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正文:访谈 | Point S 亚洲区顾问吕辉忠:维修企业如何寻找核心竞争力?

访谈 | Point S 亚洲区顾问吕辉忠:维修企业如何寻找核心竞争力?

2017/8/23 9:27:38 acqiche

导语
上期海外案例,我们介绍了轮胎及汽车养护连锁Point S,这家来自法国的汽车后市场企业如今已经遍布全球32个国家,拥有1700家分公司, 3,400家销售/服务网点。 在相继进入欧洲、美洲和非洲后,PointS 已将其在亚洲的扩张作为未来几年的战略目标,据可靠消息,继马来西亚、印度和新加坡之后,中国将会是他们在亚洲的下一站。
1 国外维修连锁品牌进入中国早已有之,但往往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水土不服,发展并不理想。如今,对于这么一家有着全球性视野的轮胎及汽车养护连锁来到中国,相信很多人也跟小编一样充满着好奇。 前几天,AC汽车采访到了PointS 亚洲地区首席代表吕辉忠先生,就中国维修企业目前的现状,Point S 运营模式、未来的拓展计划、进军中国所遇到的困扰等问题作了简单交流。 2

吕辉忠

Point S 亚洲地区 首席代表

泰勒国际品牌战略咨询公司 创始人

Tyrepac 胎派客(亚洲首家轮胎线上平台)创办人

内容提要
1、Points在法德有一个专业人士的团队,这个团队代表成员的利益来进行各种谈判,最主要的是和工厂谈判。
2、纵观所有成功企业,他们之所以能够深入人心,是因为他们把自己和一个非常简单易识的标志紧密联系在一起,辨识度极高。
3、一个优秀的门店应该有自己的主营业务:如一家主营轮胎的门店,轮胎占经营额的70%,那么他的店面设置上,轮胎元素也应相应占有70%。在对员工的培训上,也应让他们养成以轮胎为重的意识。在对轮胎的检查更换流程上,更要做得专业。
访谈记录
Q1.吕总好,请先谈谈你眼中的中国汽修业现状
吕先生:目前,中国汽修业内,维修企业主要面临以下几个问题:
1、场地问题
逐年上涨的租金是大部分汽修企业成本中占比最高的一环。此外,拆迁、强制搬离等也使经营者苦不堪言。 2、人工问题 当前社会的经济形势较为特殊,外卖、快递等其他工作使得汽修行业陷入了尴尬的境地。招工难,人才流失同样严重。 3、税费 税费合规改革使企业生存雪上加霜,无法造假蒙混。 4、环保 愈演愈烈的环保风暴使部分企业难以生存。
5、产能过剩
此现象并非汽修业独有,而是中国制造业普遍问题。 赚钱不易,汽修业的个体户占比很高。面对严峻的形势,为了留住客户,大部分老板选择极极力压缩外售价格,却总是选择性地忽视内在成本。 举个例子,在做测算时,很多老板将批发价格定为5%左右,但实际上内在成本的比重往往超过10%。 所以,目前大部分汽修店净利润无法实现增长,往往会下降。除非场地是你自己的。但是场地如果是你自己的,那么开汽修店显然不是资本增值的最好途径。所以为了节约成本,许多汽修店选择开在地段不那么好的地方,用积累的口碑或品牌价值吸引客户。 竞争持续激烈下去,行业最终的一个趋势就是连锁化,不管直营还是加盟。因为如何有效地利用品牌吸引客户也是重点,我们下面会讲到。
Q2. 请和我们聊聊points,我们了解到points的门店遍布全球各国,数量众多,对总部的运营能力要求肯定很高,那points是怎样进行管理的?运营模式是什么样的?
吕先生:Points可以说是一个采购联盟,在法国成立,目前以法德联盟为总公司。主营轮胎业务,也在做润滑油等。
Points的经营模式是以门店为基础单位,直面消费者,目前国内还没有这种形式的联盟。截至目前,points门店已经有3400家,联盟会员1700人,相当于平均每人有两家门店。 这种模式的好处是非常自由,每个门店每年只需上交数百欧元的品牌使用费,其他收入全是个人所得。此外,points总部会用这些收入为门店提供一些服务。比如,前几年总部花了400万美金研发了一套系统,推广给各个门店使用。 另外,加入points后,points会为会员提供训,内容主要有固定的操作流程、技能培训等,但不会强制统一装修等等,也不会干涉你的定价和营销手段。
目前,加入points有两种模式:
