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正文:复盘 | 坚持5年的呱呱洗车倒下后,O2O洗车还能重生吗?

复盘 | 坚持5年的呱呱洗车倒下后,O2O洗车还能重生吗?

2018/3/29 10:47:47 acqiche

前言
昨天呱呱洗车被爆倒闭,AC汽车就此事进行了事实报道并做了简单的盘点工作。与此同时,我们就此事采访了洗车王国创始人徐柱,他从事自动化洗车及其技术研发与制造工作20余年。 1
洗车是工具还是事业?
与后市场大部分门店将洗车作为集客手段不同,徐柱有点把洗车当成终身事业的意思。他曾说过“洗车,对于从事这个行业的人们来说并不陌生,简单而乏味,并没有什么乐趣可言,但是在我的职业生涯中绝对不是仅仅停留在此,我发现洗车这件事情里面还有诸多有趣的结点可以让我快乐起来。” 昨天,他虽身在德国但在凌晨时刻对呱呱洗车事件做了洗车行业复盘:
O2O洗车致死之因
洗车对于车主来说,主要存在消费时间和周期不确定等问题。便捷性、消费时间、服务质量性对一致性等是关键因素。 O2O洗车模式从2013年下半年开始出现,创业者大部分是曾经的互联网从业者,也有来自其他行业(例如金融)转型的。在徐柱个人看来,这是一个试错过程:中国服务业缺乏后端供应链成熟架构,导致很多人想搭建新的商业模式,这个新模式经过了两年半(2014~2016年)的验证期。 验证期间,85%以上的O2O洗车企业,不管是有融资还是没有融资的都倒闭了,原因大体是上门洗车需求不真实;非理性因素过多;现金烧掉了100多亿,资本过于追捧。大家都想从O2O中烧出一些消费习惯和基本数据,然后利用数据深度转化,但是最后,基于这类想法的发起者的企业都出了问题。 呱呱洗车是O2O洗车第一梯队的主要成员之一,由赶集和58洗车合并在一起,在当时有足够的流量入口,现在也倒闭了。其实,对于O2O洗车最大的问题不是模式而是真实需求提前量准备上的不足,成本和服务单价不成正比,大家都想通过烧钱养成消费习惯,但这个行业虽然有需求但还不成熟。 在这个过程中,很多人都想趁机弯道超车,表现得挺急躁,不考虑生存和盈利。但是洗车客户缺乏忠诚度和粘性,很难养成具有消费粘性的流量机会。徐柱认为,不谈生存就谈发展——不靠谱。另外,O2O有个隐形问题——环保,即使形成了基本的商业模型,政府的监管也将非常严格。
坚持5年的老兵
呱呱洗车作为第一梯队坚持到现在的老兵,徐柱认为他们还是比较坚挺的,O2O没有对错之分,有得有失。 O2O洗车是洗车业务的一部分,消费者对服务品牌认可、服务方式的认可需要花很长时间去建立,所以它并不占据目前行业洗车需求的份额,包括现在行业发起的社区洗车(也称共享洗车),目前也是看不到太多机会的。但这绝对不能说是错误,而是一种尝试。 徐柱个人还是比较赞赏呱呱洗车的,虽然烧了很多钱,但也学到了很多东西。有些行业老兵比较反对上门洗车这事儿,但徐柱个人觉得这样的反对并不理性。任何一种新型消费市场都有机会和可能性,只是当初上门洗车相对窄的消费需求被资本和互联网放大了,在不适当的时间推出了这个模式。客户的接单量、客单价等参数定位上缺乏理性,使得盈利能力很弱。 所以,抱着让洗车成为后端数据转化入口的想法,经过这几年的尝试,是走不下去了。
O2O能重生吗?
徐柱认为O2O重生是有机会的,只是未来的形式可能和现在有差异。这个差异体现在上门洗车只是洗车行业的一个方式,不代表中国洗车市场都没有机会。 20年来,从街边店脏乱差、相对正规洗车店、精洗、O2O洗车、共享洗车的发展来看,徐柱认为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当初O2O模式针对上班一族设计出现了很多问题,例如办公区和商业区或多或少自身设有地下洗车服务,一些物业公司不允许上门洗车操作等障碍。 目前看来,大家要重新定位洗车的真实需求,不能说洗车不赚钱,而是用来纳客引流为其他业务转化,徐柱认为有这个想法就不可能将洗车做深做透,只是将洗车作为转化入口的门店定位都是错的。 徐柱建议,再跨入洗车的从业者要慎重考虑洗车的定位,资本再次追逐洗车行业时,要先看其生存和盈利能力再看发展问题。
这是值得纪念的时刻
洗车在中国有很大的市场和机会,现在汽车保有量2亿,未来达到5亿是没有太大问题的。而什么样的洗车类型和服务模式才是未来消费者真实需求的服务业态呢?从业者都在不断探索,没有人有绝对的理由定义模式的对错,尤其是中国各个省市由于不同人文背景导致不同的消费习惯,我们不能一概而论地说哪一种模式适合中国。 只有花足够的时间去沉淀和研究洗车行业,用初心去思考洗车,而不是加注更多的不切实际的概念,未来还有更新的洗车商业模式呈现在市场上。 之前倒掉的这一批洗车公司或多或少都有和其他行业如银行、保险等合作,最后宣布倒闭对车主的伤害比较大。中国消费方面法律的不健全,让追查能力比较弱,这个是大问题。徐柱希望从业者的心态要调整,洗车行业没有故事和高深的理论,只有扎实地做洗车,满足车主真实需求。 这个时刻值得纪念,不是纪念这批洗车商业模式消失,而是纪念试错精神,这个过程有血的教训很正常,我们需要放平自己的心态,重新出发。

今日头条

全球汽车及服务领域人才、信息、资源中心

媒体合作

合作伙伴

@2014-2018 上海艾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沪ICP备1401686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