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正文:烧光1300万 他靠车险新品起死回生 以修代赔今年成交2万单
2017/11/6 15:16:27 acqiche
“我是车主”创始人魏巍伟
在保险行业,修理厂、客户、查勘员联合骗保成了行业的症结。多年来,保险公司严防死守,但骗保率仍居高不下,而魏伟却通过改变机制解决了该问题。
去年3月,“我是车主”平台推出车险的以修代赔模式。承保期内,平台以维修服务代替现金赔付,有效避免骗保情况。
现阶段,平台仅针对广州地区提供服务,以“漆保宝”、“玻璃宝”等5类小额赔付产品为主。用户在微信公众号下单后,平台会随机派单至附近维修厂。同时,用户还可选择额外支付30元,享受上门取送车服务。
今年截至目前,“我是车主”总营收1000余万,订单累计2万余单,并以每月200~300单速度增长。
注: 魏伟承诺文中数据无误,为内容真实性负责。铅笔道作客观真实记录,已备份速记录音。
魏伟终于还是做出这个决定:辞去某国企广东省公司老总的职位。
2015年春节,大年初八,他走下奥迪A6专车,走出100平的精装办公室,来到一间20平米的民宅,走上创业之路。
“我想改变这个(保险)行业。”从业20年,魏伟看到保险业存在诸多问题:以车险为例,一方面,客户理赔难,投诉率居高不下;另一方面,95%的车险公司却是亏损的。
而这一切的原因在于行业的症结——骗保问题。“修理厂、客户、查勘员联合骗保,3000元的维修费定到5000元,剩下2000元大家分。”于是,保险公司不断完善理赔流程,借助高科技手段,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骗保防不胜防。
魏伟决定从车险市场切入,于2015年3月正式启动“我是车主”项目。多年的行业背景让初期融资十分顺利,但公司在业务上却走了一段弯路。
2015年3月和7月,魏伟分别获得创新谷的种子和天使轮投资。彼时,“我是车主”平台采取携程模式,销售端直接连接C端客户,由各家保险公司在平台上直接报价。
为快速获取客户,平台开启了烧钱的节奏:对C端进行补贴。下半年,公司豪掷1300万,换来的却是大量躺在App中的“僵尸”用户。到了年底,核心骨干陆续离职,公司从50人锐减至20人。
“几乎快要支持不下去了。”魏伟一边用贷款维持公司正常运营,另一边却找不到明确的业务方向。那段时间,他内心焦虑,几乎每晚靠安眠药入睡,“感觉自己是只剩一根手指搭在悬崖边的人”。
终于,去年年初,他想到新的业务方向。
“都听过车险骗保的,谁听过家电骗保的吗?”魏伟一下有了灵感:车险骗保的核心在于现金理赔,若将现金理赔方式转为直接提供维修,再从修车厂集中采购维修服务,便可有效避免骗保情况。
“核心点是不赔钱,这样客户就没机会骗保!”魏伟对“以修代赔”的模式充满信心。他常对身边朋友说:“你们可以当着我的面砸(玻璃),只要在承保期内,我都免费修。”
去年3月,改版后的“我是车主”上线了第一款产品“轮胎保”。由魏伟亲自带队,团队在广州地区签约近40家合作维修厂,筛选标准是“时效快、价格低、态度好”。
“我是车主” 平台移动端界面
据魏伟介绍,传统保险产品多以套餐形式销售,而“我是车主”将投保范围拆分成轮胎、玻璃等5部分,方便用户个性化选择。“车险中90%的赔付金额在2000元以下,公司将专注小额赔付产品,作为传统保险产品的补充。”
用户可通过“我是车主”微信公众号在线购买保险产品。承保期内用户下单后,平台会随机分配订单至修理厂,将定损和维修独立进行。平台还提供上门取送车服务,工作人员上门后会出示工牌等验证身份,再对车内物品拍照记录,完成当面交接。
魏伟将平台的目标客户定位为年收入20万~30万的中产阶级家庭,车型在15万~30万。这些人的特点是有互联网意识、时间比较宝贵,而平台上门取送车服务可以节约时间,符合客户需求。
此后,“漆保宝”、“玻璃宝”等产品陆续上线。团队在线上通过今日头条、广点通等平台进行推广。
工作人员正在现场验车。
今年年初,团队与平安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后者将批量采购“我是车主”产品,并通过官方渠道销售。之后,针对租车和借车场景,平台又推出新产品“驾驶人责任险”,用户可以按天购买,价格为10元/天。
今年截至目前,“我是车主”总营收1000余万,订单累计2万余单,并以每月200~300单速度增长。
据悉,“我是车主”已于本月完成A轮融资,由易彤资本领投,心力投资、嘉道功成基金跟投。据了解,该项目预计于今年11月启动B轮融资,计划融资2000万元。资金将主要用于市场拓展以及智能验车硬件设备开发。
注:本文转发自“铅笔道”,原作者为赵芳馨。本文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