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正文:深度解析 | 二手车“国八条”背后的玄机,你真的看懂了吗?
2016/3/28 11:52:11 chenhaisheng
下面请允许我结合原文进行深度分析,如有偏颇欢迎交流,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与其他任何组织和个人无关。
下列文章中蓝色字体为本人分析观点,黑色字体为政府原文。
温馨提示:本文为深度分析文章,文字较多,建议设置为大号字体仔细阅读!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二手车便利交易的若干意见
按照目前现有的中国汽车保有量计算,正常的每年旧车交易量至少应该是保有量的7%(按照2006-2014年的平均数值和历史走向数据测算),也就意味着2015年的二手车交易量应该是1190万台,但实际情况交易量不足930万台,如果按照独立的VIN测算单一车辆交易应该不到700万台,相差较多。如果现在这一政策放开则相对刺激整个汽车流通行业的健康发展,二手车循环周转和置换新车都将带来新的增长点,按照2006-2010年当时汽车流通管理办法的刺激作用估算,2016年如果政策落实到位则可能二手车交易量占到汽车保有量的9-10%,也意味着1500-1700万辆二手车,相比较2015年将增长超过50%以上,即使政策在2015年后半年开始落实,则至少也应该达到1200万台以上,增长超过20%还是非常可能的,这不但是二手车的利好,也意味着增加了至少200万台(以旧换旧一部分),最多770万台置换新车的可能,所以这一政策更开心的应该是新车制造厂家和经销商们!如果政策落实到位,预计2016-2020年中国二手车行业的年均交易量复合增长率超过20%以上没有任何问题,甚至可能是更加乐观。新车以及相关上下游产业也将重新注入活力!
但是,各位我们先别着急太乐观,在后期的执行和各种问题上依然存在着一些执行难度和问题,我们继续分析。
关于取消限迁也有另外一种看法,就是政府安慰二手车行业的作用,实际执行中存在太大的难度,毕竟各地方政府考核政绩就是税收、环保,二手车迁入当地税收不多,但是老旧车带来的环保压力地方政府如临大敌,相对同样价格的小排量新车从环保、节能到当地就业、税收等都比二手车在短期内更加促进政绩,此外还有可能影响政府目前推动的在非限购城市的新能源汽车的推广。所以取消限迁和政绩考核矛盾深深也是有一些业内人士担忧的,就怕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真正放开的没有几个,放开时候大量08年之前的国四排放以下车辆进入当地,形成二手车环保标准洼地,虽然当地二手车业务搞活了,但是政府税收、环保压力大了,这是执行最大难点。

(在美国、欧洲、日本等汽车发达国家地区,二手车维修保养记录大部分车辆都有,没有这个记录提供的车辆价格明显低于正常行情!一般都是有经销商免费提供给消费者,当然经销商是要花费5-100美元左右的费用)
四、加强二手车市场主体信用体系建设。依法采集二手车交易市场、经销企业、拍卖企业、鉴定评估机构、维修服务企业以及其他市场主体的信用信息,建立二手车市场主体信用记录,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并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在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以及“信用中国”网站予以公开,方便社会查询和应用。(商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环境保护部、交通运输部、税务总局、工商总局、保监会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这一点不得不说政府这个想的非常有前瞻性,咱们先不说别的行业,二手车行业本身就是依靠信赖和服务的行业,如果一些不诚信个人和不诚信企业通过其欺诈等恶行手段获利却没有处罚,或者说被发现后摇身一变换一个马甲继续骗人,这就会造成长期的劣币驱逐良币的作用,也让广大消费者对于整个二手车行业抱有不信任的偏见,索性就都认为骗子多,车都是有事故,造成好人伤心,坏人得利,好车卖不上合理价格,事故车调表车反而获利得意,长期以往良币减少,行业道德沦丧,这几年二手车电商勇猛的进入行业,本想促进行业诚信,但是也存在着诸多的诚信质疑,甚至通过广告和媒体效应反而扩大了负面影响。
所以政府应该给二手车行业企业和个人都建立一个诚信红黑榜榜单,驱逐劣币,支持良币,别让一马勺坏了一锅好粥!我本人非常支持这个政策!
