪对其未来战略作出重大调整,取消原定于2033年全面电动化转型计划,未来10年将继续生产燃油车、插电混动及纯电动车型。

据悉,由于全球电动车销量增速未达预期,尤其是欧洲市场对纯电车型的接受度有限。奥迪2024年纯电车型销量占比仅为9.7%,落后于奔驰、宝马等竞争对手;另外德国本土电价与油价的经济性差异较小,且消费者对大排量燃油车仍有需求。 

梅赛德斯-奔驰董事长兼CEO康林松近期接受采访时也表示:“我们预计,电气化的高技术燃油发动机将比原先设想服役更久。”康林松宣布,公司将调整航向,比原计划更长时间保留内燃机车型。

此前,奔驰曾力争在2030年实现全面纯电动化,他认为,在电动车普及不如预期的当下,对成熟车企来说,同时推进燃油与电动是最理性选择,两种技术都不能放弃。

此外,宝马、大众、沃尔沃等传统品牌,也直接或间接表示推迟电动化目标

AC汽车认为,车市影响因素众多,品牌推迟电动化目标的具体原因相对复杂,但有一点是主机厂无法明说的核心原因,即电动车制造成本高于传统燃油车,利润率普遍低于后者

着眼于我们国内,新能源发展虽如火如荼,但长城等自主品牌也在加码燃油技术的研发,如奇瑞推瑞虎9L、长城推哈弗猛龙柴油版坦克300等,继续攻关内燃机、混合动力及插电式混合动力发动机和变速器。

在国内市场,相较于主流车企的战略调整,新势力们在市场争夺的过程中表现的更为激进,“亏钱卖车”的表述屡屡出现。

消费者对“利润泡沫”的破灭固然是喜闻乐见,但光伏产业打遍全球无敌手却赚不到钱的先例,却让人惋惜,这也是近期各路“反内卷”倡议中,着重提到的一点。

今日头条

全球汽车及服务领域人才、信息、资源中心

媒体合作

合作伙伴

@2014-2018 上海艾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沪ICP备1401686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