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正文:4S集团转投新能源、开辟“第二售后车间”抢客户…修理厂将遭遇更大冲击?丨11月看点
2024/12/3 11:40:20 贺言 原创
离2024年结束仅剩一个月时间,相比于打响收官之战,更多汽服门店正在思考如何鼓舞士气,尽量“过个好年”。
F6大数据发布《2024中国汽车后市场维保行业白皮书》,再次用数据展现出进场台次、单车产值、营收利润齐下滑的惨烈局面。叠加今年“金九银十”的消失,能否抓住年底出行高峰前的维保需求,很多老板表示不敢乐观。
不过,按照常规车辆“一年一保养”的最低标准,不少从业者预测,车主们积攒的维保需求,或在年底集中释放。尤其今年增长相对出色的底盘业务,或将再次迎来一波热潮。
此外,按照F6数据中“54%门店进场台次负增长”的统计情况,再次聚拢车主、积攒信任,将成为老板们着重考虑的事项。“14%的门店增长大于25%”,足以说明强者恒强的局面正在加速形成,突出重围所剩的时间窗口越来越小。
盘点11月业内重要事件,汽配商、修理厂“反内卷”的抗争大量涌现,主机厂独立售后“降温”多年后再次迎来重整,新能源领域的转型路径,也形成几大派别。4S店影响力衰退,门店争抢出保客户各有千秋:走专修路线,还是做社区全能服务?综合实力的较量,已正式拉开帷幕......
一、后市场大事件
01、“充1万得3万”营销引争议,10家工厂发文约束汽配商,行业内卷该休矣?
10月底,浙江鼎腾的一则公告在业内引起轩然大波,“充1万得3万”、“配件超长质保”、“免费送货退货”等服务政策,点燃了其他汽配经销商们的怒火。
随即有同行跟风,以配件“平进平出”的方式表达不满。相应的,“平台开始收割”、“平台爆雷前兆”等议论也大量出现。鼎腾CEO王拯不得不发声辟谣,解释活动规则为:每家店限充额度1万,每次采购抵扣至少10%,即修理厂消耗完这3万元,采购总金额不少于30万元,相当于每笔采购优惠6-9%。
但业内因内卷而积聚的怒火并不容易平息,常州10家汽配工厂联合发文,要求杭州经销商从11月1号开始,必须恢复到10月26号之前价格,否则会作出限流一个月、集体停货一个月、以及取消之前所有政策等处罚。因这一事件引发的讨论更是成为“大乱斗”:有人为厂家拍掌叫好,有人表示文件像是炒作,更有人质疑厂家涉及价格垄断......
可以说,不满情绪是各方唯一的共性,停止内卷是各方共同的诉求。早在今年6月,济南汽配联盟就遭到石家庄机动车维修协会声讨,原因同样是“低价配件+极致服务”影响到了行业的正常生态。“过度服务”的概念被搬到台前,但如何判定也尚未明确界限。
文章详情:
《“充值1万得3万”是盲目烧钱扩张?算两笔账看清真相》
《价格战惹众怒,10家工厂联合发文约束经销商,行业再没有赢家?》
02、某中级人民法院印发《车损鉴定规程》,事故车维修“潜规则”将被终结?
AC汽车专栏作者车内韩车透露,某地中级人民法院近期印发了《XX中级人民法院机动车车损鉴定操作规程(试行)》,对辖区内事故车维修乱象进行整治。
按照这一规定,“机动车交通事故导致车辆损毁,车主或权利人要求保险公司赔偿车辆损失的,由车主或权利人对其车损价值负举证责任”,这意味着车损鉴定过程中,照片不能再“随便”拍摄,因为在法庭质对过程中,这些照片将成为保司是否赔偿的必要条件。
此外,对于车辆损失提起诉讼的,一审立案时应以维修完毕为原则,引导当事人维修完毕后再行诉讼。若机动车没达到全损程度的,就必须修完再起诉,“否则对车损不予支持,直接申请车辆损失价值鉴定的,不予准许”。
业内分析认为,这一规程直指事故车维修“黄牛”,维修过程中“扩损”的现象将得到遏制。但短期来看,车主若未与保司达成赔偿共识,起诉举证时的难度将显著增加。对于事故车业务占比较高的修理厂来说,这一规程或将打破以往的营收平衡,转型或需提上日程。
文章详情:
《“强势力”介入事故车行业,保费换资源、能修不换等潜规则要被终结?》
03、传上汽车享家被合并,主机厂独立售后改革后,能否重焕新生?
