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正文:盘点 | 你们所谓的汽车后市场“大洗牌”,说的无非就是这6件事
2016/3/4 9:22:36 chenhaisheng
本文来源:汽车商业评论
作者:张嫣
10年间,中国汽车后市场销售额已由2005年的880亿元增至2014年的7000亿元;而预计至2019年,这个市场将扩张至万亿元体量。
中国汽车后市场潜力无限——这是诸多业内人士给出的结论,但竞争格局却异常复杂。
在过去“躺着挣钱的时代”,造就了汽车4S店体系“重销售轻服务”的情况,也让不正规的“路边店”扰乱了市场秩序,也让汽车后市场形成了“散、乱、差”的局面。
随着宏观情况发生变化,4S店体系也开始将越来越多的关注放在了汽车后市场上。
《2015-2020年中国汽车后市场调查评估及发展趋势报告》显示,在目前的中国,汽车后市场主要有五大渠道。4S店之外,是传统大中型维修厂、汽车维修路边店、汽车专项服务店,以及品牌快修美容装饰连锁店。
这五大渠道在面积大小、设备投资、人员素质、地点便利性、服务质量、服务时间和收费标准等方面各有千秋,短期可以共存,但随着市场的发展变化,也将发生一系列变化。
在“互联网+”概念兴起的今日,这股风潮也早就吹入汽车后市场。
2015年上半年,汽车后市场似乎从未有如此“火”。O2O概念、低价、重视服务体验,让汽车后市场电商企业以“搅局者”身份被热烈关注过——被媒体、被投资者。虽然这种“热”,如今看来更像是一种“捧杀”。
2015年,后市场行业有了诸多变化:经销商们开始斥巨资投入后市场,“上门”不再火爆,滴滴等“野蛮人”开始进入维修保养等领域,后市场供应链开始被更加关注。
《汽车商业评论》在此盘点2015年汽车后市场发生的那些标志性事件,从而预见2016年以及更远的未来。
1、资本追捧渐趋理性
2015年,后市场维修保养类汽车电商获得了超过34笔融资。其中大部分都是在3~6月期间完成,10月之后,仅有4家完成了新一轮融资。
BAT则完成了初步的布局,但几乎未在维修保养领域“烧钱”。阿里巴巴重点在出行领域——滴滴出行以及“接我”;腾讯则在出行以及二手车领域——注资人人车、滴滴出行;百度则布局了二手车企业以及出行领域的51用车和天天用车。
虽然BAT并不青睐维修保养领域,但根据相关统计,92家后市场企业中,维修保养类企业共有35家进行了融资,占比38%;其次是用车出行类有31家,占比近30%。
而完成融资的维修保养企业大多还处于“初级阶段”——完成的融资多为天使轮、A轮与B轮,仅有途虎养车、典典养车已进入C轮。途虎养车、呱呱洗车、E代泊、车到加油等企业在年内完成2轮以上。
此外,不仅是电商,如康众汽配连锁、安惠汽服、车宝堂等已经开始有一定规模的线下实体企业,也开始进行了融资。在相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融资有助于它们快速开拓盘面。
虽然在2015年下半年,投资开始逐渐更为理性,新的投资案也相对较少,但是开始有企业登录了新三板——2015年下半年,小拇指、赛浪、诸葛修车网相继登录新三板上市,这也意味着企业的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得到提升,经营也将更规范。
此外,业内资金实力较强的企业们开始了“强强联合”。
12月15日,途虎养车与轮毂制造企业万丰奥威进行签约,成立全新的合资万丰途虎,注册资本为1亿元人民币,其中万丰奥威出资5500万元占55%股份,途虎养车出资4500万元占45%股份。
双方的合作立足中国汽车后市场,以轮毂市场为起点,拓展到汽车零部件、线下改装和售后服务,将适时引入海外知名零部件品牌,并致力于中国汽车后市场标准的确立、国内改装文化的普及。
2、相关政策就位
2015年推出的几项后市场方面的政策,进一步打破传统整车厂以及经销商在后市场方面的垄断,政策围绕的核心则在于:让消费者可以自主选择维修地点、维修零部件,并且能够追溯维修历史,价格透明。
8月8日,交通运输部决定对《机动车维修管理规定》(交通部令2005年第7号)提出十项修改意见。8月26日,规定生效。
其中,第一项就直指以往经销商强制消费者回店保养维修。原规定第五条新增一款,作为第二款。内容为:“托修方有权自主选择维修经营者进行维修。除汽车生产厂家履行缺陷汽车产品召回、汽车质量‘三包’责任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强制或者变相强制指定维修经营者。”
在此前,如果消费者曾经在其他地点进行过保养维修,经销商则往往以“不能判定责任”等理由拒绝承担“三包”责任。
新规则要求进一步打开透明度及公开信息。新规将第二十六条第四款修改为:“机动车生产厂家在新车型投放市场后六个月内,有义务向社会公布其维修技术信息和工时定额。具体要求按照国家有关部门关于汽车维修技术信息公开的规定执行。”
