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正文:500多位车主要求“退还保费”,这家拥有20多家店的新能源4S集团怎么了?
2025/5/7 11:08:34 流意 原创
据媒体披露,沈阳部分某迪车主因经销商经营问题,导致无法上牌,目前总部已经介入,协助经销商处理客户问题。
但这场风波并未止步于东北。一位济南车主反馈,去年在乾众某迪4S店购买的“12500元臻选无忧礼包”,本应包含三年保险、12次车漆喷涂及6次保养服务,却随着门店突然关闭沦为空头支票。
更令人担忧的是,此类案例并非孤例:济南维权群聚集250余名车主,潍坊维权群规模近300人,所有矛头直指山东乾城集团。
这家曾坐拥20余家某迪门店,覆盖济南、潍坊、泰安等地的区域经销商巨头,正深陷车主维权、员工欠薪与总部解约的三重困境。
那么,一家手握新能源赛道王牌的经销商集团,为何会沦落如此?传统4S模式究竟该以何种姿态存续?
01、500多位车主要求退还保费
与沈阳车主因车辆合格证被扣留导致无法上牌的困境不同,山东地区的车主正面临一场涉及预付费服务包的集体维权。
这场风波的核心,直指乾城集团自主设计的“臻选无忧服务包”——一款将官方延保、第三方保险与增值服务捆绑的组合产品。
需要强调的是,这款“臻选无忧服务包”并非某迪官方推出的产品,而是乾城集团自行设计的锁客套餐。
根据上述车主提供的协议,车主需一次性支付12500元,即可享受三年全险、六年15万公里原厂质保、六次基础保养,及每年两次免费钣喷服务。作为对价,车主需承诺在协议期内定期至指定4S店维保,且年度出险次数不得超过三次。
然而,这一承诺似乎要沦为空中楼阁。
据维权车主反馈显示,除首年保费已使用外,多数人还剩余1-2年保费未履行(折合3000-10000元不等),且4S店已无人受理续保及退款事宜。
更令车主焦虑的是,原本承诺的免费保养与喷漆服务因门店停运彻底落空,而正常的维保服务已经约不上了。
AC汽车拨打了济南乾城4S店(王朝网)售后电话,处于关机状态,另一家乾瑞4S店虽可接通,但仅接受车主自费维保,并表示“集团已将门店转让给厂家,服务包履约需联系原购门店”。
有车主提出了担心,因为预付的三年保费并非官方产品,属于经销商自行设计的套餐,厂家会不会为经销商违规行为善后?
一位在济南乾信店现场的车主反馈,展厅内已无展车,仅剩一名外包人员负责登记退款申请。
“尽管工作人员承诺6月初启动退款流程,但谁敢保证资金链有问题的经销商能如期兑现呢?”
截至发稿前,拨打官方400客服的车主均收到“已登记待反馈”的回应。而维权群人数仍在持续攀升,500余名车主正期待厂家及时介入处理,以减少自身损失。
02、资金链危机与自救
从行业标杆到危机漩涡,乾城集团的陨落轨迹并无特别之处。
这家自2014年便加入某迪体系的经销商集团,曾缔造过令人瞩目的商业神话:其麾下的济南乾盛店以8226平方米的规模问鼎最大旗舰店,更在山东市场织就20余家门店的庞大网络。
然而,正是这样一家区域巨头,如今却深陷资金链危机之中。
乾城集团在《关于处理三保服务事宜的解决方案》中,将危机根源直指两大外部冲击:
其一是总部对经销商政策的调整,对集团现金流管理形成持续性压力;
其二则是山东地区多家汽车经销商暴雷引发的连锁反应,导致区域银行收紧融资政策,令门店运营资金链濒临断裂。
这一解释与行业金融政策变动形成互文——浙江、重庆、上海等地已明令叫停车贷“高息高返”模式,直接削减了4S店赖以生存的金融服务费收入。
面对困境,乾城集团也给出了自救方案:一方面积极对接总部和银行输血;另一方面计划出租/出售旗下资产。
但现实远比方案残酷——目前在某迪官网经销商名录中,乾城集团旗下门店已悄然消失。
截至目前,济南地区售前经销商王朝网有11家、海洋网6家;潍坊王朝网4家、海洋网7家;而乾城集团在济南和潍坊的 8 家店、11 家店均不在列表中。
这也引发诸多猜疑。有车主反馈,总部到底是解除乾城集团的授权还是直接收购,目前还未有定论。但确实有部分门店粘贴了重装升级的通知,不知是否为接下来的重组做准备。
除车主面临保费退还无门、售后服务中断外,集团员工欠薪问题同样严峻。
一位售后从业人员坦言:“我们已数月未领薪资,现在售后执行‘先款后服务’实属无奈。因此只接受自费维保的客户,换位思考,若6个月工资拖欠,谁能坚持无偿工作?”
诚然,乾城集团现在要弥补的不只是资金链的窟窿,还有车主和员工的信任裂痕。
03、4S店模式遭遇生死大考
从行业标杆到危机漩涡,乾城集团的陨落轨迹,恰似一面照见汽车经销商行业深层变革的镜子。
这场危机绝非个案,而是市场格局重构、政策风向转变与金融环境收紧多重因素交织的必然结果。
当2025年的车市呈现出魔幻图景——头部经销商集团加速拥抱新能源,而专营新能源的4S集团却深陷危机,行业正经历着颠覆性的价值重估。
困局背后,是主机厂“以产定销”传统模式与渠道生存现实的剧烈碰撞。在压库政策驱动下,4S店被迫扮演着“资金蓄水池”角色,库存压力与融资成本形成致命闭环。
AC汽车专栏作者车内韩车一针见血地指出:当4S店穷尽融资手段仍难填资金缺口,那些服务吸收率超100%的老店或许能勉力支撑,但成立未满五年的新店或资金实力薄弱者,终将面临生死抉择。
更值得深思的是,4S店作为独立法人实体,实际经营自主权却长期处于架空状态。当经营现金流由正转负,银行立即启动抽贷机制,使企业陷入“失血-收缩-再失血”的恶性循环。
在有关乾城集团的维权群内,也有车主感叹,幸好所在的城市有某迪直营店,至少售后服务有保障。也有车主表示,自己曾劝亲戚朋友去直营店购车,目前来看这是最正确的决定。
不可否认,传统4S授权经销模式存在种种不足和缺陷——投资重、周转慢、抗风险能力弱,在新能源时代被进一步放大;而直营模式虽在价格透明、服务标准化方面优势显著,但其重资产属性与快速扩张需求同样存在矛盾。
正如车内韩车所言,无论哪种经销模式,单独强调某一方的利益诉求,这个模式应该就不会长久。
即便手握新能源赛道的王牌,经销商在日常经营中亦是如履薄冰。尤其是当市场淘汰赛加速上演,那些沉迷于规模扩张却忽视资金安全的经销商,终将成为产业升级路上的注脚。
但这种自然淘汰,恰是中国汽车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唯有经历渠道重构的阵痛,方能迎来服务升级的黎明。毕竟,在新能源革命的浪潮中,没有永恒的赢家,只有与时俱进的幸存者。
各种跨界者加入战局,导致客户购买和安装轮胎的方式迎来变化。传统维修...
小桔车服召开安全管理委员会专项会议,会议任命小桔租车、小桔养车、小...
从预约检测到透明报价、从专业技师到纯正配件,从免费车辆电子健康检测...
哪些汽服门店在换门头?换门头的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