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正文:定损14.7万,保司只愿赔付6.2万,4S高返点抢来的事故车砸手里了?
2025/4/29 17:18:41 老白 原创
近日,某奥迪A6L车主在短视频平台发文称,自己的车辆发生事故后,有2家4S店迅速到场抢单,他选择了返点更高的一家,对方承诺一周就能修好。
但多天过去后,4S店告知车主车辆定损14.7万,但保险公司不认可定损金额,同时给到的维修金额不足以覆盖成本,因此建议车主走全损,或者转到另外的4S店维修。
▲图片取自车主视频截图
车主担心有其他不确定因素,并没有同意转店,而是去和保险公司的业务员沟通,后者否认了不愿赔付的说法,表示4S店反馈说车主还未选定维修的地方,因此就没有谈具体的维修价格。现在保险公司和4S店两边“踢球”,并且全都倾向让车主走全损。
AC汽车曾报道多起定损争议事件,如车辆在发生事故后,4S店的定损过高,保险公司不认可,导致车辆长时间得不到维修;又或者4S要求换件,但保险公司坚持“只修不换”等,4S店和保险公司之间的定损博弈日益加剧。
对4S店来说,一方面,事故车的蛋糕越来越不够分,为争抢事故车业务,4S店需要支付高额的事故外拓费、车主返点费以及定损员的招待费。另一方面,保险公司掌握事故车维修链条中的利益分配权,而新车下滑导致的保费规模下滑,导致保险公司在理赔端的打折减损力度加大,事故车的利润被严重削薄。
“高成本+低利润”双向压缩下,4S店高返点抢回来的事故车要“砸”手里了?
01、保险公司和4S店博弈,最终车主受伤?
保险公司和4S店为什么都倾向让车主走全损呢?
按照车主给出的信息,保险公司赔付车主的全损金额为30万,评估车辆残值为23.8万,也就是保险公司的成本为6.2万,而按照4S店的定损则要赔付14.7万,两害相权更想取其轻。
通过4S店走全损,则需要抽取10%的服务费。4S店既不用辛辛苦苦维修,也不用和保险公司来回拉扯,轻轻松松收入3万元,比事故车简单又好赚。
▲图片取自车主视频截图
但对车主来说,如果接受全损,这台落地36万元的奥迪A6L拿到手的赔付款仅27万元,相当于在购买至今的5个月内亏损了9万元,因此车主自愿承担车辆贬值损失,坚持走定损维修。
不过车主想要维修并不容易。
由于保险公司不认可定损金额,且赔付款不足以支撑车辆维修,4S店提供了2个方案给车主,一是在维修过程中不使用原厂件,有些地方只换不修;二是转到另一家的4S店。
视频下方有多位网友表达了4S店的不容易:
保险公司让车主走全损的方案,是表示只愿意出6.2万的成本维修这台车,4S店根本修不出来。
涉及5%的返点,保险公司合作折扣估计在20%以上,剩下的利润还有几个点?间接成本估计占了5个点以上,车主又要高返点又要原厂配件,这怎么修?如果用副厂件,给10个点都没问题。
即便按照14.7万的定损金额,需要保费21万,这需要接近5万的保单支出,再减去给客户5个点的返点7350元,还剩下9万元。拿原厂配件、喷漆拆装、发票……4S店确实赚不到钱。
▲图片取自车主视频截图
对于4S店来说,全力做好保险业务势在必行,这不仅有前端“新车保费+续保车辆保费”的返佣,更有后端事故车维修带来“半壁江山”的利润。
据AC汽车了解,4S店高度依赖事故车的暴利生存,事故车维修产值约占售后产值的40-50%,且利润率高达35%-45%。
但是自2023年以来,受新能源冲击,4S店的销量不断下滑,导致保费规模也不断收缩;同时“二次综改”后,车主为降低来年保费,轻微事故多选择不出险,降低了事故车到店资源。
事故车业务的整体蛋糕在缩小,倒逼4S店不断加大对事故车的投入。但在“保费换送修”的政策下,保费是4S店立身根本,是与保险公司博弈最重要的砝码,随着保费规模下降,4S店在定损环节被保险公司“卡脖子”的案例也会越来越多。
保险公司也有一本难念的经。为了减轻赔付压力,保险公司不得不拿着放大镜去审视理赔端的成本,配件是换是修、使用原厂件还是副厂件、去汽修厂还是去4S店维修等,凭借“定损大权”,保险公司对事故车赔付的重灾区——4S店的成本管控也将越来越严。
此外,保险公司还积极推动与第三方维修厂合作或自建认证维修网络,以削弱4S店定价权。
站在车主角度,保险公司和4S店博弈过程中,花钱买车险的车主始终是被动的接受方。无论是接受全损,还是降标维修,都是保险公司与4S店利益最大化结果,却不是车主的最优解。
02、定损14.7万和维修赔付6.2万,中间的差价被谁吃了?
