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正文:315预警!强制搭售与售后问题成关注焦点,4S体系需要重新定位

315预警!强制搭售与售后问题成关注焦点,4S体系需要重新定位

2016/3/9 13:15:28 chenhaisheng

包括很多整车厂和4S集团在内,都在制定新的战略规划,包括引入独立的2S连锁品牌与体系,将配件采购权和定价权对外开放等措施。但是主导者不更改为4S店,不解决2S与4S左右手互博等问题,依然挑战重重。

111

 

315即将来临,很多企业上至老总、下至公关部都严阵以待,以防被315晚会“突袭”。

 

在央视财经刚刚公布的“中国消费者协会2015年投诉”中,汽车成为继电商之后,第二大被投诉品类。有关汽车投诉具体分为五大问题:

 

一,部分商家扣留车辆合格证等;

二,强制消费行为,如强制搭售保险、挂牌、装修等服务;

三,部分经销商存在销售欺诈行为,包括把旧车当作新车卖,偷换新车零件等;

四,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包括汽车质量问题,召回问题;

五,售后过程中的问题,包括售后服务不规范、价格不透明、配件只换不修及过度保养等问题。

 

2015年央视3·15晚会曝光了东风日产、上海大众、奔驰4S店会故意虚报和夸大车辆故障,从中牟取暴利的行为。按照央视财经发布的“预告”,今年315晚会似乎继续成为整车厂及4S店的噩梦。

 

4S店的主要营收来自三方面:新车销售,保险、装修等搭售,以及包括维修保养、二手车等在内的售后业务。随着新车销售下滑,4S店的利润主要来自新车销售过程中的保险、装潢等搭售行为,“为了保证客户满意度,4S店售后现在也不赚钱了。我们去年店里约2个亿的售后营业额,净利润才200万元左右。”沪上某高端品牌4S店售后服务经理透露。

 

如果真如央视财经所报道,4S店强制搭售行为被曝光,势必将受到更多影响。

 

去年10月《汽车维修技术信息公开实施管理办法》出台后,就意味着新车消费者不在4S店保养维修,也可以享受三包政策,一些独立售后连锁企业也借此机会,吸引大批尚未出保客户流出。

 

而据4S店内部人士透露,目前两类客户正在慢慢从4S店流失:

 

一类是老客户,在使用的汽车过了质保日期后,选择送至独立售后门店进行保养;

二类是一些年轻的新客户,这类客户受电商和互联网影响大,掌握信息能力很强,不再迷信4S店。

 

对于以上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北京嘉华基业投资有限公司副总裁杨非在“2015 AC汽车后市场创新峰会”主题演讲时指出,面对新政策与市场变革,4S售后体系需要紧跟国家的战略导向,从垄断、封闭的授权体系走向开放竞争的授权与非授权体系并举,在市场竞争中寻找自己业务定位和新的盈利模式。具体而言

 

1、4S店售后业务定位需要调整:主机厂开的连锁店,销售新车后的配套服务部门,所以它是由主机厂统一提供配件,统一制定价格,统一收费标准。是一个封闭体系的内部部门。

 

2、4S店不是一个竞争环境中的独立经营单位,保养客户来源于卖新车,事故车维修来源于买新车保险,它的客户满意度指标是用来评估服务质量的,不是招揽新客户的。它天生的弱项是收益不依靠外部竞争,而依靠行业垄断生存。它以满足主机厂利益为目标,不提供多样化服务。

 

3、新车质保不捆绑保养、保险独立销售后,4S店失去的客户必须从市场竞争中重新获得,它的定位就变为一个独立的经营体,它的业务板块将由核心业务和竞争业务组成。由此导致的整个体系设计包括架构、岗位、收费、成本、效率、核算就要推倒重来。

 

正因为如此,包括很多整车厂和4S集团在内,都在制定新的战略规划,包括引入独立的2S连锁品牌与体系,将配件采购权和定价权对外开放等措施。但是主导者不更改为4S店,不解决2S与4S左右手互博等问题,依然挑战重重。

 

面对消费者的反馈,独立售后上下游的企业,一方面要看到消费者关注的主要售后问题——售后服务不规范、价格不透明、配件只换不修及过度保养;另一方面能否看到强大4S店体系的软肋,推出更好的解决方案,吸引更多消费者转投自己。

 

附:央视列举案例

 

河南的王先生于2013年1月购得华晨宝马5系轿车,并按要求在该公司定期进行保养。至2014年10月汽车行驶5万多公里更换火花塞时,发现发动机气门室垫漏油情况严重。此时汽车尚在保修期,4S店免费更换了发动机气门室垫油封。然而2016年1月,刚过保修期的汽车又出现漏油的情况。此时,4S店要求王先生花钱修理。车主王先生认为,4S店在保修期内没有将汽车维修好,让故障拖过保修期,赚取维修费用。

 

互动:说说你所知道的4S店和独立维修门店在售后服务方面的猫腻、挑战与机会吧!点击文章右下角“写留言”,参与讨论!

 

(注:本文来源于AC汽车,转载请注明出处。)

今日头条

全球汽车及服务领域人才、信息、资源中心

媒体合作

合作伙伴

@2014-2018 上海艾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沪ICP备1401686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