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正文:【AC直播】野村综研合伙人朱四明:供应链模式及趋势解析
2018/7/2 10:16:24 acqiche
供应链和研发、营销一起,构成企业的三大核心职能;但皆从属于战略层(业务战略和竞争战略)。供应链管理的关键词是整体和协同,一是产品/服务、信息、金融的协同,二是供应链、产品(开发)和营销的协同。
据了解,此次会议由AC汽车主办,雅森国际与中国对外贸易广州展览总公司联合主办,针对汽车后市场供应链核心话题,邀请行业主流企业决策者参与探讨、交流,达成共识,共同推进国内汽车后市场更好更快发展。 (AC温馨提示:本文为速记初审稿件,未经删减,可能存纰漏,敬请大家谅解。) 以下为朱四明的演讲实录: 我们公司本身就是做供应链的公司,供应链是什么?包括有哪些要素?其实这些都不重要,关键的是在什么节点做什么事。我们基本就三个观点,我希望这三个观点可以在以后提升大家的供应链业务里有所帮助。 这是我们开篇的观点,其实供应链的核心就是协同,有两个协同。一个是产品服务、信息和金融的协同。二是供应链、产品和营销三者之间的协同。这是我们的第零个观点,不包括三个观点里面。 首先,虽然供应链大家都比较清楚,我们还是把整个供应链的结构,在整个公司体系里面的定位,稍微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的观点,其实整个公司的发展是三个层面。战略层、职能层和保障层。 为什么我们要给这个结论?大家谈供应链问题,是在虚线,红色框出来区域谈的,但绝大多数的供应链问题如果溯流穷源会发现上面的流程有问题。你到底做哪些客户,到底在什么区域展开,如果有一百家店分在全国一百多个城市,你的供应链绝对不可能搞好。大家都知道,我们是7-11的战略合作伙伴。我们合作了40年,其实也经历了风风雨雨,我们不是简单的咨询合作,你可以认为我们是整个供应链运营的管理者和设计者。所以就算7-11现在在日本有两万家店,但日本还有三个县是没有店的,这三个县的政府天天跟7-11说到我们这里开店,他们都不去。包括冲绳在内的,为什么这么密,还有三个地方没有店?大家可以思考一下。 第二,竞争战略,不同业务和车型的选择,你的维修和快保完全不一样,对应的商品、供应链和营销的优先度如何?蒋总在这,他们这些企业对供应链的看重度到底是什么顺序?这个是否是一样的?这其实是我希望给大家分享的东西。前台维修门店和后台供应链的发展顺序到底应该怎么确定? 第三,供应链和这两者怎么协同?还有一个供应链的策略和供应链的管理,我们绝大多数人谈的都是供应链管理问题,这里面我们认为是整个画面里非常小的部分。 大家知道,乔布斯在1985年第一次离开苹果,在他离开之前的五年,这个地方是从1981年到1985年,苹果股价长期处在纳斯达克股价之下。他离开之后,基本马上就升上去了,一直到他离开的七年。1993年,苹果的股价是高于纳斯达克的。假设我们以1993年的时点做英雄,大家怎么论乔布斯?他在的时候股价就不行,他走了,连续七年都是高于纳斯达克的股价(当然后面下去了)。真正的乔布斯回归以后其实还是不行,库克加盟以后苹果才一骑绝尘。没有供应链其实苹果是挣不了钱的。所以我们一直有一个观点,有两类企业,一类是研发特别强、有特别好的创意做产品的,还有一类是做供应链管理的。这完全不一样,第一类的天才,我经常跟他们说不要到咨询公司来,咨询公司培养不了天才,咨询公司可以培养供应链管理的人。所以我们可以帮经销商7-11做供应链管理,我们没有办法帮他们开发商品,商品靠他们自己开发。 我们的第一个观点,我们认为从我们这几十年的经验来看供应链问题,有一半是业务战略的模糊或者是地位不合理。这里面的业务范围,你做服务、做配件保险怎么看,跟新车怎么协同?第二,针对哪些品牌、哪些车型。第三,在什么区域展开。是不是在现在的特定区域跑通模型?还是发展到一定阶段再进行治理?如果是特定区域,到底多大区域的跑通才算跑通?这是我们的第一个观点。 这是我们目前整个的竞争态势图,有的可能还没有公布,像新的进入者,京东、阿里,做一个全面的整合。我为什么放德科?他现在整个都开放了,当然这是不是好事情,大家可以再观察一段时间。所有车厂做第二品牌,只有丰田的金姆斯(音)是成功的,但他只是对丰田体系开放,没有对整个社会开放,如果对整个社会开放,我们在这里不做评价,大家可以观察一下。 