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正文:退网的4S不“退场”:左手倒卖库存车,右手副厂件,活得更滋润了?

退网的4S不“退场”:左手倒卖库存车,右手副厂件,活得更滋润了?

2025/5/15 17:24:40 贺言 原创

售后维权事件大量出现,资金周转愈发成为4S店存亡的命门。但也有一批“聪明”的4S店提前退网,转卖同行库存车套利,以原副厂件价差谋利。脱离主机厂束缚后,4S店活得更滋润了?

退网的4S不“退场”:左手倒卖库存车,右手副厂件,活得更滋润了?

近段时间,关于“4S店售后维权”的话题热度居高不下,北京、大连、青岛等多地出现4S店关店,车主售后储值退款困难的维权案例,涉及多个经销商集团及多家汽车品牌。

此类事件中,4S店因资金周转不畅,突发闭店的情况居多,车主维权的诉求尤为激烈。但也有相对温和的情况,如宝利德集团近期退网的奔驰4S店,车主权益的转移比较顺畅,并未出现严重纠纷。

相较于明面上的纷争,有车主在社交平台和维权群中零星爆料,部分经营预期不佳的4S店提前退网,且在退网后并未声张,继续经营“卖车+售后”的业务

换句话说,此类4S店退网之后化身成为汽贸,承接同区域同品牌4S店的库存车辆进行销售。售后业务仍在原厂地进行,虽降级为修理厂,但依然能吸引到车主前来,进行“原厂”维修保养。

这便导致,失去主机厂的束缚之后,这些退网4S店的日子更加“滋润”。卖库存车自主定价,在同行和车主两端赚钱。售后利用副厂件大量赚取价差,甚至将业务外包,专注项目返点。

依照车主爆料信息,此类退网4S店的操作可谓“大胆”,部分行为已涉嫌欺诈。真实情况如何?

01、4S店退网做“汽贸”,级别下降,但赚的更多

传统品牌4S店新车销售的压力显而易见。就2024年的数据来看,8大上市4S集团财报显示,仅两家保持盈利,其余6家净利润全线下滑,5大集团亏损合计43亿,核心原因均在于新车大幅降价,打乱了市场节奏

连锁反应下,4S店数量冗余,内耗竞争的矛盾也进一步放大。截至2024年底,全国汽车4S店网络规模为32878家,相比上一年减少2.7%,近四年来首次出现缩量情况。

在退网的44194S店中,93%为传统燃油品牌,导致门店退网的直接原因,主机厂压库、返点账期太长是核心原因。预期利润下滑,资金周转不畅,再加上银行风控抽贷,一时间出现大批爆雷的4S店。

事实上,库存问题始终是4S店难以化解的症结。AC汽车了解到,包括宝马、大众等在内的传统品牌,主机厂的压库行为依然存在

一个显而易见的矛盾,是品牌车系换代后销量不佳,主机厂又急于扭转市场情况,必然向渠道施压,而产品竞争力的欠缺,并非渠道段的宣传就能填补,库存并没有因主机厂“减压”的口号而减少

正是因此,4S店依然愿意忍痛割肉,甚至有求于二网汽贸商。AC汽车调查发现,部分退网4S店确实仍在销售原品牌及子品牌车辆,车源正是来自本地及周边4S店的库存,部门门店甚至成为当地车市生态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具体来看,此类门店最直接的优势,是业务在4S原址进行,多数车主对购车渠道的认识存在空白,对退网及开票主体信息的了解并不充分,在车辆能够正常挂牌上路的情况下,并不会深究其是否为严格意义上的官网渠道。

在这种优势下,门店售车时并不需要像传统汽贸商一样,以鲜明的低价吸引客户。这也就意味着车辆来源,即所合作的在网4S店能够尽量减少亏损。这正是传统汽贸商所不具备的条件,相应的,在网4S店也会主动帮助退网门店“打掩护”,以保住这一流通渠道。

盈利方面,AC汽车从一家退网大众4S店处了解到,按照汽贸模式卖车,从同行和车主两端赚钱,利润高于原4S,甚至因为打通一汽上汽两端渠道,销售额得以增长

加上同城达人线上卖车模式的跑通,该店正尝试打通周边区域4S店的库存,虽对当地汽贸商产生不小的冲击,但在“抱团取暖”的价值观念下,也并未出现明面上的矛盾,车主们并未明显察觉

