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正文:AC汽车陈海生:中国汽车后市场连锁发展调研报告
2017/11/29 9:56:18 acqiche
虽然对后市场乐观的人越来越少,但是竞争加剧,因为头部分企业还在扩张和发展,竞争加速以后,我们认为连锁分两类。
一种是单品巨头型,一个是区域深度型。 单品巨头型,美国后市场维修连锁两类,一类是品牌商,或者是单品驱动,油品、轮胎公司驱动的连锁,这类是单品。我们从前面20可以看到他们所占的份额非常大,而且排前十的数量单一直营店和加盟店数量非常高,最多有两、三千家。这是一个方向叫品质巨头型,做油品、轮胎为主,车主需求是专业。 区域深耕型,把当地市场做得很扎实、很透,将自己做成强渠道的关系。最重要的是通过客户最需要的服务,做客户的全生命周期的管理,这是关键。当地巨头型做的是效力,我们把这个产品、服务做成一个标准化产品,让客户更快、更方便、更优惠、更实际、更好的价格享受这一服务。 新零售是阿里提出来的,以商品为中心到以消费者体验为中心,建立客户全生命周期管理,提高交易效率、并降低对个人的依赖等。越往后消费者往线上走,这时候就要抓住消费者本身了。 以消费者体验为中心有三个化:一个是消费者信息从线上获取,消费需求体验化。然后购买路径的多元化,可以线上下单可以线下下单,我们后市场行业有很多的在做这样的事情。再就是用户数字化。 前面两个我们就不要谈大数据,我们谈小数据,车主和车辆的小数据,每一个企业对车主、车辆的数据把握是否准,维护是否足够多,然后对每位车主提供个性化服务,这是支撑消费者服务的用户数字化。然后员工顾问化,车主需求多方面,要求也是多方面,我们能否让员工更好地利用后面的工具,所谓的管理智能化,用工具、用SaaS,用这类工具让员工赋能,让员工更多地自主决策,当然前提是他能做,他有这个能力、有这个知识做这方面的事。 汽车行业也要做新零售的一些计划。当然现在如果从新的数据角度来讲,线下的一些企业也在开始,或者是正在开始,比如说我们看到线上平台也在做线下的类似托管门店,强管控的方式。包括汽车超级人、包括京东也会杀入这一领域,包括好修养、车享家等。这里就是对信息化和互联网技术的应用,这方面首先要有意识,然后尽可能地往这边靠近,然后维修连锁企业要做到服务在线。 服务在线,因为消费者往线上走,我们的服务能否往线上走,消费者能否在线上购买产品,但是这个前提是服务品牌化。服务品牌对消费者的影响是,他在想到这一服务时第一个想到的是你,这就意味着你的机会。服务品牌以后,在线上可以有目的地寻找,这是一个相互关联的。 前面提到电商平台也开始做线下,我认为两个关键转变,原来从轮胎也好或者是其他点也好,单点切入靠流量靠补贴去买流量,但是它靠其他的业务帮助它消化更多的流量,把客单价提升;现在从单点切入向快修快保去转变。单品一直依赖线上流量不可靠,价格太高成本太高。另外的是它能不能从线上流量为主向线下流量为主,这是主要的原因。 另外一块我想谈供应链领域。之前就有观点认为这一行业,每个地方都有优秀的企业,他们为什么能够获得资本的亲睐、人才的亲睐?我们认为他们都是小溪流,做得好的是小溪流,单缺少像长江这样的干流流动起来,以促成资本、人才的流动。 这个干流是什么?大的供应链。之前2015年提到这个行业2C的消费直接促进市场的存在,我们需要提供优质的供给,2C的模式我们认为它是消费互联网模式,但是现在我们要提供优质供给,要从2B入手,从商户入手。 产业互联网比之前更适合我们的领域。相对于消费互联网,我们行业原来在零售电商也好,只需要物流、资金流和简单的信息流。我们这个行业是以服务为主,要加一个服务流,而且服务流是很复杂的,复杂的服务流带动信息流更加复杂,所以四流整合一起是我们行业的发展挑战,也是我们行业发展缓慢的原因。 之前我们组织了供应链专题,有十几位为我们投稿,我们一一发出来,很多人争议,大部分争议觉得现在平台不靠谱。