这里我想稍微说一句,这个大平台,我们一直有一个观点,每一个企业都有它的DNA。大家知道,滴滴现在也在致力于找线下合作伙伴,这个业务不管怎么样都是分两段的,一段是上游对客户和供应链的经营,这是大品牌的天生优势。下面一段是整个服务的具体提供,这两段所需要的DNA是完全不一样的。我们简单的讲,京东昨天也做了一个发布会,在广东和淘淘在这儿做了一个合作。京东2C的物流体系是非常发达的,但2C的体系能不能用于2B?一个是几亿人次的对象,每个人合作的次数有限,大家在京东买东西,一年几十次就已经很多了,每个人都是很少次数的服务。但2B不一样,一天送几次货都很正常,一年可能是千量级的服务,一年可能是十量级的服务。但这边只有几十万,10万乘1000也是1亿。这边是很多人,但每人是很少的服务。 很多人说整合,我一直喜欢说一件事,每个人只有一双手,几乎没有人左右手同时熟练的。以前思科做消费电子,大家知道他们做路由器特别成功,但他们做消费电子其实是失败的。在全世界范围内,2B和2C同时做的很好的非常少,这两个生意是不一样的。 这边是业务轴,这边是品牌轴,做到右上角的难度极大,什么事都干、什么品牌都做。因为你单单做这条线上已经不容易了,现在的这条线,我们以前分成三段,现在有必要分成四段。前面的美容和轮胎是一段,然后到小保养和易损易耗,到此为止不需要很复杂的技术。后面两段有必要拿开,主要是钣喷这块,包括政策、环保压力包括保险公司,这条线在中国刚刚开始,但我们认为大的趋势是不可逆的,所以大家可以分成四段,这四段所有需要的东西都是完全不一样的。 第三个话题,业务在哪个区域展开?我们有一个观点,单店真的成功,大概是成功了三分之一,单城市成功再加三分之一,一个省的跑通才是真正跑通,所以目前来讲,中国所有的连锁,现在的连锁很多是在地级市展开,但真正能在一个地级市之外展开的,如果能在一个省展开,基本就可以复制了,包括管理协同,包括供应链协同,以省级为单位。你注意看所有中外大公司,在中国省级单位做协同,这个是ok的。当然,地级市很重要,车主的活动半径天生是地级市,这是从客户角度来看的。从管理和供应链角度来看,是一个省。 我们把省分成三类,我稍微给大家讲一下。第一个叫集中省,占这个省GDP50%以上的城市,如果地域范围在150公里之内,高速公路大概一个半小时。因为中国现在干线的进驻城市已经很棒了,这是我们的集中省份,基本搞这一个地方就可以了。第二个是过渡省份,至少有一个城市在一百公里之外。第三个是分散的。 像山东,典型就是分散的,像山东这个省,其实是三个部分,青岛、烟台的胶东半岛,临沂为代表的鲁西南,还有济南为代表的鲁中。江苏可以分为两部分来看。 第二个观点,四分之一的问题来自于竞争战略的前后台分工不明确,以及发展路径不清晰。不同的业务和业态选择,对应着商品、供应链营销的优先度,因为资源有限,你开始到底把重要的资源放在什么地方?这个资源包括钱的资源,也包括主要创始人团队经历的资源。好多企业都重视钱的资源,但不重视经历,但其实你们的经历是非常宝贵的。第二,前台维修门店和后台供应链发展的顺序如何确定?第三,商品如何选择,何时上自有品牌?供应链何时发力?是不是越早越好?这是一个双刃剑。 我们认为,所有的连锁发展都应该遵循这个路径,有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前台发展,后台污染。你刚开始肯定要开店,所有连锁的发展,最终营业额来自两个相乘,一个是单店的营业额,一个是店的数量。所以说这个时候,你一定是开店的,但后台一定是污染的,供应链一定是来不及构建的。 第二阶段,前台停滞,后台治污。这个阶段非常痛苦,前台基本不涨了,原因来自于两方面。一方面,单店增长模型没有真正搞明白,同时又不太敢开店。在这个阶段,大概率事件是在亏损的,总盘子是不挣钱的,如果单店没有资信,你店开的越多亏损越大。 第三阶段,治污如果治好了,你才能进入前后协同发展的第三阶段。绝大部分企业在这个阶段是过不了这个槛的。我现在看到很多在一个城市里搞了几十年还是十几家门店,什么时间应该是这个节点,这个节点如果你纯做连锁服务业,基本上二三十家左右,就进入了第二阶段。当然这个和卖易损件不太一样,可能是两三百家、一两百家,会有一个量级进入这个阶段,这是我们的基本经验。历史上,其实7-11有一个阶段也是单店不增长。7-11的增长曲线是这样的,单店先是增长,然后停滞,然后再增长,然后再稳定,是经过了这么四个阶段。