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正文:汽修门店托管到底靠谱不靠谱?这里有3个真实的门店案例和一份调研报告
2017/3/10 10:39:18 acqiche
一、托管靠谱不靠谱?
案例1
门店老板A:盈利未达预期,跟托管方一起继续摸索
周老板(化名)有一家200平的快修店,门店经营了有8、9年,是自己和另外两个朋友共同投资,平时的经营主要交给店长。周老板自己经营了一家配件贸易公司,投资这家店主要也是在服务领域的尝试,希望把配件和服务这条路走一遍。
2013年,周老板开始亲自管理和经营门店,同时也联合一些老板做联盟,当时便希望把托管的事情做起来,无奈联盟推进缓慢,托管也一直没有实质性进展。
2016年3月,一家第三方汽车服务托管公司找到周老板。抱着尝试的心态,周老板把门店交给这家机构,“大环境不景气,我们也没有更好的选择,托管作为一个新兴的事物,所以我们还是去尝试一下”。
周老板跟第三方机构的合作模式是,门店经营交给托管公司,门店每月收取保底利润,剩下的根据盈利状况与托管公司按不同比例分成。落实到实际经营,主要表现在:
(1)员工管理:托管公司全权负责门店的员工管理,店长保留;
(2)财务:考虑到上海一个财务的成本太高,财务由托管公司招聘,托管公司定期公布财务报表;
(3)门面装修:保留门店原有特色元素的基础上,托管公司按照自己品牌进行设计改造,店铺改造的费用由周老板出;
(4)配件采购:易损件以周老板的原有渠道为主,车型件由托管公司采购;
(5)退出机制:协议期3年,如果盈利不达最低预期则可以提前退出。
周老板表示,门店被托管一年下来,自己基本上完全转变成投资人角色,从日常经营事务脱身,此外员工管理上面有一定的提升,但是客户服务、多元化经营和盈利能力方面相对薄弱,没有达到预期,总体来说周老板仍然愿意跟托管方一起继续探索和努力,提升门店盈利能力。
案例2
门店老板B:再不把店收回来,我的员工就要跑光了!
余老板(化名)的门店有260多平米,已经做了5年,11个员工,2015年全年净利润10万元。
余老板从二手车行业跨到汽车服务业,门店进入第5年,也就是2015年底,生意越来越难做,有增长但是不尽如人意,所以想着自己在成天在店里瞎忙,学不到什么东西,很难做大。因此在2016年初,开始跟第三方托管机构合作,“将店交给托管,我觉得自己可以跳出来,跟圈内的朋友多聊聊多走动,站在旁观者的角度看看门店有什么不足”。
余老板跟托管机构的合作方式是,每个月托管方给余老板5000元保底费用,剩下的采取利润分成。
然而让余老板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我的门店原来11个员工,托管一年除了店长和前台全部走掉了!”,除此之外,门店交给托管方的11个月里,净亏损6万多元。
余老板控诉,托管对门店造成了很大的伤害:
(1)员工流失严重:托管方对员工的培训主要采取激进的培训方式,员工刚开始接触这些培训变化很明显,群情激昂,然而大约15天之后,员工开始厌恶这种每天1个小时的“鸡血会议”;此外,由于门店连续亏损,员工收入下降,陆续离开门店。
“你见过哪家门店过年放25天假的么?我们店就是!”临近春节放假,托管方没有制定放假的方案,员工不知道什么时候放假,陆陆续续买了票就走,“过年前12天就关门了,过年后都不愿意回来,连我们店长都要走,我给他们一个个的电话微信,说3月1号之后店就收回来了,就是给我干不是给托管干了,他们才愿意回来”,余老板说道“店再不收回来,我的员工都跑光了!”