不过,该店销售人员也直言,自己是“趴在同行身上吸血”。但在当前矛盾依然突出的市场环境中,有存在必然有需求,况且4S店能够清掉库存就已经是“千恩万谢”。

引用某在网4S店销售人员的观点,相较于去年打“价格战”时的不忿,今年同事们的心态已经相当平和,“相比于赚多少钱,更重要的是店能开下去,能发得了工资”。

至于“割肉喂饱汽贸商”的说法,其表示“已经无所谓了”,重要的是大家要保持和气,毕竟“谁也离不开谁”。

02、售后降级成修理厂,“原厂”概念依旧玩得转

相较于转身为汽贸商卖车,部分退网4S店存续的售后业务,的确有“擦边”之嫌,原址原班人马的配置,同样让前来保养维修的车主,难以分辨出差别。

关于车主爆料的,部分退网4S店以副厂件代替原厂件大赚差价,大修订单转包至修理厂等行为,因事件琐碎,站在第三方角度,通常很难获取完整的证据链

更重要的是,在网4S店外采品牌件等相关操作,早已不是行业内的秘密。如同大多数门店事故车维修中的“难言之隐”,车主诉求不一致,主体牵涉之杂乱,根本在于行业的结构性矛盾,并非一时之内能够化解。

不过,站在合规性的角度,AC汽车也梳理出部分退网4S店售后的“擦边”行为,其对原厂概念的滥用,一定程度上触及虚假宣传的监管法规

具体来看,首当其冲的依然是油液、刹车片等易损配件。类似于承接其他4S店的库存车辆,其同样化解4S店配件采购的指标,拿到原厂产品的难度并不大。具体使用看车主的要求或专业程度,高价低利润的原厂产品“非必要不使用”。

但在推广方面,因车主对于门店业务调整的感知并不明显,“原厂”概念依然是其最核心的宣传点。相较于普通修理厂,4S店的客户质量更具优势,通常情况下对价格感知并不明显。再加上保司资源的积累,门店维持原有“格调”并非难事。

此外,事故车维修成为此类门店违规操作的重灾区,在车主不了解门店资质变动的情况下,其通常以“原厂低价高返现”的概念拉拢资源。

虽有保司作为监督检查的红线,但门店以此仍能作为转化车主的重要端口。尤其是面向两大众、两丰田等车主,效果尤为凸显。

可以说,部分退网4S店在售后业务的存续维持上,确实存在一些不当行为,但这毕竟属于少数且并不长久

更多退网4S店转型修理厂,是在合规的前提下,强化自身“原厂标准”、“原厂技术”等标签。如此前最大宝马4S店北京星德宝陷倒闭风波后,原班机修技师在附近组建起一家专业合规的门店,以承接原店内车主的需求。

而这也正是业内一直所关注的话题,即大批传统品牌4S店倒闭或转型之后,车主由谁承接。目前来看,4S店售后部门所组建的团队依然有“近水楼台”的优势,从源头掌握车主信息,并精准推广服务。

因此,相较于提防退网4S店假冒原厂招摇撞骗,汽服行业真正不容忽视的,是这些从原厂售后出身的技师。如同前辈们投身于创业开店,这些年轻人们所展现出的能力同样不俗,技术储备,服务态度,资源合作等不乏掰手腕的底气。

写在最后

退网或倒闭的4S店,接下来要如何发展?

从车市全局来看,转型才是主流。同样是2024年的数据,相较于年内退网4419家4S店,新开的4S店有3518家,且90%以上是自主新能源品牌。

类似的,推演汽后市场的走向,在日趋严格的监管法规之下,不当营利行为注定将受到遏制,车主在上当吃亏之后,也必然会对汽修行业进行更加严格凌厉的审视。

最关键的,是这一系列事件背后,主机厂到4S店再到修理厂,“唇亡齿寒”相互依存的利益传导关系。当越来越多的4S店以转型作为发展要义,修理厂又该如何做出准备?

今日头条

全球汽车及服务领域人才、信息、资源中心

媒体合作

合作伙伴

@2014-2018 上海艾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沪ICP备1401686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