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正文:多家宝马奥迪4S店“关停并转”背后:主机利润下滑、网点过剩、专修店抢客户

多家宝马奥迪4S店“关停并转”背后:主机利润下滑、网点过剩、专修店抢客户

2024/12/11 9:54:13 贺言 原创

4S店数量饱和、“原厂唯一性”消解已成为更深层的隐忧,在“二网”、专修厂的冲击下,车主正欲拆分“购车”与“售后”需求。

4S

经销商接连不断闭店,BBA在国内正艰难维持着“体面”。近日,宝马再次刷新低价,i3车型已有经销商报价低至15.9万。有车主调侃,“努力买宝马”这件事,不再需要自己“努力赚钱”,而是等宝马“努力降价”。

抛开这些经销商用来吸引眼球的“烟雾弹”,在中国市场的遇冷,已让BBA的财报越来越难看。前段时间各家公布第三季度数据,奔驰净利润同比下降54%,宝马下降83.8%,奥迪下降91%,理由无一例外指向中国市场:售价持续走低,产品与市场需求不够匹配。

结合经销商向厂家抗议,及“叛逃”新能源等一系列动作,无论是从业者还是普通车主,都不免产生一丝担忧:BBA卖不动而且又不赚钱,还有没有4S店能留下来,保障车主权益,坚守燃油车的“荣光”?

01、高价车型卖不动,入门款靠降价“续命”

中国大陆占BBA全球销量的1/3,自“价格战”打响之后,BBA一直在积极应对。

就价格策略来看,今年年初,奔驰率先下调EQ电动系列和A级入门车型的售价,降价幅度普遍在4成左右。随后宝马开始跟进,考虑到车型换代效果不佳,代表车型3系在3月份便推出7.9折优惠,降价幅度达到7万元上下。奔驰也及时同步,C级车型8~10万的优惠从大客户和地区限定逐渐放开,基础配置与宝马基本持平在裸车24万区间。

奔驰宝马一较高下,最难受的当属奥迪,A4L车型陆续下调至22万区间,基础款近期更是下探至19.59万元。其他走量车型也同样凄惨,Q5L在6~7月的降价幅度就有10万上下,A6L基础款更是跌破30万,滑落至以往B级车的价格区间。

可以说,BBA意识到产品吸引力不足之后,降价是毫不手软,入门车型和走量车型陆续下调近10万,与自主新势力品牌们争夺“年轻人第一辆车”的头衔。而这也引出BBA最大的痛处,即高端车型难再支撑利润,以宝马7系为例,目前最高优惠25.7万元,降幅达28%,纯电动i7版本现金优惠更是达到55.5万,降价幅度超35%,艰难维持“D级豪华”底线。

落实到销量层面,走量车型“穷忙”,和高端车型“跳水”的情况有更直观的展现。同样以宝马为例,5系销量同比下滑超36%,2023年下半年月销量基本过万,今年下半年徘徊在5000~6000台区间。X5国产后的销量也是一路下跌,从去年月均9000台滑落至5000台上下。

这也正是今年经销商只有“中亏、大亏、特大亏”的核心原因:高端车型销量下滑导致利润骤降,走量车型降价至“亏钱续命”,在解决产品吸引力这一根源问题之前,眼下“降价-保量-亏钱”的循环基本无解。

02、4S数量早已饱和,如今关店“挤泡沫”

入不敷出,银行抽贷...整理诸多暴雷4S店的共性,无一例外是现金流断裂。经销商“重资产、高杠杆”业务模型,明显存在船大难掉头的弊病,跟不上快速变化的车主喜好。

不过,在剖析新能源新势力品牌的冲击之前,“4S店数量饱和”是无法忽视的一点。2023年数据显示,国内共有33779家4S店,其中BBA三家4S店总数超1870家。从区域分布来看,以奥迪为例,在河北保定等地级市开设有3家及以上4S店,在消费下行的市场当中,服务能力一定程度上存在冗余,区域内同品牌的4S店难免陷入“内耗”局面

类似的状况也在美国出现,2017年美国4S店数量超18000家达到顶峰,之后便开始下滑,到2023年底缩水至16835家。从市场角度分析,信息及购买渠道的多元,导致新车价格日益透明,经销商利润缩减。叠加日益走高的门店运营成本,越来越多的非上市经销商集团选择合并重组

可以说,市场始终在进化迭代,4S店如今的盈利模式,已经难再撑过“下一个20年”。整理国内各经销商集团的动向,转型、并购案例也并不少见。

AC汽车在之前的文章中提到,4S店转型的一个关键动作是“靠售后和二手车赚钱”,其中中升、永达等集团的试水已经颇具效果。在这些行业龙头之外,AC汽车业观察到,不少小型经销商因价格战已中止了新车销售,如天津北辰区某奔驰4S店,只保留售后业务“过冬”。

更值得关注的,是中升等经销商集团有意提升品牌集中度,即通过并购同品牌4S店,建立BBA等传统品牌的跨区域连锁服务体系。今年8月中升并购新丰泰3家4S店,10月广汇多家沃尔沃4S店被取消授权后,多家经销商集团抛来橄榄枝,业内普遍认为,未来4S店的并购潮会进一步加速。

03、“二网”、专修店接盘车主,4S不是唯一解

回到开头的问题:BBA卖不动且不赚钱,哪些4S店还会留下来?业界争论已久,却发现4S店并非唯一答案。

先是销售端,据国内汽车新零售平台“大搜车”的统计,今年6月中国市场的“二网折扣率”突破了19%,传统能源车型更是高达24%,远高于2019年之前10%左右的正常水平。这一数据不仅反映出车市价格战的真实烈度,更指向了“二网”渠道购车的议价空间

这种吸引力正在社交平台发酵蔓延,近期“保时捷Macan一口价23.8万”的图片刷屏,除了与厂家68万的指导价有鲜明对比外,“0公里库存车”、“3大件2年或4万公里保修”的条件也颇具诱惑。在巨大的价差面前,已有不少车主抛掉了“原厂”的执念,“质保差点无所谓,反正有那么多的专修店”。

事实上,今年上半年主机厂已对原厂配件渠道进一步放开。“猫虎狗”分别于上汽大众、东风南方、东风日产等主机厂签订合作协议,4S店的“唯一性”再一次被消解

也正是因此,业内认为在品牌4S店、中升go等经销商自建体系之外,或有另外一种解决方案,即“二网”、专修厂等主体达成合作,将新车销售与售后服务分开。二者通过降低中间成本,以价格优势吸引车主“拆分需求”进而搭售更加灵活且净值更高的售后配套方案。

简言之,哪些4S店会留下来,根本在于是否有足够的利润空间。当前汽车市场正处于激烈的变革期,经销商也不再敢全部押宝至厂家。相比于4S店的“坚守”,盈利模式滞涨、新项目匮乏的各级从业者们,更希望看到新的玩法出现。透过BBA在国内的市场走势,我们或能得到一些新的思考。

今日头条

全球汽车及服务领域人才、信息、资源中心

媒体合作

合作伙伴

@2014-2018 上海艾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沪ICP备1401686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