(2)客户维护不到位:托管一年中,门店数量没有明显变化,但是转化率明显下降了,多数洗车之后不愿意来了;此外老客户流失严重,余老板的门店跟自己家隔得很近,因此有很多老客户,“原来我们是要做季节促销的,但是托管一年,他们没有做任何销售计划”,原来的老客户见余老板不在,也不再过来了。
(3)管理不作为:托管方在接收门店是承诺“线上导流+线下提升品牌”,余老板认为一年来没有看到实质性动作。
余老板表示,托管这种模式,最重要的是要看“托管方的目的是什么”,其认为很多托管方,根本不是抱着跟门店一起盈利的想法来接手门店,而是要套走门店的客户数据,从而跟资本方谈判,“我们很多老板一时兴起,为了提升业绩提升管理跟他们合作,这时候清醒了,我再也不会把我的店交给第三方托管”。
案例3
门店老板C:托管先试运营半年,第三方有能力独立经营再签协议
鲁老板的门店总共200平,主营汽车快修和美容,到今年已经开到第5年,总共7个员工,自己经营的时候一年有30万净利润。2016年,鲁老师开始筹划下一家店,一个人忙不过来,所以考虑托管这种形式。
选择托管方,鲁老板最看重的第三方跟自己门店的方向是否一致,“我很反感那种价格战的打法,最主要还是希望做出品牌”,因此鲁老板选择了本地一家托管机构。
考虑到托管方的不确定因素,鲁老板2016年3月开始跟托管机构做试运营,半年后觉得“他们可以独立运营”,签订了2年的协议,每个月托管方给鲁老板10000元保底,门店所有权仍是鲁老板,托管方自负盈亏。
配件采购方面,除了门店原有的部分产品指定供应商,采购权开放给托管方。
到目前为止,“门店盈利的变化不明显,但是也有增长”,鲁老板心直口快,虽然门店经营权在托管方,“但是我看到问题就会直接跟他们说,比如客户投诉什么的”。
正式托管到现在差不多半年时间,鲁老板觉得,托管方在运营策略、营销策划上进展比较缓慢,“很多东西跟我原来一样的,整体来说时间不长,还有很多地方可以改进”。
二、调研报告及分析
AC汽车于上周末面向汽车服务门店发起调研,结果显示,50%的受访者看好汽车服务托管这一模式,“不看好”和“观望中”的各占比21.43%和28.57%。
对标酒店服务行业,部分业内人士认为汽车后市场将来或许将涌现出跟“如家”、“锦江之星”这样的第三方托管公司,因此普遍看好汽车服务托管这一模式。
当下门店托管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控股直营,即将门店原有所有权和经营权都交给托管方,原有老板就成了甩手掌柜;另一种是管理直营,老板仍然牢牢掌握门店所有权,但是将经营交给托管方,并缴纳管理费。 受访者中,33.12%的人倾向于“控股直营”,大多数倾向于“控股直营”,认为“门店所有权不能放”。 结合我们的采访,在选择第三方托管机构的考虑因素中,老板的顾虑较多,单核心还是围绕托管机构“能否帮助门店提升管理、提升品牌和盈利能力”,其次, 【小结】 托管“未来可期”,同床异梦则难 酒店行业的“如家”和“锦江之星”具备高标准、服务可复制的性质,而后市场服务企业的本质不能脱离技术和客户体验,无论何种模式最终必须落实到客户感受和落地服务的执行上, “托管”企业能否在激烈的汽车后市场中厮杀出一条路子,核心在于其是否具备强大的线下运营、管理和资源整合能力。 其次,托管这一模式目前逐渐被终端市场认知并接受,但汽车服务门店的实际经营是一项复杂而繁琐的工作,并且受市场竞争、车主习惯等因素影响盈利越来越难,第三方托管机构在接收门店后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更重要的是,作为托管方和被托管方,是否具备“向心力”十分关键。托管方需要从客户体验、员工管理、营销等各方面,为门店提供可行的经营方案;门店在挑选托管方时务必要谨慎,而合作之后也要适当给第三方一些时间,凡事欲速则不达,只有建立起互相信任的关系,共同努力,才能让门店更好发展。 * 本文为AC汽车原创文章,欢迎转发分享,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作者及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