这就表示新车型上市时,将要生产厂家公开汽车维修技术信息及工时定额——一方面打破了信息方面的垄断;另一方面,也有助于价格的透明,4S店将按照工时定额收取相关费用。此外,新规要求,客户的相关维修历史将被强制上传国家平台,且客户有权利查看。
而对于配件方面的使用,新规也给出了规定:消费者可以自主选择“原厂件”或“同质件”——在第三十一条新增一款,作为第三十一条第三款。内容为:“托修方、维修经营者可以使用同质配件维修机动车。同质配件是指,产品质量等同或者高于装车零部件标准要求,且具有良好装车性能的配件。”
此外,2015年9月25日,交通运输部、环保部、商务部、国家工商总局等八部委联合发布《汽车维修技术信息公开实施管理办法》(自2016年1月1日起实施)明确汽车生产者应采用网上信息公开方式,公开所销售汽车车型的维修技术信息。
根据《办法》,汽车生产者应以可用的信息形式、便利的信息途径、合理的信息价格,向所有维修经营者及消费者无差别、无歧视、无延迟地公开所销售汽车车型的维修技术信息;不得通过设置技术壁垒排除、限制竞争,封锁或者垄断汽车维修市场。
新规定旨在从制度层面全方面打破垄断,消费者将有更多的自主权——自主选择维修保养地点、零配件,另一方面,技术垄断、信息不透明的现状也将得到改变。
3、经销商:结束“黄金十年”,积极转型
2015年,感受到环境外部压力的汽车经销商们开始在后市场领域进行布局。诸多经销商在O2O服务、融资租赁、维修保养等方面开始进行了大笔投入。
其中,激进者比如亚夏汽车,2015年6月24日发表公告,以不低于6.84元/股定增募资不超过10亿元,其中1.4亿元用于O2O汽车云服务平台建设项目,5.6亿元用于汽车融资租赁项目。
而亚夏汽车的O2O汽车云服务平台建设项目将全部用于120家云服务体验店建设和云平台信息化建设,试图打造从线上电商营销、线下物流配送到后市场产品与服务为一体的含有“线下社区服务+手机端APP+PC端网络入口”的O2O汽车综合云服务平台。
在此消息面影响下,公司股票于24日复牌后,连续两日涨停。
而5月,元通集团亦联合中石化浙江公司,通过整合加油、购物、洗车、美容护理等项目,打造一站式服务。
此外,针对当前的各种政策开放,经销商们也意识到了当前环境的变化。比如郑州富达集团旗下的广汽丰田和一汽丰田4S店打出条幅“我们不只修丰田”,开放了针对其他品牌车型的维修和保养。
8月19日,在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在北京祥龙博瑞服务集团召开了“首批4S店服务标准自我声明”公开现场会。
在会议上,祥龙博瑞首批服务标准自我声明的三家4S店承诺:针对客户报修的、在《维修合同》中约定的、由客户付费的机电维修项目,企业承诺一次性完全修复,如果发生二次或二次以上维修,客户不再承担维修费用。
10月,宁波市多家4S店已经开始接受消费者自带汽车配件维修。宁波市机动车维修管理条例赋予消费者“自带配件”的权利:机动车维修经营者在使用托修人提供的配件时,应当查验配件产品质量合格证明和配件经销质保凭证,并在机动车维修合同或者结算清单中记载,由双方签字确认。
这些布局与调整,意味着传统的经销商体系已经不再是“铁板一块”。在“黄金十年”已经结束的今日,它们也开始转型。
4、意料之内的外来者
2015年,滴滴、UBER在积累了海量车主用户后,开始试水后市场领域。它们无疑是新的“野蛮人”,凭借雄厚资金、富有粘性的客户,它们的切入在意料之内。
滴滴如今已经积累了1000万车主,12月9日,滴滴在京城开了第一家滴滴车主俱乐部。
“滴滴汽车服务”不止跟4S店有了合作,还跟上门保养的汽车后市场创业企业携手,滴滴车主俱乐是滴滴首家线下门店,车主不仅可以在这里办理账户、升级账户、申诉等,还能提供车辆维修、保养、保险等服务。
与此同时,它也开始在企业客户层面进行挖掘。2015年6月,滴滴快的与北汽集团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无人驾驶、新能源汽车、车联网、企业用车等四大领域进行深度合作。
四大合作领域中,基于数据基础上的车联网和企业用车合作可能将率先突破。无人驾驶和新能源汽车方面,双方除了技术的合作,也会有车辆使用上的合作。
作为滴滴的竞争对手,UBER也已经在同年开始了布局。而其策略则是“拉拢经销商”——先后与永达汽车、广物汽贸、元通集团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3月18日,UBER中国与永达汽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打通“互联网+汽车+金融”的商业模式。4月29日,UBER中国与广物汽贸、明铧融资租赁达成战略合作,旨在“为乘客打造更安全的用车平台”。