门店直接进入联盟 这是Points在法德的经营模式,最开始时法德只有四十名成员,现在已经发展到五六百名,这种模式相当于每个人都有该地区的一部分股份。
买断地区经营 譬如,一个大老板买断了Points在南非地区的品牌使用权,承包该块地区的经营。买断费以地区大小决定,像新加坡或是香港这样的面积,大约十万到二十万欧元。此外,该地区的每家门店每年还要向总部上交数百欧元的费用。
Q3. 国外维修连锁品牌进入中国早已有之,但往往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水土不服。未来points的拓展计划是怎样的?进入中国后准备如何发展?目前遇到了哪些困扰?
吕先生:目前points 80%是轮胎业务,想往维修方面拓展,我们在亚洲先以轮胎业务为主,另外计划将海外联盟引进中国。 目前国内多以经销商为主,还没有成功的联盟。这是由于维修行业本身很复杂,所以维修行业难联盟,但是轮胎、机油、快修快保,容易连锁和加盟,因为相对简单,容易复制。 现在Points想要进入中国,但中国市场较为复杂,还没决定用哪种方式。但两种并行的可能性较大。 Points在法德有一个专业人士的团队,这个团队代表成员的利益来进行各种谈判,最主要的是和工厂谈判。他们以Points品牌代表的数量庞大的轮胎需求为条件,来换取工厂较低的进货价格。谈判服务对Points成员是无偿的,这些专业人士是从工厂拿返利的。 因此,Points可以保证成员以较低的价格拿到货源,相比其他店,成员店的成本有时甚至可以下降10%以上。 但这个模式有个前提,就是门店数量。如果门店数只有一两百家,你甚至没有价格谈判的条件,目前国内缺乏这样一个上千成员的组织,Points还在等待一个进入时机。 困扰的地方,中国的价格体系一直在变,国内政策要求对税收、成本控制的应变能力很强,所以要给加盟店更多自由度很重要,这也可能是目前海外企业来中国都还不太成功的原因之一。
Q4.接下来我们说回汽修门店,维修企业应该如何寻找定位,塑造核心竞争力呢?这方面,吕总有什么建议?
吕先生:据我观察,我们国内的老板和欧洲老板有很多区别。法德联盟五六百名成员会联合推选一个主席,来负责日常的管理运作。但这种模式在国内似乎行不通,因为出于其他原因,比如门店老板们往往比较看中短期利益,不太能从品牌的长远价值去考虑问题,这样就可能会使得模式破裂。此外,国内的老板思维比较固化,很难听进建议。 比如国内门店招牌上面什么都有:热线电话、经营范围、中英文LOGO等,非常的杂乱,一眼下去很难有一个结论。
纵观所有成功企业,他们之所以能够深入人心,是因为他们把自己和一个非常简单易识的标志紧密联系在一起,辨识度极高。 3 这种标志可以是自己的LOGO,可以是特殊标志,而最简单的就是颜色。譬如星巴克、麦当劳、谷歌等等,他们还在简化自己的LOGO。而我们国内的汽修店呢,恨不得将什么都写在招牌上,殊不知适得其反。我辅导过的一家企业,经过一个LOGO简化,营收率就上升了40%。 而在行动上,老板们也是杂而不精。洗车、配件、修车、钣喷,觉得什么赚钱就想做什么,没有自己的特色。但是这样真的能够赚钱吗?答案是否定的。我认为,一个优秀的门店应该有自己的主营业务。 例如一家主营轮胎的门店,轮胎占经营额的70%,那么他的店面设置上,轮胎元素也应相应占有70%。在对员工的培训上,也应让他们养成以轮胎为重的意识。在对轮胎的检查更换流程上,更要做得专业。实际上,要连续做3~5年,才能形成这样一个专精的企业文化。 这样一来,内外兼顾,简化的、突出自己特征的LOGO可以抓住消费者注意力,他走进店后,也会因店面合理的设置、专业的流程、职业素养高的员工而继续留下。 所以,现在门店老板们其实就是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没有自信去繁存简。

今日头条

全球汽车及服务领域人才、信息、资源中心

媒体合作

合作伙伴

@2014-2018 上海艾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沪ICP备1401686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