近期,某财经媒体报道,上海车享家汽车科技服务有限公司(简称“车享家”)并入上海汽车工业销售有限公司(简称“上汽销”),开始大幅裁员降成本。
据了解,上汽车享家门店目前已缩减至220家,延续了其2022年来不再刻意追求规模的思路,重在加强直营门店的盈利能力。而此次合并至上汽销,业内认为其属于“合并同类项”,在压缩成本的同时,配合上汽集团开展多元化的汽车销售服务。
可以肯定的是,车享家依然是上汽集团在汽后市场的业务重心,但上汽大众选择与体系外的天猫养车合作,也体现出主机厂“多点开花”的战略部署。
2015年以来,主机厂独立售后大量涌现,凭借“原厂配件”这一优势迅速打开市场。但在汽配渠道变革、互联网连锁兴起等因素影响下,主机厂售后连锁的发展逐渐偏离预期。
业内人士认为,在下行市场的主导下,汽后市场进入“去泡沫化”时期,“以价换量”的市场拓展模式已经难再掀起波澜。相应的,汽服门店标准化、供应链等层面的比拼也已经展开,以车享家为代表的主机厂独立售后,能否通过改革焕发新生,俨然值得关注和期待。
文章详情:
《传上汽车享家被合并,直营店缩减至220家,主机售后连锁能否持续盈利?》
二、主机厂/4S动态
04、工信部力挺内燃机,发布4大行业利好,油电“双轮驱动”将成主旋律?
新能源发展势头强劲,燃油车似乎已经成为落后产物,“修理厂将无车可修”的焦虑,随着车主消费意愿的下滑,显得更为强烈。
不过,近期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副司长郭守刚在中国汽车工程学年会上的表态:要在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同时,同步推动内燃机技术发展,激发传统能源汽车和内燃机厂发展合力。这一定调或许能够减轻几分焦虑。
简单翻译,即内燃机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不会衰退,内燃机技术仍然需要迭代和突破,一方面是支持燃油车持续进化,另一方面是大力发展混合动力车型,插混、增程等不同动力类型的新能源将百花齐放。
结合此前工信部传达的汽车领域四大利好,“优化汽车生产准入管理政策”首先排除财务或技术“高危”企业入场,同时也释放出支持车企之间合并重组的信号。“更好服务企业国际化发展”,则是提供了更为高阶的发展思路,即汽后企业作为市场配套,同样拥有显著的出海机遇。中亚、东南亚、非洲等市场,无疑是消化国内过剩产能的热门渠道。
简言之,油电“双轮驱动”,将成为下一阶段的市场主旋律。无论是整车出口还是售后配套,自我革新以及走向海外将成为发展基调。技术突破,服务争先,将目光投向多维天地,汽修业的发展尚有广阔空间。
文章详情:
《工信部力挺燃油车,传统修理厂不用再焦虑了?》
《解读工信部最新发声,4S及修理厂投资人应注意哪些“坑”和风口?》
05、4S店内开辟“第二车间”!经销商再次加码售后,能否有效自救?
4S日子难过,资金链断裂的恐惧,笼罩在绝大多数店面。新车亏钱是既定的事实,但想要靠售后赚钱,目前来看还颇为困难。
据相关人士透露,中升在洗美和钣喷业务之外,计划返聘此前离职的售后经理,以“合伙分成”的方式,在4S店内开设使用非原厂件的“第二车间”,作为“官方售后”的补充。无独有偶,重庆某保时捷4S店也将一闲置地下室改建成“独立售后”,截留脱保在即的车主。
从模式来看,这类“第二车间”颇为“擦边”。车主们对于售后的门道通常不够了然,“店中店”一定程度上借用了4S官方售后的背书,相比于后市场独立门店依然容易收获车主信任。
眼下经销商与主机厂的关系仍在恶化,且双方的市场压力同样巨大,有经销商认为,主机厂或在较长一段时间内,默许此类“第二车间”的存在。
文章详情:
《市值蒸发超千亿,最大4S集团继洗美、钣喷后再次加码售后,会是新出路吗?》
06、中升、永达加速翻牌新能源,押注问界等热门品牌,将掀起怎样的波澜?
