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正文:保险公司入局 留给维修企业的时间不多了?

保险公司入局 留给维修企业的时间不多了?

2017/11/21 9:06:39 acqiche

摘要 未来保险公司将建立一套进入平台的认证标准、评价体系和考核管理的标准,并与优质连锁终端一起为客户提供极致的产品,为客户解决服务痛点,创造体验精细。 在透明化和标准化逐步建立的大势下,维修企业如何向保险公司证明自身的合规性、工作及服务流程的标准化,是今后能否继续留在后市场战局的关键。从这个角度来看,保险行业在后市场的话语权或许越发重要。 31

11月17日,CCC Information Services中国与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正式达成保险科技深度合作。继今年早期宁波轿辰、华胜等供应链下游服务商引入CCCIS的DRP战略之后,供应链上游的保险公司,在汽车后市场的布局也逐渐明晰起来。

据介绍,双方将发挥各自优势以革新技术驱动保险行业的创新发展,携手在智能车险理赔管理、车辆基础数据、汽车后市场DRP生态体系建设等保险科技领域展开广泛合作。

很有意思的一点:平安产险副总经理朱友刚透露,双方从第一次洽谈到达成合作,过去了三年多。

据AC汽车整理,三年时间来,平安产险在后市场的布局触及到了供应链上下游的各个领域,包括配件端、金融端、维修端和车主端,其中绝大部分发生在2016年。

在车主端,2016年1月,平安旗下的平安好车主APP3.0版和车险口袋理赔服务正式推出,据平安产险介绍,车主APP 3.0版涵盖车主的全方位服务,如车保险、车服务、车生活,解决车主们在投保、理赔、厂修服务等方面的问题。

在维修端,2016年5月,平安产险江苏分公司联手南京市汽车维修行业协会、江苏交广FM997联合打造的诚信维修网项目正式运营,授权合作综修厂特殊收单、理赔权限(远程定损、自助理赔),旨在打造“一门店,多服务”的多样化复合型综合修理厂门店。

在配件端,2016年7月,平安产险联合美国NSF机构共同制定汽车售后“认证配件”的生产标准和认证机制,并推出认证品牌件CBAP(Certified Brand Auto Parts)概念。2017年4月,经NSF认证的首批售后认证配件上市,并在业内率先推出认证配件终身质保服务。

在金融端,2017年4月,平安产险与千蚁金融合作,根据客户需求推出更多“互联网+”的汽车保险定制产品与各类增值服务。

据朱友刚解释,2014年左右,国内汽车市场的重心仍在前端销售上,后市场产业链生态发展不成熟,同时互联网也刚刚起步。很清晰的一条时间脉络是,平安产险在后市场的各种布局,是伴随着国内互联网风口大开、人工智能升温等趋势铺展开来的。

无论是朱友刚强调的互联网、人工智能,还是平安产险与CCCIS的合作,都围绕着一个关键词——科技。

汽车后市场混沌无序的现状,很大程度上在于标准化的缺失:上百个汽车品牌、上万种款型、每款车型上万个零配件、每年15%到20%新车型进入市场。在车险领域,这些数据衍生出的是每年4000-5000亿的赔款金额和十几万的理赔人员为客户提供服务。

庞大的汽车零配件数据、赔款金额、理赔人员以及牵扯到的维修厂和维修人员,导致车险行业高度不规范,信任度极其匮乏。保险和汽修、汽修和配件、配件和消费者之间存在着互相博弈以及数据不透明的情况。

在互联网逐渐成熟、车险市场混乱以及前期布局的各种混合因素下,平安产险与保险科技企业CCCIS的合作似乎水到渠成。利用CCCIS的APD理赔管理系统以及在大数据、云平台、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技术,平安产险设想出这样的场景:打通车主、维修厂、配件商和保险公司的消费场景,打造一个透明并值得信任的共生平台。而实现这一切的基础就是上述提到的科技或者说技术。

据CCCIS集团高级副总裁兼中国区总经理侯恪介绍:CCCIS已成立37年,定位于跨界和生态圈资源整合、构建能力的保险科技公司。CCCIS在美国为350家保险公司,包括前25大保险公司的其中22家提供系统和数据。从2012年开始,CCCIS与正时汽车花费约400人/年将中国市场上万个车型的配件,按照实例配件的模式结构化,形成CCCIS基础数据库。

以科技驱动车险市场甚至整个后市场的标准化,或许是一条必经之路。以美国市场的经验来看:从1992年开始,CCCIS在美国市场全面落地DRP,发展至今,目前70%场景下,保险公司不需要派出查勘人员,车主自行开到汽修厂,通过DRP系统,由后者进行查勘定损,从根本上避免各方不信任产生的纠纷或不良体验。

在上述场景下,“保险公司+连锁终端”的模式为车主创造了优质的客户体验。

事实上,“保险公司+连锁终端”的设想并非平安产险现阶段的发展产物。去年12月,在AC汽车主办的“2016中国汽车后市场连锁发展论坛”上,平安产险总部车意理赔部经理陆刚做了“保险公司+优质连锁终端,对行业格局的影响”主题演讲,当时提出:未来保险公司将建立一套进入平台的认证标准、评价体系和考核管理的标准,并与优质连锁终端一起为客户提供极致的产品,为客户解决服务痛点,创造体验精细。

他当时提出的时间节点是:未来5年,保险公司、车企业连接车主、后市场服务的工作全面完成,后市场竞争白热化。

所谓的竞争白热化,用一个数据或许可以说明:目前中国二类以上维修厂有38万家,而全美事故车专修企业只有3万家。陆刚表示,根据保险公司的预测,保险公司未来的服务网络所需的维修门店是3万家。在38万家中筛选3万家,不到10%的存活率确实让未来的竞争异常激烈。

对于这种趋势,维修企业尽快适应市场,提早变革,是刻不容缓的事情。以CCCIS今年早期的动作来看,宁波轿辰、华胜等优质维修连锁企业或许可以给出一些参考。在参观上述企业的DRP示范基地之后,平安产险与CCCIS达成合作,并授信给下游汽修厂。

在透明化和标准化逐步建立的大势下,维修企业如何向保险公司证明自身的合规性、工作及服务流程的标准化,是今后能否继续留在后市场战局的关键。从这个角度来看,保险行业在后市场的话语权或许越发重要。正如平安产险方面所言,未来保险公司将建立一套进入平台的标准,一切不符合这一标准的维修企业,将被挡在门槛之外。

如何在这一场优胜劣汰的竞争中取得先机?11月28日,CCCIS集团中国区车后业务总监刘斯昀先生,将在“米其林·2017中国汽车后市场连锁发展论坛”上,发表《美国事故车产业发展路径及对中国市场的启发》的主题演讲,维修企业也许能从中受到启发。

今日头条

全球汽车及服务领域人才、信息、资源中心

媒体合作

合作伙伴

@2014-2018 上海艾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沪ICP备14016864号-1