我持不同观点,我把连锁和平台看成是短板和长处,以及传统经销商的短板和长处列出来。连锁的平台的配送周期相对长,然后还有客情关系弱,因为我们平台不直接给客户,不直接人对人的,它的长处于品类SKU丰富,一站式采购,节约采购拼单时间,还有资本能力强,只要能保证正向现金流,平台可以更快速扩张。 传统经销商产品不全、货源混乱、客户难留存、客单价低;长处是配合送出快,反应灵活、配件匹配精准备度高,客情关系好,结算灵活等。未来零售企业的需求是什么?未来供应链企业把连锁平台和传统经销商的长处结合起来就是客户的需求,未来供应链企业的核心能力: 第一个是整合上游供应商的能力,我的产品要丰富,然后整合的价格要有竞争力。 第二个打通物流与服务流,并黏住维修厂客户的能力,完整的覆盖网点、终端客户数量、提升交易频次和服务满足率。然后是自身的供应链效率,库存周转太慢,以及资金的能力,这都是很复杂。 第三个就是提供增值服务能力,去年我们比较中美平台和经销商,我们都是调货、拼货、补货各种的在货品上,但是更多的是我们提供服务,业务培训,基于供应商匹配的数据库,通过一些电子目录,包括实时价格甚至是说我们能不能分区域制定保有量和平台的交易数据,更好地优化,帮助上下游企业优化效率。这个讲起来很容易,但是做起来实在是复杂。 但是我想说的是为什么我看好连锁平台型的企业,从快消和耐消行业发展经历来看是有三个阶段:1、做大线上规模:将客户往线上引流,线上客户渗透率普遍达到或超过10%;
2、提升行业话语权:拥有大量客户之后,平台拿到品牌商深度合作的代理权,拥有更低的采购成本优势,并逐步向线下渗透,小零售商开始从平台进货。
3、反渗透线下市场:平台自建或搭建高效成熟的全国仓储配送系统,并横向整合线下零售连锁店,利用平台的价格、账期、金融等综合优势,全面发挥平台的作用,并不断吸纳或收购传统供应链体系的主要玩家,加速行业整合。
在第二阶段肯定是有自建或搭建高效成熟的全国仓储配送系统,并横向整合线下连锁店,利用平台的品牌、价格、金融等综合优势,全面发挥平台作用,并不断吸纳或收购传统供应链体系主要玩家,加速行业整合。
从这一角度讲,供应链平台还是需要争取外部第三方资源,上游的品牌、品类专业的管理商、经销商。包括我们一期EMBA李总专门做线圈的这一品类。第二是需要好的客情关系,和最后一公里配送做好。第三是需要大量技术诊断、专业培训人员做支撑。
我认为中国市场线下平台足够大,单还是要有维修件、事故件,有维修店和连锁企业以及更多的长尾产品的SKU的丰富度。保养件和易损件为主的连锁或平台,比拼的是配送时效和客情关系,这两个平台就是看各自网络的覆盖能力和规模能力。当把自己的其他产品从维修件、事故件向保养件、易损件和切的时候,看谁的时效好。另外传统经销商两个转型方向:一个是向下游的落地配送、售后的服务商转型,第二个是向上游细分产品模块的专业经销商转型。总结而言,就是竞争加剧、节奏加快,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细,细农耕社会时丰衣足食,每家人家要干所有的事情。但是现在基本上农业不种田了,有了工业化的收割机了,这是反映时代进步的。我们后市场分工足够细、足够深,才会更快地发展起来。
再总结一下,我们认为2017年甚至是2018年产业互联网要在服务上快速成长起来,提供优质服务,服务商要把服务品牌建设起来,然后要有门店的话,正好把线下业务在化,让我们不受门店大小、专业人员的限制。
未来让大家的需求匹配,在专业化细分越来越细的情况下,我们让大家的需求和产品服务更精准、更高效,今年我们做了研究院也开始做数据这块的数字化服务,包括预测、监测、分析,将散落的碎片数据连接在一起供大家分享,做后市场的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