从“保守”到“激进”,中升的转变似乎在一夕之间。近期有多位汽车博主发文,称中升集团欲全面拥抱新能源,拿下50家(也有说48家)“华为智选车”授权。
中升集团虽无正式回应,但大连首家问界4S店已正式开业。AC汽车多方查证之后,得到两方面信息佐证:
一是中升集团的招聘信息中,确实在为问界用户中心及鸿蒙智行储备员工。据悉,四十家用户中心主要以AITO问界为主,一二线主要是鸿蒙智行新增(如成都、长沙),另有很多三四线城市AITO用户中心从0到1建设(如攀枝花、景德镇)。
二是东莞、烟台两地的宝马车主发视频表示,收到宝马官方通知,中升代理的宝马4S店授权到期,车主有尚未使用的售后服务包可以去当地其他4S店核销;购买中升双保等套餐的客户仍由中升集团负责售后。
中升为何在当下节点下注新能源?AC汽车认为有3大核心原因:一是国内新能源的格局日渐清晰;二是定位中高端的华为智选客户与中升的保有客户高度匹配;三是中升在售后端“去品牌化”运营战略取得成效,对新能源车全生命周期的服务有了业务铺垫。
除了中升之外,永达近期也宣布2025年一季度有望建成30家华为智选车授权网点,全面覆盖江浙沪。蔚来高级副总裁魏健日前透露,过去一年里,已有超过40家传统豪华品牌经销商选择转投蔚来。其中不乏保时捷、玛莎拉蒂、宝马、奔驰等全球知名豪华品牌经销商。据悉,广州京溪奥迪5S店,也曾是亚太地区最大的奥迪门店就是翻牌蔚来中的一员。
文章详情:
《关停BBA、翻建40余家华为智选店,最大4S集团“叛逃”新能源,行业加速变天?》
《超40家豪华4S店“翻牌”蔚来,永达开30家华为智选店,经销商加速抛弃燃油车?》
三、新能源热点
07、小米拿下财险牌照,下一步效仿比亚迪做车险?“鲶鱼”们如何改变行业?
日前,金融监管总局正式同意北京法巴天星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进行筹建。其股东之一“天星数科”是小米的一家全资子公司,前身为小米金融。结合此前小米集团获得保险经纪牌照一事,业界普遍认为小米或将进军车险行业。
据业界人士分析,小米集团此次拿下财险牌照,与比亚迪财险一样,可以自行设计和申报保险产品,含金量更高。虽然目前处于获批筹备阶段,但只要完成筹建工作并获批保险业务许可证后,就可以开展车险业务了。
毫无疑问,小米一旦入局车险行业,将是最活跃的“鲶鱼”之一。但相比于比亚迪,小米SU7的整车成本已超过30万,按照现有车主规模,赔付压力明显更大。
值得关注的是,小米近年来在保险领域的一系列动作:2016年通过旗下的四川银米科技收购北京宏源保险经纪有限公司,2021年更名为北京厚积保险经纪有限公司;2021年,小米通过投资移动保险服务平台大鱼科技,加强了其在车险市场的业务能力;今年3月28日小米SU7发售当天,车车科技宣布与厚积保险经纪达成合作,为北京、深圳、杭州等全国多个城市提供在线车险服务。
不难发现,小米早已为新能源车的到来做准备,但其操盘的谨慎态度,也意味着小米自营车险正在等待时机,不会仓促出炉。
文章详情:
《继比亚迪后,小米拿下财险牌照,能颠覆车险行业吗?》
08、特斯拉等专修门店大量涌现,“燃电一体”模型落地,新能源售后机会终于到来?
新能源维修难题仍在发酵,10月份,一辆理想MEGA电池螺丝遭到撞击,4S店通知需要花费17万更换电池,引起车主强烈不满。而因厂家技术不开放,重庆一位新能源车主不得已花费1.8万更换尾灯,同样引发车主们的声讨。
如同燃油车发展初期,破解维修难题的重任,还是在于独立售后。AC汽车观察到,近期主打新能源专修的门店大量涌现,围绕特斯拉等热门车型的解决方案,更是在社交平台频频出现。此外,部分连锁门店正在落地“燃电一体”业务模型,其中不乏电机维修等核心“三电”项目。早期新能源车主陆续出保,修理厂再次成为性价比之选。
不过,在争论“专修路线”和“燃电一体”哪种模式更好之前,我们需要看到业内现有成果和新的挑战。
据全享时代总经理郑情,和电动工坊总经理王浩等资深人士介绍,新能源机电知识及实操,已经形成一套相对固定的学习体系,厂家协议的对接也不再是复杂难题。
但配件匮乏和侵权官司依然是难以逾越的鸿沟,前者因配件类型太多,维修所需难以从“拆车件”中凑齐,后者显而易见,不少售后企业已明确收到了律师函。新能源售后to C的机会已肉眼可见,但修理厂目前最稳妥的操作,还是进行技术积淀。
文章详情:
《一颗螺丝引发的纠纷:新能源车出险需赔17万,维修贵、续保难仍无解?》
《燃油车业务大衰退,新能源又很难养活一家店,还有什么选择?》
《车主吐槽4S店换灯1.8万背后:特斯拉等专修店大量涌现,新能源售后痛点有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