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正文:一次公告,近500家维修企业面临强制关门注销,强监管将成常态?
2021/9/26 10:26:29 老白 原创
自2017年环保风暴席卷后市场,各地对汽服门店的环保检查范围逐步扩大,洗车排水许可证、占道经营、汽修企业备案、生产管理台账、消防安全检查、危险废物规范化处置、烤漆房废气排放等逐一加强管控,专项整治愈演愈烈。
9月初,杭州交通运输局发布的两条公告引起门店老板们广泛关注:一是404家机动车汽修企业《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期限届满超期的公示,二是58家终止经营的机动车汽修企业名单公示。
据公示内容显示,前者对维修经营备案超期的汽修企业,在公示期满仍未办理手续的将予以注销;后者对予以终止经营的汽修企业,在公示期满未提出异议的将按进行注销。
有老板提出疑问,杭州近500家汽修企业面临强制关门注销,门店会面临越来越严的监管?
其实,这个新出炉的公示,再度提到2019年7月修改的有关管理条例将汽修企业“经营许可”改为“经营备案”的规定。两年时间过去,未落实“备案制”的汽修企业被罚款、要求整改,甚至予以注销、终止经营。
从中可以看出,监管层面对违规违法打击力度越来越大,汽修门店合规经营成为必然。
01、监管范围更广
此次,杭州交通运输局发布对近500家汽修企业“予以注销”的公告中,可以查询到每一家的名称,其中不乏一、二类大型维修厂和多家区域连锁门店。
而上述监管方式都指向一个目的,即清除无证经营、环保不达标汽修企业,促使市场规范化、合法化,也能引导新进门店往优质竞争方向发展。
同时被监管的范围更大,并不仅限于“小散乱污”的门店,只要不备案、不合规,都有被罚款、责令停业整顿,甚至予以注销的风险。这一切,可能始于2年前的政策变化。
2019年7月8日,交通运输部对外公布新修改了34处的《机动车维修管理规定》,其中引发关注的就是汽修企业“备案制”。
对汽修企业来说,这一政策转变的最大好处,是在开店过程中减少了不必要的办证流程,节约了审批流程时间和额外的经济支出。
如江苏无锡滨湖区会有执法人员上门告知备案资料和办理手续,企业在资料齐全的情况下,从申请到拿到备案仅需3日;而吉林长春为了方便企业备案,联合相关部门实现网上办理操作。
通过相关主管部门的备案后,门店就可以直接开业,实际上放宽汽修行业的准入门槛,促使更多从业者进驻,进一步激发汽修行业的市场活力。
据企查查数据显示,近10年来,全国汽车汽修企业新注册量逐年攀升。2015年首次突破10万家,2017年首次突破20万家,2019年达历年来最高的25.62万家,同比增长7%。2020年受疫情影响同比下降19%,但2021年一季度新增注册4.1万家,同比增长12%。
此时已经通过备案的汽修企业是否意味着可以“自由竞争”了?事实上,相关部门是将监管重点从原先的“事前准入”转向更加严格的“事中事后监管”,宽进严查,旨在推动汽修企业转型升级。
从新《规定》的内容我们可以得知,它是对汽修门店的分类和三类维修经营范围进行了更为细致化的规定。
其中,新增了对汽车维修环保、经营透明度的要求;建立“黑名单制度”,增强对汽修企业经营者和从业人员的管理;要求公布已备案的机动车维修经营者名单并及时更新,便于社会查询和监督等。
02、惩罚力度加大
对照修订前的《规定》,对未被备案汽修企业的罚款力度从之前2-5万元降低到5000-2万元,并删除“违法字眼”和“追究刑事责任”等规定,看似惩罚力度降低,实则不然。
因为修订后的政策增加了信用汽修和黑名单制度,一旦违反相关规定,信用修复时间长且难度大,对汽修企业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检查治理中,执法部门也采用循序渐进的执法方式:
据公开资料显示,江苏徐州对未备案的汽修企业先下发整改通知书,到期后仍为按照要求备案的处5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湖南衡阳对17家汽修企业未按规定备案被责令限期整改,2家4S店经多次提醒仍不备案被开出首张罚单。河北保定要求600多家汽修企业在限期之前完成备案手续,否则责令整改,拒不改正的予以罚款,另外还将纳入信用监管平台。
此次杭州严格依法依规,对近500家汽修企业予以期满公告和注销,当是最严重的处罚。这也从侧面说明,在政策强监管下,任何想走捷径节省合规成本的门店,反而容易让门店陷入关门险境。
更为重要的是,“汽修企业备案”已经被纳入各地执法部门日常检查范围:
7月,杭州萧山对机动车维修领域重大违法经营行为专项整治行动中,未备案的汽修企业设备被查扣。
8月,北京怀柔区在汽修行业专项检查中,对涉嫌未取得《机动车企业经营备案》的汽修企业,责令立即改正,接受复查。
8月,安徽亳州交通运输局共排查878家汽修企业,对未取得经营许可证、未备案擅自经营的维修点243家依法取缔。
9月,河北辛集突击检查11家汽修企业,对未按要求办理备案手续的给予首次告知和警告,督促企业抓紧时间整改。
9月,重庆开展汽修行业整治行动,对5家未备案的汽修门店出具整改通知书,对限期内未完成整改的处以罚款以及关门停业整顿。
可以说,对依旧生存在“灰色地带”的汽修老板来说,一旦面临执法被罚款、强行扣押设备、查封关停门店,损失更大。
因此也有行业人士认为,监管查处是“长久战”,门店无可避免地面临环保执法检查,只有做到合法化、环保化、安全化,才能为门店赢得持续生存的经营环境。
而石家庄一位门店老板李勇庆表示,环保相关政策和检查能够约束行业野蛮发展,让“凭手艺吃饭”的同行处于公平竞争中,是积极信号;但去年有关部门要求属于一般环境风险的汽修门店做突发环境预案且交由第三方执行,让他对环保执法的“度”存疑。
也就是说,政府职能部门通过更加灵活的方式进行重点监管,并没有让汽修门店喘口气;而且除了强制“备案”,合规经营的内容还延伸至洗车排水许可证、大气污染物排放、危险废物规范化处置等多个方面,给门店经营者们提出了更高要求。
03、不止维修备案
从2015年开始的环保风暴,已经对行业持续高压,汽修门店也因此经历了各种处罚,有些甚至被迫退场。
综合被处罚的内容来看,大致可以分类为以下几种:
一是未备案或不具备经营资质;二是经营场地存在事故和火灾安全隐患;三是危废物未按规定处理;四是喷漆场地、烤漆房及设备不达标;五是占道经营;六是超范围经营及擅自改装;七是过度维修、使用假冒伪劣配件修车等违法违规经营。
李勇庆则表示,上述属于门店主动合规就可以避免被出发,最怕突然被要求搬迁。
8月18日,石家庄市机动车维修协会发布通知,为配合政府行动,多家汽修企业面临拆迁换址,对难以找到合适经营场所的企业,协会向有关部门申请划拨汽车维修行业专用场地。这也佐证了一些老板提供的消息线索,石家庄市正关停、搬迁大批汽修门店。
实际上,为了配合市政建设或减少对市区污染,汽修门店搬迁至郊区或园区已属常规操作。
2020年,河北沙河市要求轮胎店、汽修厂在4月底前全部搬离核心市区;鄂尔多斯市锡尼镇建成区要各类汽车维修、汽车销售店铺在9月底前统一入园经营;2019年安徽无城规定各车辆维修行业应迁至城郊,并接受监督,严禁污染。
“搬迁意味着离开原本3-5公里的经营范围,必定会流失一多半老客户;而且搬迁后的租金、装修成本也增加了经营压力。”
同时,监查手段更先进,如江阴用无人机巡查润滑油非法存储点,安阳对汽修企业违法喷涂实施举报有奖等。
合规经营的警钟已经敲了好几年,如果主管部门能明令禁止,反而能帮助淘汰“小散乱污”不合规的汽修门店,有利于推动行业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