在定损单中,争议最大的是前右大灯,赔付金额达到了8万元,占据整个定损金额的50%以上。
▲图片取自车主视频截图
根据中保研汽车技术研究院官方披露,来自豪华品牌的样本车型,常年稳居零整比TOP 10排行榜中的“榜首”,BBA车型更是其中“翘楚”。
在《第十八期汽车零整比》报告中显示,30-50万元区间车型汽车零整比系数均值最高,为602.31%。以奥迪A6L来看,其常用配件负担指数达到49.59,也高于均值19.47,拉动了车后维修成本常用配件负担指数上涨。
而前大灯单件作为事故中最易损坏的部件,素有“灯厂”美名的奥迪不负所望,奥迪A6L前大灯(左)单件零整比最高,达到了10.64%,相当于维修一个大灯需要支付10%车价。
某汽修厂老板对大灯价格表示了确认,表示奥迪A6L的大灯约需要3万多元,如果是激光大灯则需要6万多元,再叠加工时费、经营成本等,还会再推高大灯的维修价格。甚至售后需求越高的配件,4S店能够从中获取的利润越多,也会导致维修价格虚高不下。
而汽车零整比作为零配件的真实价值,其系数越高,意味着配件价格更贵,修车费用增长,加大了保险公司的赔付压力。
特别是当前车市竞争愈发激烈,“价格战”成为经销商争夺市场的常用手段之一,导致新车终端的成交价甚至与成本价倒挂,越来越多的4S店在新车销售环节中赔钱卖车,只能在保养、事故车等售后服务中攫取更多的利润。
但在保险公司将“降本”作为根本诉求的当前,少赔付成为坚守的底线。这也是4S店定损14.7万,但保险公司只愿意赔付6.2万的重要原因,而中间的差价则是各方利益最大化的博弈地带,谁掌握的话语权最大,谁就能占据上风。
其中有意思的是,在强监管下,4S店一改以往对车主瞒天过海、以副厂件代替原厂件维修的做法,而是实情相告。有老板表示,这也更说明,事故车维修赚钱越来越难了,连4S店都“争不动”了。
写在最后
面对保险公司、4S店、车主都要利益最大化的诉求,车主作为保费的买单方,反而成为了“弱势群体”。很显然,遇到定损理赔互相扯皮的情况,不是每个车主都有时间和精力进行维权。
有观点认为,车险产业链条正陷入囚徒困境,中国保险市场实行保费差异化才有可能是解药。
把选择权交给车主。车主在购买保险时选择出事故后去4S店用原厂件,则保费较高;选择去修理厂修复或采用品牌件、再制造件,则享受更低的保费。甚至,将理赔款直接交给车主,由车主决定如何维修,打破高返点给各方带来的桎梏。
不过,也正是事故车维修行业缺乏一套可执行的标准来平衡各方的利益,仅仅通过车主去求解,无异于缘木求鱼。
因为保险公司作为最大的利益既得者,目前没有动力去推动事故车维修生态链的变革,原因在于在“保费为王”的基调上,各方利益难以协调;同时车主端对保费理赔标准化的需求尚未形成足够压力。
不难推测,在保险公司“降本”的高压下,无论是维修方4S店还是汽修厂,都要在事故车维修上承受更大的约束和压力。
各种跨界者加入战局,导致客户购买和安装轮胎的方式迎来变化。传统维修...
小桔车服召开安全管理委员会专项会议,会议任命小桔租车、小桔养车、小...
从预约检测到透明报价、从专业技师到纯正配件,从免费车辆电子健康检测...
哪些汽服门店在换门头?换门头的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