它的单店停滞了好几年,但那个时候他没有停止开店。7-11从日本过来在美国发展了四十多年,曲线是一直在增长的,主要是在80年代的时候增长比较慢,那个时候几百家店,现在两万多家店。那个时候很危险,因为不挣钱,而且更多的甚至在亏损。单店不增长,但他没有停止开店,增长完全是靠开店来支撑的。 这个是不同的业态优先度,我们做了一张连锁图,最左边是完全以重后台的,右边是重前台的。我经常举例来说,在国内可能选择三大航空公司,但一般你不太会选择哪个飞机,都是选时间段和航空公司。但拿医院来说,你不但要选择医院,甚至要选择医院,所以右边是重装连锁,左边是轻装连锁,轻装连锁的重点在后台。有人问把客户全部管起来,总部统一分发客户,让各个维修门店变成加工厂,行不行?我告诉他不行。 这件事大家可以解释为什么阿里当时发展的不是那么顺利的原因,后台分发流量,分到前台来做这个东西,对服务行业不成立,这就是规律。你不是说阿里有多牛,这个是没有办法的,很多人做了很大,觉得可以改变产业规律,对不起,产业规律改不了。如果你位于左边,一定要先抓供应链。如果你位于右边,一定要先抓前端的门店运营。所以说华胜的周总先抓运营后抓供应链是非常正确的,我不知道他当初有没有这么想,供应链来讲,对蒋总的企业来说是第一位的。 这个是具体说先做门店还是先做供应链,还是基于我上一页的情况,都可以,但最终要融合。如果你本身是康众,肯定要下抓供应链往下做。如果你很重的维修连锁,要先做门店,再往上游做,但最终在中国是统和的,不存在DIY模式。在亚洲,我们认为都不存在DIY模式,日本也没有。美国这种DIY文化,在很长时间里,大家都可以把这个事忘掉,这两者之间的融合就是必然事情。 这个是产品选择,你到底选哪些产品?商总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他说他的概念里只有保养件和事故件。如果站在供给方,有车型件和易损件。如果是车主的话,他哪知道什么是易损件。这是当年日产做第二品牌时选的,右边是4S店的天下,左边是用品店的天下,所以他选择了中间。 什么时候上自主品牌?我认为我们很多企业的自主品牌都上的太早了。自主品牌的利润高,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但对不起,你有什么能力在那么早的时间内介入对自主品牌的管理?当然,中国的汽配行业,尤其是我们独立第三方的汽配行业的上游非常分散。以刹车片为例,刹车片有两千多个企业,平均规模几千万,这也是一个整合的理由。但对不起,你有一整套的管控体系吗?这是博世委托骆驼做的贴牌,他的产品质量其实比骆驼还好,这是他的一整套管控体系。我们现在的自主品牌,基本就是找一个大厂,大厂跟其他的企业做配套生产,然后委托他贴牌,默认是完全要靠大厂做的背书,自身的管理很弱,完全依赖于代工厂自身的能力或良心。这很危险,不出事都好,我们也有品牌出过事,大家都很清楚。雨刮这样看起来很简单的东西,其实出过事情的,我们不说哪家出问题了,口碑就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什么时候供应链发力?这是AUTOZone的案例,他们1995年开始对自身物流体系进行改善,第二阶段是物流公司。一般情况下,公司应该在小的时候涨的快,但供应链模式不是这样的,现在在讲指数性成长,基础设施做好之后成长速度是惊人的。很多人在追求对数成长,刚开始跑的很快,后来跑不动了。 第三个观点,只有四分之一的问题来自于真正的供应链领域。这个问题还分成两方面,一个是供应链的策略,一个是供应链真正的运营,策略又占了八分之一,包括供应链的定位,不同商品供应链模式的选择,不同级别仓储物流体系的设置。AUTOZone本来有三级,他们有一百多家,类似于我们省仓的概念,他又在压缩,有八家大的中心仓,以前有166个分仓,支持4000多家终端门店。中间这层现在在重新做调整,就是每一层到底放什么东西,放在什么地方。这个是很考学问的,既然要在全国有一百多个共同配送中心,这个7-11没有股权,但要实现完全掌控。比如我去一个新的地方开便利店,他的共配中心跟生产工厂在一起,尤其是共配中心,前三年是会亏损的,我们现在当然很有把握,到一个地方先开一批7-11的店,现在的路径是怎样的,现在已经比较清晰了。 所以仓库应该摆什么东西,多大的规模,可以发多少货,都是有学问的。我们把这个件分成三类,基于客户响应要求和车型关联性,这三种的供应链体系完全不一样。