诚为上策--仅以此句送给全国二手车同行们,这句话如果你知道谁说的,请私信我,下次见面免费让你请我喝咖啡。
五、优化二手车交易税收政策。按照“统一税制、公平税负、促进公平竞争”原则,结合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进一步优化二手车交易税收政策,同时加强对二手车交易的税收征管。(财政部、税务总局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2006年的二手车流通管理办法的税收指导意见可能是行业内争议最多的,对于个人之间和二手车中介经纪公司交易在二手车市场进行交易,只缴纳市场收取的过户费,免缴增值税;对于二手车市场之外的二手车经营公司缴纳车辆成交价格2%的增值税;对于二手车拍卖公司则需要缴纳进出累计车辆拍卖成交价格4%的增值税。争议最多的就是二手车经营公司和拍卖公司,认为税费不合理,竞争不公平,也就造成了基本上都是通过各种手段转变为个人之间交易或者二手车中介交易,而二手车经营公司和拍卖公司几乎就没有按照办法要求纳税,国税收入并没有达到预期,甚至某些经营公司为了低缴纳增值税,100万元奔驰开票写10万元,造成二手车价格统计数据混乱,地方管理混乱,行业恶性竞争加剧。
而本次新政策出台将有效的实现统一税制的办法,从税收方面平等将促进整个行业各种模式的平等竞争,对于传统的具有一定垄断地位的二手车市场来说,平等税制也就意味着原有的低过户费优势丧失,市场内的商家有可能在市场之外另立门户建立二手车经营公司;一些原来担心法律风险的汽车厂家品牌二手车会大张旗鼓的开展业务,抢夺市场;二手车电商也会因解决比较困扰的线下税费等问题,从根本上来讲整个行业生态将可能出现变化。二手车市场的政策红利期结束,全面行业平等竞争将进一步促进行业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发展,对于各个二手车商业模式都是挑战与机遇并存,如果这一政策执行到位,行业新的洗牌可能出现!
六、加大金融服务支持力度。加大二手车交易信贷支持力度,降低信贷门槛,简化信贷手续。支持二手车贷款业务,适当降低二手车贷款首付比例。加快开发符合二手车交易特点的专属保险产品,不断提高二手车交易保险服务水平。(银监会、保监会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如果说上述的政府政策执行到位,则二手车金融顺理成章的将出现成长狂潮,试想买卖双方的人靠谱了,车靠谱了,企业有活力了,不靠谱的淘汰出局了,不诚信的黑榜有名了,车辆的车况、价格、交易都有保障,金融机构就不用现在瞎担心了。
目前现在二手车行业金融主要分为两类:
第一类--老百姓使用的二手车个人贷款,要求车龄+贷款时间不能超过8年,且贷款时间最长36个月,首付比例不低于车辆交易评估价格50%,年化利率超过7%,手续费收取贷款额1-5%不等,还要求必须保险、保证金等等,审批的时候相对新车非常麻烦,目前仅有少数1-2个银行开展业务,并且范围不大。
第二类--经营者使用的供应链金融,要求经营者提供相关一年以上流水,审批额度,每次放贷要进行现有车辆的抵押(也有不抵押登记的),贷款时间一般都得3-6个月,车商需要的短期贷款很少,贷款年化利率超过14%居多,因为目前大部分二手车供应链金融服务的资本都是P2P募集为主,银行基本上不参与,但是对于年化毛利收益平均33%的经营者了来说,14%的资金成本且手续繁琐,就不太合适了,因此供应链金融目前并没有大规模发展也是这个原因。
造成现有这些原因的根本还是金融机构对于二手车行业的标准和风险控制不熟悉,且行业现状杂乱,如果通过新政策梳理清晰,数据准确,诚信保障,我相信金融机构的蜂拥而至将是下一阶段二手车行业的新爆发点!
七、积极推动二手车流通模式创新。推动二手车经销企业品牌化、连锁化经营,提升整备、质保等增值服务能力和水平。积极引导二手车交易企业线上线下融合发展,鼓励发展电子商务、拍卖等交易方式。推动新车销售企业开展二手车经销业务,积极发展二手车置换业务。(商务部、交通运输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二手车行业的整体大发展势必由现在的粗放式发展模式到精细化发展模式,相比较国外发达汽车消费国家,中国的二手车产业链的完善程度和专业化还有很多发展空间和缝隙,比如二手车异地运输、二手车库存保险、二手车专业整备、二手车人才培训、二手车售后延保、二手车评估检测、二手车定价服务、二手车维修保养记录服务等等,笔者曾经在日本作为行业学者多次考察学习,日本二手车行业的细分和服务之完善和专业科学让我们中国的二手车行业有着更大的想象空间。
因此政府应该在实际过程中真正的鼓励这些创新企业发展,比如税收、办公、注册等多方面真正的给予支持,让中国二手车行业更多的创业者能够踏实的为行业多做贡献!
各种跨界者加入战局,导致客户购买和安装轮胎的方式迎来变化。传统维修...
小桔车服召开安全管理委员会专项会议,会议任命小桔租车、小桔养车、小...
从预约检测到透明报价、从专业技师到纯正配件,从免费车辆电子健康检测...
哪些汽服门店在换门头?换门头的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