5月15日,元通集团旗下元通二手名品车与UBER浙江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为Uber浙江车主买车、卖车、置换、金融按揭提供一站式服务。
5、“上门”服务遇困
在资本日益谨慎下,2015年后市场电商中,“上门类”最先开始倒下。
在年中,先是一干“上门洗车”类企业倒闭。在“免费洗车、1分钱洗车、1元钱洗车”这样的价格战中,E洗车、我爱洗车、云洗车、滴滴洗车等一干上门洗车企业入不敷出最终导致资金链断裂。
2013年至2014年期间,诞生了100余个上门洗护类创业项目——相互厮杀的唯一武器就是“低价”,而按照正常的商业逻辑,上门服务本应比路边服务收费更高。
最初,试图“烧出用户”、“烧出粘性”的创业故事吸引了一批投资者,但随即,投资人意识到这样的路并不通。试错之后是止损,上门洗车类企业随后几乎覆灭。
而同样的恶性竞争也存在于“上门维修保养”企业们之中,随即,曾经位于上门服务第一梯队的“博湃养车”也以关门结束。
为了冲量,在快速扩张时期,博湃曾经5天完成一个城市的落地,并开展了“百城万人”计划,试图在覆盖30个城市的基础之上,将业务覆盖100个城市,招聘1万名技师。而这带来的是巨大的资金压力。
在C轮融资失败后,博湃折戟。
原博湃养车创始人吉伟目前已退出上门服务领域;而原博湃养车COO则带领了一批团队成员加盟了另一个上门服务项目。
正如参投过博湃B轮的京东CEO刘强东在一次公开对话中所提道:光有用户体验的成功,并不代表新的商业模式能够成功,这一点也是我们今天移动互联网很多创业者存在的问题——忘记了成本和效率,仅强调好的用户体验,以为有用户就能赚钱。
光速安振中国创业投资基金的副总裁潘翔则告诉《汽车商业评论》,目前在投资人中,后市场上门类服务已经不再是热点,“虽然市场足够大,但是始终面临效率问题”。
也因此,新进入后市场行业的创业者们已经不再选择上门保养。车发发CEO王海告诉《汽车商业评论》,其项目已经在2015年7月完成Pre-A轮3000万元融资,而在最初创业时,其团队与投资人已经达成一致:不做上门保养。
“这个账是算不过来的,这样的工作没有提高效率”,王海曾经对上门服务做过认真研究,他认为“上门能够提供的服务有限,也受场地限制;实际上感受并不好”。
目前,车发发在广州、深圳两个城市已经开设了11家店。与此同时,线上与线下在同步建设中,目标是在2016年底建设30家店。王海表示,如果停下线上的建设,其当下的线下店是能够“自负盈亏”的,而也只有能保证自我供血能力,“才能够长远发展”。
6、供应链服务被关注
在后市场O2O面临洗牌之际,供应链服务也开始受到了企业的关注。
在这一服务链条中,上游的B则为零部件品牌商,下游的B则为服务消费者(C)的维修厂家;与此同时,采用在电商平台下单,线下服务的O2O模式,以节约中间的渠道成本、时间成本。在这一领域中同样有着巨大商机。
在传统模式中,主机厂只向4S店、特约维修店等授权机构供给配件和提供维修技术,导致“原厂件”售价高昂。
在独立售后市场,汽车零部件市场流通环节过多,平均可达3-5个中间商环节,人为推高产品成本,并充斥着大量假冒伪劣产品。
汽修厂一方面对于品牌企业提供的零部件有巨大的需求,一方面却因其成本较高而面临压力。
6月10日,意在“重塑汽车后市场供应链”的中驰车福与6家零部件品牌巨头——博世、飞利浦、盖茨、TRW、电装、辉门签署战略合作,这6家国际品牌将为中驰车福提供旗下全线产品的供应链服务与终端客户服务。而中驰车福成为首家获得授权的国内汽车后市场垂直电商平台。
中驰车辐在2014年创造了3亿元的销量,2015年完成了10亿元销量。在张后启的设想中,试图打造一个“B2B2C+O2O”的服务模式。
尽管在去年,交通运输部等十部委已传达出整肃汽车维修业的信号,明确提出“破除维修配件渠道垄断”,但目前尚未形成完整的交易链条。
而在中驰车福的平台上,博世、飞利浦、盖茨、TRW、电装、辉门等零部件巨头的全线产品将直通中驰车福平台,减少中间环节,为全国汽修机构提供具有保障的产品与技术支持。
目前,中驰车福已覆盖全国20个省区直辖市,已有近万家会员汽修厂实现网上下单。
除中驰车辐外,瞄准统一领域的还有“汽车超人”、“淘气档口”等企业。
其中,“汽车超人”与固铂轮胎、辉门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将与其在产品销售、品牌推广、培训发展、渠道合作、定制产品、供应链整合等方面展开深度合作。
淘气档口则试图在C端进行延展,在2015年8月推出了一款针对个人车主的APP——“淘汽云修”,试图形成完整闭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