一个是油品,客户响应程度非常高,不可能说没有油,然后等半小时。车型件可以等半小时,化学品可以等一天的,所以这三类对供应链的要求不一样。总仓和门店分别怎么备都要考虑。车型件不需要备货,易损件可能在大仓,具体要备多少?现在好的供应链企业在国内终端的存货,可能会存一个月的货,也有的会存三个月的货。我专门去跟森马服装的总裁聊,森马的供应链一年流动两到三次,国内最好的服装流动五到六次,zara一年流动几十次,优衣库十几次。你一年流动三次和三十次是什么概念?你会有别人十倍的利润吗? 现在中心店这一层在优化,大家都知道,这一层每次供货多少次,越往上肯定供货越多,这个原则大家不难理解,但究竟怎么操作?7-11有四个温度带,零下二十度、五度、二十度和常温的,有的东西一天配三次,有的东西一个星期配六次,有的是三天配一次,这些东西到底怎么组合?以饭团为核心做单品管理,让饭团永远不断货,但是也不多。大家知道,饭团是经典的供应链里的模型,订的多就没用了,订的少会缺货。对供应链的公司来讲,缺货最大的损失不在于当期的销售损失,最大的损失在于心理上的损失。便利店不便利了是很可怕的事情。所以不要觉得缺货没关系,尤其是像这种东西,可以订少一点。你久而久之会发现,我想买的东西买不到,你的品牌会受到非常大的影响,所以一定要恰好订到这个位置,而且保证中午十二点每家便利店会涌入二百多人,要做到既不多又不少,把这个思想贯穿到其他产品的管理上。提升客单价的道理也一样。 到此为止,才进入供应链管理的设计、计划、实施领域。在我们这么多年咨询辅导的过程中,只占你们说的供应链问题的八分之一。而且在这里面,这是一个平行积分卡,你们真正关心的第二指标,缺货率、周转率、库存,这是运营指标。但运营指标来自于下面的,其实是我的计划,就是流程方面的指标,最终来自于我们保障层面的。因为大家想要上面这个好的结果。所以整个来讲,所谓的供应链大家关注的问题,其实就是这一张的问题。如果你上面都没问题了这一张非常容易解决,有非常多成熟的模型来解决你的东西。大家都说我们的供应链复杂,我们的供应链不复杂,我们的车型件当然多一点,易损件才多少SKU?不就是万体量的SKU吗?我们做过几百万的SKU。到这一层面,有一堆的科学方法可以帮助你做这样的供应链优化,但这些科学方法都代替不了上面的东西。 第一层面,业务战略,服务于哪些客户,服务于哪些车型,在什么地域展开。地域展开的三个层面,我们说单店成功是成功的三分之一,单成功再加三分之一,一个省成功才是真正成功,这占了整个供应链问题的二分之一。供应链的四分之一来自于前后台的协调、优先度,什么时候应该加强供应链,什么时候优先门店,重装的连锁,应该是先做好门店运营,轻装的连锁,一定要先抓供应链。抓供应链是一把手工程,中国讲的一把手工程讲的很对。先污染、后治理,中间的阶段一定要挺过去,就是叫前台停滞,后台治污的阶段。 真正的供应链问题是四分之一,这个分成两段:一个是供应链战略,不同的商品和不同的仓储连在一起。很明显是三类东西,这三类不一样,油一定要分开,电瓶打不着火也是要死人的,车子开不动。真正的供应链管理,是八分之一的事,而且真正到这一层,有一堆的科学工具可以帮你做优化。 本次活动现场语音请点击:https://www.vlearn.cn/su/FaZq2I 本次活动特别感谢以下单位的支持: 联合主办:北京雅森国际展览有限公司,中国对外贸易广州展览总公司 指导单位: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全国工商联汽车经销商商会 特别鸣谢:统一石化,汽车之家,米其林,盖茨,车享家,天纳克,康众汽配连锁,中驰车福,快准车服,德式精养,零公里润滑油,悠络客,开思汽配,3M,超级车店 特别支持:AC汽车同学会、中国汽车后市场百强连锁俱乐部、上海顿客文化传媒、ACAE美中汽车决策者协会 深度合作媒体:盖世汽车、B2B内参、汽车与驾驶维修传媒、58车、中华汽配网、汽车大师、车友头条 支持媒体:智车达人、36氪、搜狐汽车、58汽车、汽车商业评论、《汽车与配件》、爱卡汽车、亿邦动力网、托比网、牛车网、改联网、聚汽观察、轮胎世界网、AUTOHAUS汽车经销商、改联网、中华汽配网、汽配圈、《商用车与配件》、聚汽观察、中国润滑油信息网、轮胎世界网、中国轮胎商务网、二手车加、看了吗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