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正文:快速换油时代被终结了吗?
2021/10/15 10:20:08 somer 原创
上一篇《盘点2021汽车后市场,究竟有哪些变化?》文章中,笔者总结了2021年笔者看到的国内上下游变化,可谓是众仙下凡动作频频,却不只是来普度众生,还是会出现神仙打架百姓遭殃的局面,作为吃瓜群众挺期待未来几年的局势变化。
展望未来之余,最近两天也在思考过往变化,从五年前的互联网O2O、上门保养到近年的猫虎狗圈店、车险费改、新能源迅速发展、供应链陆续开店等这些热门话题外,还有什么被忽视的变化?
带着这个问题,笔者翻阅了前几年收藏的一些文章,突然看到了北美快速换油(快保)连锁TOP榜单内容,再联想到我们前几年打得火热的“保养大战”,脑子突然跳出来几个字——换油时代已然悄无声息地退出大众视野?
01、2017-2021北美换油TOP榜单
今天笔者就从两个板块盘点一下,从北美换油TOP榜单出发,看国内曾经火热的快速换油,再怎么进入到保养大战的高潮,到现在的销声匿迹。
带着这个疑问,笔者立马打开VPN搜索最新的北美换油榜单,搜出下列两份榜单,一份2020年的完整榜单以及2021年快速换油榜单。同时,附上2017~2019年的榜单,方便大家对比看看变化。
海外案例 | 2019北美快速换油(快保)连锁TOP50榜单
海外案例 | 2018北美快速换油(快保)连锁TOP50榜单
海外案例 | 2017北美快速换油(快保)连锁TOP50榜单
▲2020北美换油榜单(快保)连锁TOP榜
看榜单超过1000+门店的还是老三家——捷飞络(2104家)、胜牌(1327家)、鹏斯(1000家),而门店背后全是壳牌、嘉实多、美孚、雪佛龙等油品公司的身影,品牌的销售渠道早早伸到线下零售,发展到千家以上规模也都源自品牌商的收购整合。
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其变化不难看出:从2017年开始的五年间,榜单中企业虽然一直名列前茅且数量在持续上升,但增速却很迟缓。
似乎从那时开始,线下门店的增长之路迟缓,2018年捷飞络开始在快速换油基础上增加电池、轮胎等维保养护项目,需求线下门店新的增长点。
▲ 2021北美换油榜单连锁TOP25
02、快速换油败在哪里?
后市场老兵们肯定都熟悉,这些国外成功的换油品牌早早就进入中国,但风光激情也就最开始那2年。然后水土严重不服,也让大家明白一个道理——在我国这条路走不通,只是换油真的不行!
若干年后,也就是2015年左右,出现了百顺、大唛养车、兔师傅等国内快速保养连锁,受到润滑油公司和资本青睐,那段时间算作继上门保养风潮后的另一个投融资小高光时刻。
当时,社区店和连锁的概念早已深入人心,怀着做出规模效应野心的先行者不在少数,而最富有想象力的就是150平米小店,有着天然的连锁特征:项目少、标准可复制、开店速度快、管理更简单……
与此同时,国内油品品牌包括经销商以及有资源的渠道商也加入到开店行列,以“卖油”为主要任务的加盟店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五花八门的品牌和门头,让人眼花缭乱。
2018年前后,“保养大战”这个概念提在AC汽车首次提出来,高保有量、多连锁门店的郑州,战争硝烟持续了近两年且有弥漫到其他城市的趋势。在笔者看来,保养大战与其说是快保门店发展的高潮,不如说是回光返照,就像烟花,最美的绽放是消亡。
再往后,保养成为天猫、途虎和京车会在各个城市最火热的营销手段,低价保养最后成为了常态。
保养大战 1:郑州汽车保养大战愈演愈烈,六大高手之争究竟鹿死谁手?
保养大战 2:郑州保养大战续集:高手全面入局,全国混战亦不远矣
保养大战 3:郑州保养大战再升级:小保养最低58元,还能愉快玩耍吗?
上面提到的三家是各位比较熟悉的连锁,百顺曾经发展至200+直营店,并放出3年内超过1000家的豪言壮语,后来也改换店招为“百顺养车”,增加更多服务项目;兔师傅曾走出河南,去青岛、西安、成都等地开店,跨出第一步后也退回到根据地,和胜牌的战略合作最终以“卖身”青岛多家门店结束;大唛养车在叶氏化工多次入股后,后者股权增至61%,控制权基本移交。
除此之外,各大区域的养车连锁都尝试与品牌商合作,要么合作推定制机油、保养套包,要么合作区域性开店;同时,国内润滑油企业也在这个阶段开始试点开直营门店。
为什么快速换油在中国走不通?这个细分赛道到底败在了哪里?笔者认为,快速扩张的模式没有问题,最小的复制单元,最小的初始成本,最高频的消费类型。问题是什么?
第一,在于我们的变化速度实在太大,快速保养时代过得太快,快到甚至称不上一个时代;第二,恰遇资本寒冬;第三,利润低,回报周期长,转型能力弱,退出成本大。
20万可以加盟一家奶茶店,资本也愿意为1000家奶茶店中30%的盈利门店持续投资,因其高频、高溢价、高毛利让资本在大规模投资中提高胜出概率。
而反观车后,开一家小门店也要近百万的投入,高成本微利润且高度依赖人工,更需要较高的管理能力。要提高营业额,要么提升单车产值,要么提升进场台次,而快速保养的单车产值天花板较低,导致对流量的要求就非常高。
按照二线城市150平米小店来算,每个月10万的成本,至少200台以上才能实现盈亏平衡,这就对城市汽车保有量和门店位置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所以,快保细分赛道走进了死胡同,无法形成规模效应。
03、品牌商建设门店才有机会
综上,我们再看看第一部分说的品牌商,他们在做什么?
依然是建设自己的门店!但不同时的是,曾经的门店是渠道,第一要务是销售;如今,门店是触点,第一要务是链接用户——这是从产品到用户的升级,也是从服务到数据的升级。
这里不得不再提一提驰加,虽然是米其林旗下连锁,依然无法保证只销售自己的轮胎;博世旗下的博世车联亦是如此。由此可见,单一油品或轮胎都无法独立完成封闭型的发展。
最后再盘一盘门店,目前真正超过1000+门店的有途虎养车、天猫养车、驰加、京东京车会、百援精养、小拇指等,皆不是所谓的细分领域;相反的是,他们还在多业务基础上增加更多项目的可能性。
这将是中国汽车后市场门店的格局吗?还是五年之后,会有另一番景象?
时间的流失就像温水煮青蛙,汽车后市场前十年的发展好像变化很大,又好像根本没有改变;而身为局中人的我们反而看得没那么清楚。
所以,抽离出来,回头看看曾经发生哪些变化,又有哪些是不变的,能更好地看清当下局势,看清未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