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正文:7个黄牛抢一台事故车,无资质修理厂也能修,车险乱象为何斩不断?
2023/11/22 9:27:58 流意 原创
“一个事故现场,7个黄牛抢单,有4S店、也有修理厂,他们的速度甚至比交警还要快。”一位汽修厂老板在某视频平台吐槽。
也有同行评论道:有些黄牛联合当地外卖小哥,建立了很多事故车信息群,外卖员只需将看到的事故车牌照拍好发送群里就有提成。
这种看似新意十足的获客途径,也折射出事故车行业的内卷已到极致。
市场越卷,乱象越多。“事故车黄牛”并不罕见,比比皆是。问题的关键在于,很多业内人士都知道这是行业的病态现象,只是乱象为何斩不断呢?
01、高利润引“黄牛”出没
宁波一位汽修老板透露,当地某保司合作的大多数修理厂具有“黄牛性质”,很多事故现场也交由黄牛去处理。
什么是“黄牛性质”的修理厂呢?
首先,修理厂要拿到保司的授权,每月20万的保费是“敲门砖”,但是修理厂可以一单保费不用做,保司业务员会帮忙搞定,条件是修理厂给到保费12%的返点。
拿到保司授权后,修理厂可以拿到某某保司的工作服、自备一辆查勘车(可以印上“某某保险查勘车”),甚至会拿到一张查勘证。
这样一家具备“黄牛性质”的修理厂就诞生了。而申请加入的条件更是“简单粗暴”。
该老板表示,只要你有修理厂、有营业执照就可以申请,不分哪类修理厂;甚至有部分营业执照也是虚构的,反正只要拿到授权,事故车拖到哪里修,他们说了算。
“没有资质,甚至是‘黑厂’,也丝毫不影响他们接事故车业务。”
所以,有不少车主反馈,看到修理厂工作人员穿着保司的工作服在现场查勘,然后推荐车主去哪里维修,意图就非常明显了。
接下来就是关键环节,修理厂抢到的事故车可以获得保司“优待条件”:直接按照4S店的7折定价,不复勘,不验货,不回收。
上述老板透露,修理厂需要给到12%返点,差不多2.4万元,这部分利润只需几台车就可以赚出来。因为有优待条件,大多数修理厂用十天时间拿来交“公粮”,剩下20天拖进厂的事故车就是净赚。
其次,这批“黄牛”除了自营修理厂,还可以与专业搞事故的黄牛合作,成为他们的合作修理厂。
“专业”黄牛的路子更野,大多有关系有资源,总能第一时间出现在事故现场,为合作修理厂推送的事故车,但每一单要拿走10%的返点。
对于修理厂而言,不论12%还是10%,吃掉的都是净利润。因此,有“黄牛”性质的修理厂一定会想法找补,扩损就是最好、也最隐蔽的手段。
“只要榔头挥得好,不怕吃不饱。保司不复勘、不验货、不回收的政策,也给了他们底气。这里面的诱惑可想而知。”该老板说到。
值得关注的是,这条灰色产业链能够赚取高利润,但是利润的大头被黄牛、被保司,以及车主分食了,真正到修理厂维修环节已经所剩无几。
于是,合规经营事故车业务的修理厂“怒了”:渠道返点利润竟然高于维修利润,为何没有人站出来反抗?
02、乱象为何斩不断?
“事故车黄牛”与4S店也有着扯不断的联系。
众所周知,4S店不会把“宝”都押在保司的事故车推送上,“事故车黄牛”就成了不能忽视的合作对象。
尽管4S在合作过程中会很“痛心”,因为有些推送来的事故车可能是自己的老客户,但4S也只能忍痛“割肉”。
此外,“事故车黄牛”合作的修理厂遇到大事故修不了时,也会转卖给4S店。
综合上文来看,一条以黄牛为信息中心,将修理厂、4S、保司串联起来的灰色产业链就初步成型了,而且在行业扎根已久。
这条灰色利益链之所以“斩不断”,根源就在利润上。
纵观各行各业的“黄牛”,其实都是赚取利润的中间商。曾经的火车站、医院、剧场都是黄牛们翻转腾挪的江湖,有江湖就有利益。
事故车已经是稀缺资源,如同三甲医院紧俏的专家号,一号难求。而中国车主习惯出事故后去4S店,这让修理厂只能割肉抢单;而单一城市4S店的数量饱和,事故又是利润大头,不抢单就注定吃不饱。
保险公司也有自己的“小心思”。三次费改后,车主保费下降了,保司赔付成本却上升了;为了保住利润,保司亟需找到赚钱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